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旱地不同种植密度、肥料水平对天隆1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来源 :大豆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sil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氮磷钾肥料等因素组合对天隆1号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与肥料组合的天隆1号产量在143.60~192.49kg/667m2,其中处理8(A382CID3)产量最高,达到192.49kg/667m2,处理7(A381C3D2)、处理9(A383C2D1)的产量分别为185.69kg/667m2、182.36kg/667m2,分列二、三位。密度是影响天隆1号产量和经济性状的主要因素,对产量及部分经济性状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而氮磷钾等肥料因素是次要因素。综合方差分析结果和变异
其他文献
浙江农科院原作物所(现称浙江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简称作核所)有三位朱姓大豆科技工作者,分别是朱文英、朱丹华和朱申龙。朱文英研究员主持选育了浙春号大豆品种,朱丹华
在我国大豆科研队伍中有一批女科学家,对大豆研究做出过卓越贡献,如参与主持全国野生大豆考察的吉林农科院郑惠玉研究员,选育出浙春2号、浙春3号等优良品种的浙江农科院朱文英研
文章介绍了近年黑龙江垦区大豆田杂草发生的类型、危害特点、杂草种群变化和趋势、常用的杂草防除技术措施,提出利用现有的化学除草剂,科学合理运用化学防除技术,有效降低大豆田
针对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2016年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气候特点和国家产业政策,提出8点大豆春播生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