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吸烟对中青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合作开展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该项目自2014年起,在中国158家三级医院和82家二级医院连续入选ACS住院患者,系统地收集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和评价医疗质量。本研究纳入标准包括:年龄<60岁、首次发生ACS的女性患者且住院期间接受过冠状动脉造影。根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吸烟对中青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合作开展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该项目自2014年起,在中国158家三级医院和82家二级医院连续入选ACS住院患者,系统地收集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和评价医疗质量。本研究纳入标准包括:年龄<60岁、首次发生ACS的女性患者且住院期间接受过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其吸烟状态将研究人群分为吸烟者和不吸烟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与中青年女性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结果本研究纳入2 86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中青年女性ACS患者,其中340例(12%)为吸烟者。与不吸烟患者(2 523例)比较,吸烟患者45岁以下发病占比更高[13.2%(45/340)比8.5%(215/2 523),P<0.01],合并高血压[59.4%(202/340)比66.7%(1 683/2 523),P<0.01]和糖尿病[39.4%(134/340)比44.2%(1 116/2 523),P=0.09]比例较低,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比例更高[66.8%(227/340)比53.7%(1 354/2 523),P<0.01],具有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39.1%(133/340)比32.6%(822/2 523),P<0.01]、冠状动脉单支血管重度狭窄[56.2%(109/194)比46.1%(706/1 530),P<0.01]和多支血管重度狭窄[63.2%(84/133)比58.2%(478/822),P=0.29]的比例均高于不吸烟者。在调整了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肾功能不全、冠心病家族史和ACS类型后,与不吸烟的中青年女性患者相比,吸烟中青年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多支血管严重病变和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比值比(95%CI)分别是1.41(1.11~1.79)、1.40(1.10~1.78)和1.78(1.11~2.87)。
结论吸烟与中青年女性ACS患者冠状动脉广泛病变及严重病变的风险增加有明确关联,为进一步认识吸烟行为的危害、加强中青年女性的控烟教育和戒烟指导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5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角膜散光与年龄、眼轴长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6年2至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的5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53例(1 906只眼)的检查资料,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及白内障摘除手术前IOLMaster测得的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数及轴向结果。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角膜散光度数与年龄的相关性,应用χ2检验
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日益增多。而糖尿病引起的全身和眼部损伤复杂多样,因此治疗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存在许多困难和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从患者术前血糖管控和预防感染、眼表健康的管理、合并眼底病变患者的手术决策等方面,讨论手术技术的重点和术后随访的细节,力求将规范化、个体化和整体化的观念贯穿诊疗全过程,做好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的手术管理。(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
本文于2020年2月20日预出版于中华眼科杂志官网。目前我国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治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延迟开学是减少校园内交叉感染、保护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共同抗击疫情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远程教学模式的大规模开展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模式和用眼习惯发生巨大转变,其对儿童和青少年视觉健康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对线上学习相关眼健康问题和眼科疾病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儿童和
目的探讨黄芩苷在体内急性高眼压模型及体外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死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取SPF级C57BL/6小鼠,通过前房灌注平衡盐溶液建立急性高眼压模型,于建模后不同时间点(分为对照组及急性高眼压后1、3、5、7 d组,每组取5只小鼠)取材评估视网膜损伤程度;同时联合荧光金上丘逆行标记RGC计数,评价尾静脉注射50 mg/kg黄芩苷对急性高眼压
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发病率更高、发展更快,同时可合并眼底病变。虽然目前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日臻成熟,但是患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高于普通患者。为了进一步规范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临床治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经过全面讨论,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系统疾病的控制、手术时机的选择、围手术期用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人工晶状体选择、术后随访等提出指导性意
本文于2020年3月2日预出版于中华眼科杂志官网。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眼科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积极行动起来。本文结合目前最新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以及在疫情防控中的实践经验,针对眼部是否为2019-nCoV感染途径、眼科医师疫情期间临床工作的防护、2019-nCoV眼部感染及临床表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几代眼科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白内障诊疗水平取得了巨大进步,为防盲治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时值《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周年,本文谨对我国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和人工晶状体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以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我国白内障诊疗领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关键节点和突破性进展,激励新一代眼科医师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眼科事业的进步而努力。(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21-324)
自人工晶状体(IOL)问世以来,IOL屈光度数测算的精确性问题备受关注。随着眼科生物测量设备的不断发展及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多元化,IOL屈光度数测算的精确性越来越高,IOL的功能不断完善,屈光性白内障摘除手术的理念深入人心。然而,临床也存在一种现象,即过于追求白内障摘除手术后屈光度数的正视化,因而导致患者出现视觉不适。本文通过分析何种情况下预留屈光度数应为正视、近视状态、远视状态,指出白内障
目的观察晶状体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青岛眼科医院行晶状体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术治疗的28例(43只眼)儿童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观察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和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布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
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常发生于高龄及多合并疾病患者,严重低氧事件是造成部分病例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危重型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针对可能的病生理异常,及早开始无创通气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严密监护氧合情况、降低患者氧耗量、积极心理干预、迅速处理低氧事件是无创通气成功治疗的关键因素。积极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合理的营养支持、准确的容量控制和安全个体化的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