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帮助了我们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不仅有趣好玩,而且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实例。
  一、鸡蛋少秤了
  星期天,小明与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他发现数学老师张老师在买鸡蛋,就走了过去。
  他看到张老师提着篮子(篮子重0.5斤)买了10斤蛋,当张老师往篮子里放置称好的鸡蛋时,发觉比过去买10斤鸡蛋时的个数少很多,于是她将鸡蛋装进篮子再让摊主一起称,共称得10.55斤,她即刻要求摊主退1斤鸡蛋的钱。
  小明看到张老师退到了钱,满腹疑问地问张老师:“你是怎么知道摊主少秤了呢?”
  张老师告诉小明:如果摊主的秤是准确的话,那将称好的鸡蛋放进篮子里,再一起来称,应该正好是10.5斤才对,如果不是这个数,说明摊主的秤有问题。更进一步,如果第二次秤出的斤数大于10.5斤,说明鸡蛋的实际质量一定不够10斤。
  听了张老师的话,小明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又不解地问:“张老师,你又是如何知道摊主少秤了大约1斤鸡蛋的呢?”
  张老师告诉小明:“当摊主第二次称得鸡蛋、篮子共重10.55斤后,我即刻明白,我的篮子本来只有0.5斤重,用摊主的秤来称,就变成了0.55斤,这比实际质量多出0.05斤,0.05斤是0.5斤的■倍,假如篮子有1斤重,那么摊主称的10斤鸡蛋连篮子在内就有11.1斤,可知摊主称的10斤鸡蛋,实际上大约只有9斤,故而知道摊主少给了约1斤的鸡蛋。”
  这也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说明:设少了x斤鸡蛋,则■=■,0.55x=0.5,x≈1(斤)。
  小明听到这里,连连点头。他回去后在日记中记下了这件事情,并写道:“今天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数学不但有趣好玩,还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二、账目弄错了
  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马上就要举行了。学校后勤处的陈老师受领导的委托,去书店为学校购买运动会的奖品。
  陈老师购买奖品后,回学校向后勤处的王老师说:“我买了两种书,共105本,单价分别为8元和12元,买书前我领了1 500元,现在还余418元。”
  王老师算了一下,说:“你肯定搞错了。”
  王老师为什么说陈老师搞错了呢?原来王老师运用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很快就得出答案:
  设单价为8.0元的课外书为x本,得8x 12×(105-x)=1 500-418。解得x=44.5(不符合题意)。所以陈老师肯定搞错了。
  听王老师说自己肯定搞错了,陈老师连忙拿出购物发票,发现的确弄错了,因为他还买了一个笔记本。但笔记本的单价已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出是小于10元的整数,那么笔记本的单价可能为多少元呢?
  王老师又运用了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很快得到了笔记本的单价:
  设单价为8.0元的课外书为y本,设笔记本的单价为a元,依题意得8y 12×(105-y)=1 500-418-a。
  解得:178 a=4y,因为a、y都是整数,且178 a应被4整除,所以a为偶数,又因为a为小于10元的整数,所以a可能为2、4、6、8。
  当a=2时,4x=180,x=45,符合题意;当a=4时,4x=182,x=45.5,不符合题意;当a=6时,4x=184,x=46,符合题意;当a=8时,4x=186,x=46.5,不符合题意。所以笔记本的单价可能2元或6元。
  陈老师点点头说:“笔记本的单价是6元。”
  这是一道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典型例子,使我们再次体会到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