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幼儿教育中国化仍有现实意义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hf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的近现代化一直与向西方学习相伴随,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许美德曾指出的“中国高等教育是西方高等教育的凯旋”,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这样的结论,并不单单可以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其他教育领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也都不约而同地与西方教育接轨,或者受其标准和模式的制约。
  在所有教育领域中,幼儿教育由于兴起较晚,从西方教育窠臼中挣脱和觉醒也更加晚近一些。究其原因,一是现代幼儿教育理论产生于西方,与中国传统的幼儿教育理论无论是逻辑起点还是教育目的抑或是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都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而且,中国传统的幼儿教育理论相对于现代化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无异于南辕北辙。二是幼儿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阶段在中国始终存在着重视不够和认识不足问题,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边界模糊问题始终存在,对幼儿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往往成为小学教育相应的附属品。三是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规模与质量始终不尽人意,严格说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我们才开始真正下大力量补齐这个短板。但是,幼儿教育理论指导缺失与恐慌依然严重困扰着幼儿教育界,情急之下“拿来主义”盛行,机械照搬西方的幼教理论、方法、教材大行其道,生吞活剥,一方面没有理解这些理论的真正含义,另一方面又不肯面向中国实际研究问题。所以,可以说幼儿教育中国化是一个自中国近现代幼儿教育产生就存在的至今尚未完好解决的重要问题。
  陶行知、陈鹤琴等老一辈教育家虽然留学美国,但是依然在追求幼儿教育科学化的同时,提出并实践了幼儿教育的中国化。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初就指出,中国的幼儿园害了三种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他对当时中国幼教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认为在中国幼儿教育的实践上,外国的东西最容易受到欢迎,而一些本土文化的研究成果却遭到冷落,更谈不上大力弘扬。由此他提出了创办幼儿园的方针和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幼儿园,让幼儿教育中国化,让幼儿园适合中国国情。”陈鹤琴先生留学回国之后,目睹外国教会把持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他猛烈抨击“全盘洋化”的幼儿教育,疾呼:“幼稚教育抄袭西洋,不切合中华民族性,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使中国儿童适应。”他认为这种大抵抄袭外人的课程,“弄不出什么好的教育来”。
  而今天,我们的幼儿园在这些方面做得怎么样呢?我们的很多教育机构照搬了西方完整的教育程式,而且还以此为荣;我们的很多教材教法直译自西方,教学也僵硬模仿人家;甚至,我们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感兴趣的话题也来自于诸如迪士尼、卡梅拉、小兔汤姆、小熊维尼等西方的影视或绘本作品。
  幼儿教育中国化,既指的是理论发展,又指的是培养目标、路径、方案、措施,它是幼儿教育国际化的基础,更是中国幼儿教育的本来含义。它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更不是简单的读经和复古就能完成的,要追求中国民族、社会、国家的核心价值,要作为研究问题去对待去解决,要消化好吸收好西方流行的幼教理论和方法,深刻地去理解,并不断进行中国化改造,不忘初心,完成培养“现代中国人”的任务和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培养航海类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了解航海人才培养现状和岗位适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研究我国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提出人才培养新方案:以适岗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三维互动的“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公约和新技术发展相适应,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与航海工作环境相适应,打造职业素质拓展体系;与航海人才培养相呼应,建设优质的保障条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航海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重视
2019 年 4 月,尽管美国原油库存量连增,但沙特超额履行减产协议、委内瑞拉受制裁和停电困扰、利比亚产量的不确定性、美国取消伊朗原油出口豁免等,导致世界原油产量和供应进
如今,评价生活质量的高低,不再只看物质,而要看有没有"幸福感";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宜居,不再只看环境,而要看"城市幸福指数";就连我国"十三五"规划里,也不再只是"让百姓奔小康",而说"让
期刊
本文在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订餐迅速扩张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也暴露出诸多食品安全乱象。其中,尤以小作坊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最为突出。本文对小作坊生存权与食品安全
一次收学费时,詹老师发现一名学生悄悄拿走了她放在一旁的三元钱,她没有声张。上课时,她说自己粗心多找了三元钱,希望可以把钱还给她。一天过去了,没有动静。晚上,她翻来覆去不能入睡,三元钱不能算多,不及时教育,后果是不堪設想的。第二天,她悄悄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钱是多找给你了,对吗?”这位学生看看老师温和而又带着几分严峻的面容,低着头红着脸说:“是的。”这个学生后来上了中学,又读了中专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并改善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才可真正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