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是辅导员从事职业工作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对辅导员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辅导员只有积极培育和践行既体现时代特色又体现职业特点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以实际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扎实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24-02
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是辅导员从事职业工作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对辅导员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必须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凝练和培育具有时代特点和辅导员岗位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
一、积极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积极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高校辅导员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指导,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从而以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扎实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积极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斗争的现实需要。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一直没停止过。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和文化优势,利用社会主义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暂时遇到的经济困难与危机,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以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攻击社会主义的民主集中制;以贷款、贸易、科技和意识形态渗透等各种手段,妄想使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在对我国军事入侵失败、长期经济封锁无效的情况下,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之机,加紧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和平演变”中国的阴谋失败后,又多管齐下,遏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视而不见,恶意炒作国内发生的社会事件,抹黑党和政府,挑拨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关系;二是公开支持与纵容“台独”、“藏独”、“疆独”等邪恶势力,支持他们与人民为敌,与党和政府对抗,企图破坏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三是极力散布“中国威胁论”,进行战略东移,唆使与我国有领土争议、利害冲突的周边国家挑起事端,以此破坏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在此情况下,高校辅导员要粉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意识形态侵袭和西化、分化图谋,就必须培育和践行以忠诚于党为信念、以培育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的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热爱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地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这样,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讲政治,讲大局,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党和政府战略决策的宣传,统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
3.积极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应对改革开放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的需要。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空前提升,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和社会生活的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变,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影响。具体到高校,受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影响,也产生了多种思潮激荡、多元文化并存、多重价值选择的时代现象,产生了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现象相互交织、鱼龙混杂的问题。特别是金钱至上、消极腐败、享乐主义和读书无用等思潮的沉渣泛起,贫富差距悬殊和网络垃圾、黄赌毒的泛滥等,混乱了一些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了负面影响,扭曲了部分师生的价值观,出现了精神乏力、理想缺失、及时行乐、个人至上等消极现象和“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得好不如有个官爸爸”等错误观念。在此情况下,高校辅导员要肩负起时代的使命,身体力行地引导大学生在抵制不良思潮中明辨是非、健康成长。
4.积极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我国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给辅导员职业化和专家化建设带来良好机遇,也给辅导员长远发展带来严峻考验。一是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高校教育资源紧缺、周边环境复杂、教学管脱节等问题,导致辅导员工作范围扩大、难度增大,以致辅导员疲于应付日常事务、疏于业务学习,工作激情递减,产生职业疲倦。二是互联网技术和电子阅览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改善了师生学习条件,实现了师生信息获取机会的对等;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网恋、痴迷网络等问题学生数量的剧增,加大了辅导员工作的难度。三是高校现存的辅导员职称、职务晋升制度与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制度不对等,报酬待遇与工作投入不相称等问题,导致辅导员职称晋升渠道不通畅、职务晋升缺空间,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四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对辅导员公正公平地组织学生推优入党、选拔学生干部和评定奖学金提出了挑战。从社会发展情况看,越是艰苦的地区和艰苦、困难的岗位越容易出成绩、越能干大事;越是淡泊名利、公平正义的人,人格越伟大,越受社会和同仁尊重。为此,在深化高教改革的情况下,培育和践行以“严谨笃学,奋发进取”为工作操守和以“淡泊名利,公平正义”为处事原则的核心价值观,对于辅导员经受考验、迎接挑战、建功立业,具有非凡意义。
二、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原则
1.坚持核心主导与尊重多样相统一。在新形势下,凝练和培育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必须正确对待辅导员的多样化需要和价值追求,这是激发辅导员自觉认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条件。同时,辅导员又是意识形态高度集中的育人队伍,必须把尊重辅导员多样化的价值追求与确保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有机统一起来,增强辅导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使之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坚持传承借鉴与创新发展相统一。我国教育是在传承古今教育优良传统,又汲取其他国家和民族教育有益财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教育。因此,培育和践行辅导员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在传承古今中外先进教育文化理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既要继承和弘扬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良文化,积极研究和探索当代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合理内容。只有这样,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才能符合时代精神,富含时代气息,拥有时代价值。
3.坚持党性修养与职业修养相统一。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培育和践行新时期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恪守岗位职责,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把党性修养和职业修养统一在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全过程,体现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践结果中。
4.坚持长期培育与积极践行相统一。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战略任务,不能急于求成,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积极培育和践行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探索建立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推动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践行经常化、制度化上做文章。
三、积极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属性和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要求,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忠诚敬业,矢志育人。忠诚敬业,矢志育人,就是辅导员要忠诚于党、忠于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志愿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国内贫富差距加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长期化的形势下,时刻听党的话,牢记邓小平同志“十年最大失误是教育”的指示,以服务祖国、培育栋梁为己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职业理想,大力强化职业责任,自觉遵守职业纪律,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育时代栋梁。
2.以人为本,诲人不倦。以人为本,诲人不倦,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理念,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知疲倦地工作,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高校辅导员要做到以人为本、诲人不倦,就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己任,把学生成人、成长、成才放在首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包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错误,为学生全面发展不懈努力。特别是对于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顽症和“问题”学生,要有细心、耐心、爱心,抓反复,反复抓,坚决克服速战速决和疲倦厌倦心理,杜绝漠视和放弃。
3.淡泊名利,公平正义。淡泊名利,公平正义,就是不追求名利,简单朴素地生活,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扑下身子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处理大学生工作事务,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到辅导员的品德之高、心灵之美,学习生活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校园更加公正、更加和谐。高校辅导员要做到淡泊名利、公平正义,就必须深刻理解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方志敏“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温家宝同志“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等话语的深刻含义,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因贪图安逸而玩忽职守,不因小利而乱原则,坚决克服“不比工作、比富贵”的思想,杜绝“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违法违纪行为,从而通过自己的言行和办事原则,感染熏陶学生,使学生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校园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4.严谨笃学,奋发进取。严谨笃学,奋发进取,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治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引导学生前进的本领,不断开创育人的新境界。高校辅导员要做到严谨笃学、奋发进取,就必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交流异常便捷、学生与辅导员信息接收对称的情况下,在现有知识、能力、素质的基础上和现有工作实践上,广泛地学习,严谨地治学,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书育人规律,掌握过硬的本领和崭新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韩明臣,男,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副教授。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24-02
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是辅导员从事职业工作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对辅导员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必须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凝练和培育具有时代特点和辅导员岗位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
一、积极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积极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高校辅导员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指导,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从而以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扎实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积极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斗争的现实需要。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一直没停止过。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和文化优势,利用社会主义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暂时遇到的经济困难与危机,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以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攻击社会主义的民主集中制;以贷款、贸易、科技和意识形态渗透等各种手段,妄想使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在对我国军事入侵失败、长期经济封锁无效的情况下,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之机,加紧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和平演变”中国的阴谋失败后,又多管齐下,遏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视而不见,恶意炒作国内发生的社会事件,抹黑党和政府,挑拨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关系;二是公开支持与纵容“台独”、“藏独”、“疆独”等邪恶势力,支持他们与人民为敌,与党和政府对抗,企图破坏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三是极力散布“中国威胁论”,进行战略东移,唆使与我国有领土争议、利害冲突的周边国家挑起事端,以此破坏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在此情况下,高校辅导员要粉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意识形态侵袭和西化、分化图谋,就必须培育和践行以忠诚于党为信念、以培育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的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热爱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地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这样,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讲政治,讲大局,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党和政府战略决策的宣传,统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
3.积极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应对改革开放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的需要。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空前提升,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和社会生活的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变,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影响。具体到高校,受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影响,也产生了多种思潮激荡、多元文化并存、多重价值选择的时代现象,产生了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现象相互交织、鱼龙混杂的问题。特别是金钱至上、消极腐败、享乐主义和读书无用等思潮的沉渣泛起,贫富差距悬殊和网络垃圾、黄赌毒的泛滥等,混乱了一些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了负面影响,扭曲了部分师生的价值观,出现了精神乏力、理想缺失、及时行乐、个人至上等消极现象和“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得好不如有个官爸爸”等错误观念。在此情况下,高校辅导员要肩负起时代的使命,身体力行地引导大学生在抵制不良思潮中明辨是非、健康成长。
4.积极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我国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给辅导员职业化和专家化建设带来良好机遇,也给辅导员长远发展带来严峻考验。一是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高校教育资源紧缺、周边环境复杂、教学管脱节等问题,导致辅导员工作范围扩大、难度增大,以致辅导员疲于应付日常事务、疏于业务学习,工作激情递减,产生职业疲倦。二是互联网技术和电子阅览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改善了师生学习条件,实现了师生信息获取机会的对等;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网恋、痴迷网络等问题学生数量的剧增,加大了辅导员工作的难度。三是高校现存的辅导员职称、职务晋升制度与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制度不对等,报酬待遇与工作投入不相称等问题,导致辅导员职称晋升渠道不通畅、职务晋升缺空间,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四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对辅导员公正公平地组织学生推优入党、选拔学生干部和评定奖学金提出了挑战。从社会发展情况看,越是艰苦的地区和艰苦、困难的岗位越容易出成绩、越能干大事;越是淡泊名利、公平正义的人,人格越伟大,越受社会和同仁尊重。为此,在深化高教改革的情况下,培育和践行以“严谨笃学,奋发进取”为工作操守和以“淡泊名利,公平正义”为处事原则的核心价值观,对于辅导员经受考验、迎接挑战、建功立业,具有非凡意义。
二、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原则
1.坚持核心主导与尊重多样相统一。在新形势下,凝练和培育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必须正确对待辅导员的多样化需要和价值追求,这是激发辅导员自觉认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条件。同时,辅导员又是意识形态高度集中的育人队伍,必须把尊重辅导员多样化的价值追求与确保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有机统一起来,增强辅导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使之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坚持传承借鉴与创新发展相统一。我国教育是在传承古今教育优良传统,又汲取其他国家和民族教育有益财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教育。因此,培育和践行辅导员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在传承古今中外先进教育文化理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既要继承和弘扬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良文化,积极研究和探索当代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合理内容。只有这样,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才能符合时代精神,富含时代气息,拥有时代价值。
3.坚持党性修养与职业修养相统一。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培育和践行新时期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恪守岗位职责,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把党性修养和职业修养统一在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全过程,体现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践结果中。
4.坚持长期培育与积极践行相统一。培育和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战略任务,不能急于求成,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积极培育和践行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探索建立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推动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践行经常化、制度化上做文章。
三、积极践行新时期辅导员核心价值观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属性和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要求,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忠诚敬业,矢志育人。忠诚敬业,矢志育人,就是辅导员要忠诚于党、忠于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志愿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国内贫富差距加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长期化的形势下,时刻听党的话,牢记邓小平同志“十年最大失误是教育”的指示,以服务祖国、培育栋梁为己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职业理想,大力强化职业责任,自觉遵守职业纪律,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育时代栋梁。
2.以人为本,诲人不倦。以人为本,诲人不倦,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理念,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知疲倦地工作,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高校辅导员要做到以人为本、诲人不倦,就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己任,把学生成人、成长、成才放在首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包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错误,为学生全面发展不懈努力。特别是对于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顽症和“问题”学生,要有细心、耐心、爱心,抓反复,反复抓,坚决克服速战速决和疲倦厌倦心理,杜绝漠视和放弃。
3.淡泊名利,公平正义。淡泊名利,公平正义,就是不追求名利,简单朴素地生活,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扑下身子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处理大学生工作事务,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到辅导员的品德之高、心灵之美,学习生活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校园更加公正、更加和谐。高校辅导员要做到淡泊名利、公平正义,就必须深刻理解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方志敏“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温家宝同志“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等话语的深刻含义,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因贪图安逸而玩忽职守,不因小利而乱原则,坚决克服“不比工作、比富贵”的思想,杜绝“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违法违纪行为,从而通过自己的言行和办事原则,感染熏陶学生,使学生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校园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4.严谨笃学,奋发进取。严谨笃学,奋发进取,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治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引导学生前进的本领,不断开创育人的新境界。高校辅导员要做到严谨笃学、奋发进取,就必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交流异常便捷、学生与辅导员信息接收对称的情况下,在现有知识、能力、素质的基础上和现有工作实践上,广泛地学习,严谨地治学,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书育人规律,掌握过硬的本领和崭新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韩明臣,男,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