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535铝合金双脉冲电弧增材制造成型工艺及组织研究

来源 :热加工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双脉冲MIG电弧增材制造工艺制备了ER5356铝合金直壁和斜壁试件.通过多组单道单层试验,探索了双脉冲铝合金电弧增材的最佳工艺.结果 表明,采用130A电流,20V电弧电压,7mm/s焊接速度,4Hz低频频率进行ER5356铝合金直壁件增材制造,成型质量良好,其晶粒在高度方向呈现等轴晶与柱状晶交替分布,硬度也呈周期性变化;当以15°的焊枪角度,1mm的横向偏移量进行斜壁件增材制造时,可以获得倾斜角度为45°的斜壁试件,其晶粒在高度及厚度方向的分布都不均匀.通过EDS能谱分析发现成型试样晶粒内Mg、Si元素有明显偏析.
其他文献
基于铸态7075铝合金的材料特性,建立了耦合温度和应变率、考虑材料拉压异性的Lemaitre损伤模型.通过VUMAT子程序接口,将开发的损伤模型子程序引入到ABAQUS/Explicit有限元平
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320?410℃不同轧制温度对AZ61镁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Z61镁合金经不同温度轧制后,晶粒内部均有
对CSP(紧凑式带钢生产线)与2250 mm热轧生产线生产的50W800无取向硅钢,从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类型、晶粒尺寸及分布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SP生产线生产的50W800
采用热膨胀仪测定了12Mn钢在不同冷速下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的膨胀曲线,采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获得了12Mn钢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研究了冷却速率对12Mn钢
利用Deform-3D模拟软件对旋转反挤压变形过程中AZ80镁合金的金属流动规律进行研究,探究轴向加载速度和旋转圈数对杯形件成形过程中表面金属流动的影响.论述了杯形件内壁出现
传统的直流等离子渗氮技术存在一些固有缺点,容易导致几何形状复杂的零件表面产生较多表面缺陷.采用一种新的等离子渗氮技术——活性屏等离子渗氮(ASPN)技术对高压开关领域零
在铝合金热成形过程中实时采集了温度数据,得到铝合金坯料在加热、空冷和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在炉温恒定时,铝合金坯料在炉内加热达到500 s后,坯料温度趋于
以4mm厚的304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光纤激光器进行了角接焊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离焦量对接头形貌、焊缝中心等轴晶组织大小及边缘柱状晶组织宽
始锻温度、终锻温度、模具预热温度对于锻造拉杆的质量和综合性能影响显著.本文采用自适应温度控制进行了拉杆用锻造Q235-A钢的力学性能和磨损性能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自
研究高强度油管钢在服役过程中,应力与电化学腐蚀共同作用下油管内腐蚀失效规律及相互作用机理.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酸性环境中含缺陷的油管钢应力腐蚀过程进行研究,得到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