关于县级多规合一城乡统筹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粗浅认识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城镇化和“多规合一”工作 会议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县级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县级发展现状,对城乡统筹“多规合一”的总体规划,以下我们以甘肃省陇南市北部某县为例,做一下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多规合一;城乡统筹;总体规划
  一、“多规合一”的涵义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北部,自然区域处于西秦岭南侧、 长江流域西汉水上、中游,县域面积1861.36 平方公里,辖 12镇 8 乡,384 个行政村,总人口 42 万人,具备“多规合一”的良好基础。
  (一)“多规合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 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2013 年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进规划体制 改革,加快规划立法工作,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 调的规划体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尊重城市发展规 律,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握好生产空 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 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二)“多规合一”基本目标
  遵照国家、省法律体系依法推进,尊重部门管理事权与制度,构建协调、高效、可行的“多规合一”工作框架,摸清各类用地现状情况、城乡规划和用地差异及原因,提出消除规划用地矛盾的具体方案,明确各类用地管控边界,并建立综合控制线体系,实现对全县城乡空间资源的管控。
  (三)“多规合一”基本内容
  “多规合一”是规划领域创新的前沿,包括: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保规划、旅游规划等多种规划。根据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县(市) “多规合一”编制工作的具体要求,采用“模块化”的构建方式,确定“多规合一”的技术内容包括:发展战略、城乡统筹、空间管控和实施推进四个模块。其中:发展战略模块分析识别发展动力与制约因素,明确发展战略思路及目标;城乡统筹模块确定全域空间发展格局,明确城乡体系规模等级与职能结构;空间管控模块构建“5+X”空间管控,规模分解指引实施;实施推进模块要在“多规合一”的指导下重点推进城乡统筹纲要,落实全县发展战略、规模指标和空间控制线管控要求,明确城镇开发边界、建设用地范围等具体内容。“多规合 一”,规划范围包含整个县域行政管辖区,并划分为县域单元 和镇域单元两个规划尺度。
  二、“多规合一”编制工作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 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 策部署,抢抓机遇,以城乡统筹总体规划为总揽,以全域发展 为导向,协调融合各类规划,建立“多规合一”平台,构建科 学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形成完善的规划实施机制,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确保项目落得下,资源利用高,环境保护好,着力推进西和县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二)编制原则
  1、城乡统筹,全域规划。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建立全覆盖的“多规合一”工作体制机制,对空间布局、发展要素进行全域统筹,构建城乡一体的人居环境模式,建立一体化 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西和县实际,紧紧围绕建设山水特色之城、生态园林之城、人文魅力之城的定位,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培育产业为支撑,以强化管理为重点,坚持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相统一,全面壮 大中心城镇,大力发展建制镇,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多规合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途径。
  3、管控结合、循序渐进。正确处理发展与管控的关系,依照现行法律法规,依据现状发展需求,依托现有规划基础,科学规划发展空间,严格确定控制界限,合理应用自然资源,稳步推进编制工作。
  (三)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据国家政策精神,落实住房及城乡建设部、甘肃省委省 政府多规合一指导意见,结合现有法定规划体系,“多规合 一”编制工作主要任务概括为“五个一”,即:描绘好一张发 展蓝图,建立好一套管控体系,搭建好一个信息平台,落实好 一批项目库以及完善好一个工作机制。
  1、多规合一”,描绘好一张发展蓝图。
  依据《甘肃 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和《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3-2020)》,全面梳理西和县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类规划的内容,对其各自确定的发展 目标、发展规模、用地指标、用地布局空间差异等进行分析, 设计“多规”衔接的规划编制路线,将各项规划设计的用地边界、空间信息、建设项目参数等多元化的信息融合到一张图上,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和土地 利用规划的管控要求,从而实现 “多规合一” 在“一张图” 上科学统筹。
  2、城乡统筹,建立好一套管控体系。
  按照城乡统筹规划总体安排,以城乡规划为依托,统筹衔接各类专项规划,建立“5+X”控制线体系,其中包括“建设规模控制线”、“开发边界控制线”、“ 重点项目控制线”、“ 基本农田控制线”、“环境保护控制线”和“综合禁建控制线”。特别在 “综合禁建控制线”建立上,重点考虑历史文化遗址控制、风景名胜区控制,同时统筹考虑各类控制性规划要求的禁建事项,确保该控的严格控死,可用的合理释放。
  3、优化整合,搭建好一个信息平台。
  建设公共管理空间信息平台,整合各类空间信息,将统一的城乡空间布局、管制边界和管制内容落实到规划编制、项目审批业务办理流程中,建立基于统一坐标系和矢量数据的公共空间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和统一的项目审批信息管理,以提升审批效率,优化行政管理。
  4、科学谋划,落实好一批项目库。
  围绕主要产业建立完善项目库,将“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与县级城镇的近期建设规划和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相衔接,并落实到建设 时序上,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在满足用地指标的前提下,策划 一批重大项目充实项目库,指导远景项目规划建设。
  5、改革创新,完善好一個工作机制。
  整合发改、住建、国土、环保、文化等各部门涉及规划和管理的职能,由县 规划委员会统一负责全县“多规合一”的编制。在项目审批层 面,依托公共信息平台,建立业务协同平台,实行政务大厅办 理窗口统一收件,各审批部门网上并联协同审批,优化审批环 节、减少报审文件、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
其他文献
面对私人复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补偿金制度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该制度在平衡著作权人与使用人的利益关系上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数字网络环境下的补偿金制度也受到技术保护措施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基督教神学思想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由于黑格尔的哲学是依据“精神”而展开的,因此他的神学思想就可以称之为“精神神学”.在其中,基督教传统
“三权分置”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即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分开,实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经营”.目前,在
期刊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时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矿井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其测量精度有重要联系,精度越高,测量数据就越准确,本文从矿井测量概述出发,探究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最后分析矿井测量中测量精度控制与优化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对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增强,为环境损害评估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对于矿区
由于双重股权结构在形式上违反了“一股一权”的股东平等原则,导致股东投票权与收益权的分离,可能会增加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因此部分国家或地区对此持否定立场.但双
法律比较表明,德国与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许多方面互为接近。立法目标方面,都保护竞争者、消费者与社会公众利益。不同于中国法,德国法为消费者组织规定了诉权,这也是中国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对贵州省丹寨县乡村建筑的立面改造中所采用的设计手法以及施工图设计的原则。对农村建筑立面风貌改造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及尝试。  关键词:丹寨县;立面风貌;改造  丹寨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与雷山县接壤,南靠三都水族自治县,西与都匀市、麻江县交界,北抵凯里市。丹寨县内均为典型的农业村寨,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种植蓝莓及茶叶;少部分有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
传统独占方式下的软件利用,是将软件安装在本地的计算机上,通过在本地运行软件而获得软件的功能。而在SaaS模式下,软件的利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不需要用户获得软件的原件或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