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良好的班风能够帮助班级的每一位同学以及教师共同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进行班风建设。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大家长”,对于班风的建设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对小学班主任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风进行讨论。
关键词 班风建设;班级管理;团结有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49-01
所谓班风,是指一个班级体中,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貌,是一个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共同倾向。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在与学生密切交流,在大量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良好的班风建设对于抓好班级管理极为重要。怎样的一种风气才是好的呢?对于一个集体来说,核心问题仍然是那个最简单,最质朴的词语——团结友爱。团结即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集体的意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友爱则是成员之间相互的关系是融洽的,互帮互助的。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一直向着建立“团结有爱”良好班风的目标努力着,并逐步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方法:
一、人人有事做,个个有担当——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是一个“家”,在这个“家”里,大家是互相依存、密切合作的关系。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位同学在班级中的重要性。于是,我每带一个新的班级,通常会组织开展“人人有事做,个个有担当”的主题教育活动:给每一名同学在班级中布置一项仅属于自己的任务,无关年龄,哪怕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也是这样,有的可能仅仅是负责某一扇窗户的开与关;有的是随时保持粉笔盒里有足够数量的粉笔;有的是每次帮我把多媒体和空调遥控器摆放在抽屉里的一个特定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让班级里的学生意识到:教室里每一天的优美环境,每一天有条不紊的学习生活,都要依靠每一名同学的努力才能得来,每一个人在这个集体中,既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缺一不可的,每个人都是这个集体中的一个分子,只有大家凑在一起才是一个整体。在这样的体验中,同学们心中就会逐渐产生集体的观念,久而久之,团结之风就逐渐形成了。
二、不固定的值日生——做事情,从“集体”的本质出发
有很多孩子对于某些纪律或者要求的存在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也就是說只知道该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很多事情如果能引导学生从本质出发的话,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我曾经带过的一个高年级学段的班级,学期刚开始的时候,第一次接到卫生区任务之后,我让卫生委员给学生分好了小组,每天早上由5名同学负责清扫,结果两周下来,不仅每天都会因为打扫不干净而扣分,而且一直信心满满,工作能力很强的卫生委员也变得毫无信心了。了解情况后才知道,是因为值日生中间总是因为谁来得早与晚,谁干得多和少……这些小事闹矛盾,把精力都放这上面,任务自然就完成不好。了解情况后,在班会上我问大家:班级卫生区究竟是为什么而清扫?为谁而清扫?经过一番讨论,大家逐渐意识到,是为了我们共同热爱的这所学校,为了能让大家每天早上带着好心情在干净、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目的才去打扫卫生的,那么在大家共有的目的之下,谁干的多点、谁干的少点,还会那么重要吗?所以从那天开始,我宣布:“每天就固定两名值日生,其余的同学谁来的早一点,或者看哪一天垃圾比较多,全凭自愿去帮助。”从那之后,反而每天干值日的同学都不只六、七个,有的是进校之后发现值日生少就背着书包去帮忙,有时是某一天风大叶子特别多,早来的同学全部主动去帮助。遇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这也是一种团结精神的体现。
三、雪中送炭见真情——帮助,有时可能只是一个信任的眼神
当一个班级有了凝聚力,做到“团结”一心的时候,“友爱”也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有一学期我带四年级一个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美德少年——请让我来帮助你”的主题活动。目的是在班里树立关爱同学,互帮互助的榜样。这个活动是让班里得到同学帮助的孩子,把自己受到帮助的过程简单写下来,贴在展板上。当时展板上每天都会出现新的纸条,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为了得到表扬,而刻意的帮助别人的行为,直到有一天,其中有一张小纸条引起了我的关注,内容是:谢谢你相信我是真的忘了带作业。有时没带作业的孩子可能会被同学误解为没写完,而如果真的是没带作业来的孩子遇到这种误解,心里就会非常难受。这种时候最需要的可能就是一句信任的话,一个信任的眼神。于是,我借着这个事情在班里教育学生: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一句简单的话语或许就能给别人带来力量,给予别人最需要的,才是最有意义的帮助。从那之后,我们班同学之间的那种互帮互助,互相信任,友善待人的氛围就更加浓厚了。
四、结语
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会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团结友爱的班风对学生更是影响深远,身为班主任,我将继续为我所带的每一个班级营造良好的班风,让我的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谢丽清,小学班主任如何创建良好班风[J]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9(10).
[2]蓝琴琴,试析小学班主任怎样培养良好的班风[J]小学时代,2018(12).
[3]陈金梅,浅谈农村小学优秀班风的培养与建设[J]读写算,2018(21).
关键词 班风建设;班级管理;团结有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49-01
所谓班风,是指一个班级体中,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貌,是一个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共同倾向。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在与学生密切交流,在大量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良好的班风建设对于抓好班级管理极为重要。怎样的一种风气才是好的呢?对于一个集体来说,核心问题仍然是那个最简单,最质朴的词语——团结友爱。团结即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集体的意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友爱则是成员之间相互的关系是融洽的,互帮互助的。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一直向着建立“团结有爱”良好班风的目标努力着,并逐步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方法:
一、人人有事做,个个有担当——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是一个“家”,在这个“家”里,大家是互相依存、密切合作的关系。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位同学在班级中的重要性。于是,我每带一个新的班级,通常会组织开展“人人有事做,个个有担当”的主题教育活动:给每一名同学在班级中布置一项仅属于自己的任务,无关年龄,哪怕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也是这样,有的可能仅仅是负责某一扇窗户的开与关;有的是随时保持粉笔盒里有足够数量的粉笔;有的是每次帮我把多媒体和空调遥控器摆放在抽屉里的一个特定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让班级里的学生意识到:教室里每一天的优美环境,每一天有条不紊的学习生活,都要依靠每一名同学的努力才能得来,每一个人在这个集体中,既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缺一不可的,每个人都是这个集体中的一个分子,只有大家凑在一起才是一个整体。在这样的体验中,同学们心中就会逐渐产生集体的观念,久而久之,团结之风就逐渐形成了。
二、不固定的值日生——做事情,从“集体”的本质出发
有很多孩子对于某些纪律或者要求的存在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也就是說只知道该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很多事情如果能引导学生从本质出发的话,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我曾经带过的一个高年级学段的班级,学期刚开始的时候,第一次接到卫生区任务之后,我让卫生委员给学生分好了小组,每天早上由5名同学负责清扫,结果两周下来,不仅每天都会因为打扫不干净而扣分,而且一直信心满满,工作能力很强的卫生委员也变得毫无信心了。了解情况后才知道,是因为值日生中间总是因为谁来得早与晚,谁干得多和少……这些小事闹矛盾,把精力都放这上面,任务自然就完成不好。了解情况后,在班会上我问大家:班级卫生区究竟是为什么而清扫?为谁而清扫?经过一番讨论,大家逐渐意识到,是为了我们共同热爱的这所学校,为了能让大家每天早上带着好心情在干净、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目的才去打扫卫生的,那么在大家共有的目的之下,谁干的多点、谁干的少点,还会那么重要吗?所以从那天开始,我宣布:“每天就固定两名值日生,其余的同学谁来的早一点,或者看哪一天垃圾比较多,全凭自愿去帮助。”从那之后,反而每天干值日的同学都不只六、七个,有的是进校之后发现值日生少就背着书包去帮忙,有时是某一天风大叶子特别多,早来的同学全部主动去帮助。遇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这也是一种团结精神的体现。
三、雪中送炭见真情——帮助,有时可能只是一个信任的眼神
当一个班级有了凝聚力,做到“团结”一心的时候,“友爱”也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有一学期我带四年级一个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美德少年——请让我来帮助你”的主题活动。目的是在班里树立关爱同学,互帮互助的榜样。这个活动是让班里得到同学帮助的孩子,把自己受到帮助的过程简单写下来,贴在展板上。当时展板上每天都会出现新的纸条,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为了得到表扬,而刻意的帮助别人的行为,直到有一天,其中有一张小纸条引起了我的关注,内容是:谢谢你相信我是真的忘了带作业。有时没带作业的孩子可能会被同学误解为没写完,而如果真的是没带作业来的孩子遇到这种误解,心里就会非常难受。这种时候最需要的可能就是一句信任的话,一个信任的眼神。于是,我借着这个事情在班里教育学生: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一句简单的话语或许就能给别人带来力量,给予别人最需要的,才是最有意义的帮助。从那之后,我们班同学之间的那种互帮互助,互相信任,友善待人的氛围就更加浓厚了。
四、结语
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会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团结友爱的班风对学生更是影响深远,身为班主任,我将继续为我所带的每一个班级营造良好的班风,让我的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谢丽清,小学班主任如何创建良好班风[J]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9(10).
[2]蓝琴琴,试析小学班主任怎样培养良好的班风[J]小学时代,2018(12).
[3]陈金梅,浅谈农村小学优秀班风的培养与建设[J]读写算,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