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离开人间的姿态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n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是坐在工作椅上逝世的。当他停止呼吸的时候,面前写字台上,堆放着没有写完的《资本论》第三卷草稿。这位革命导师临终虽没有留下遗言,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工作。
  周总理在去世那天深夜11时,当他从昏迷中醒来,看着身边的每一个同志,用微弱的声音,说了最后几句话:“我这里没有事了。你们还在这里干什么?快去照顾其他同志要紧,他们那里更需要你们……”
  斯诺在临终前,用他生命的最后一点力量,说出一句话:“我热爱中国……”
  居里夫人长期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因而患恶性贫血症。在弥留之际,她仍念念不忘她的科研和著作。当医生给她注射药物时,她用疲倦的声音说:“各章的分段应该一样……我一直在挂念着那部书(《放射性》)……我不要这个,我愿意人们不打扰我。”
  马克思的好友海涅,晚年时身体孱弱,除了神经痛,左眼也失明了。但他至死也没有停止写作。他临终时说:“写,写呀,纸呢……铅笔呢……”
  郭沫若在病情恶化之际,向夫人于立群一再叮嘱:“遇事要冷静,要实事求是,你不要悲观。你很泰然,我就放心了。”
  巴尔扎克在临终前仍惦念他未完成的《人间喜剧》。于是,他向医生说明意图,了解病因。医生问他:“你完成那些工作还要多少日子呢?”他回答:“6个月。”医生摇摇头。“6个月都活不到吗?6个星期怎么样?”医生又摇摇头。他又说:“那么至少6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也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50卷校订一下。”而医生劝他立即写遗嘱。“什么?6个小时?”巴尔扎克就这样问着,离开了人间。
  1673年2月17日晚,法国喜剧家莫里哀抱病演出《心病者》中的主角,剧中人“心病者”没病装病,而扮演人却真正有病,痛苦地皱眉咳嗽,观众还以为莫里哀表演得逼真,就拼命喝彩。最后,他支持不住了,大笑一声昏倒在台上。三四个小时之后,莫里哀与世长辞。
   (摘自《羊城晚报》2010.11.17)B⑨
其他文献
由澳门社会科学学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珠海社会科学联合会协办的第14届粤澳关系研讨会于2002年1月12-13日在澳门举行。这是澳门“九九”回归祖国后首次在澳门举行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源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人力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本文通过阐速人力资源对国民经济增长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引出人力资源素质开发的重大
一、导致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泛滥的原因思考就大部分企业而言,会计机构的设置比较完善,会计人员的配备比较齐全,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还是不错的,主观上的会计信息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影响2000-2001年中国经济复苏的因素给以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其中包括恢复性因素、外部因素、政策性因素以及结构性因素等.
结合某承台基坑支护选用支护桩方案的实例,对支护桩进行了详细的力学计算和配筋检算,施工实践说明支护桩在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有效地保护了铁路安全,保证了施工
企业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许多企业已顺应潮流成立人力资源部,但对如何构建人力资源体系、如何使该体系有效运作尚不清楚.本文拟从企业人力资源策略与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