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对制造业企业减排影响研究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4891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污费是中国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最主要的市场激励型政策之一,研究排污费对企业减排的影响对于未来环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环境统计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使用2004~2013年数据研究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政策对企业减排的影响,探讨了政策的影响渠道、长短期分析和企业异质性对政策效应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后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显著下降11%,企业减排主要来自企业产值下降.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对非高耗能行业、高排放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更为有效.其中大型企业由于其规模优势,在短期和长期均能达成内生的技术减排,高排放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也在长期提升了其污染过程管理能力,可以作为支持"波特假说"成立的证据.
其他文献
气学舍弃了“调息”、“运气”、“静坐”等宋明时期常见的言说形态,其工夫论的主轴是在心上做工夫.以气学代表人物王廷相为例,其建构在“心”上做工夫的具体路径为:通过“寡欲”确保人心处于“虚明”与“静定”的状态,为个体接受“义理”提供理论前提;进而建构“动静交养”与“知行兼举”的工夫论,使得从“知义”过渡到“行义”成为可能.在上述过程中,“集义”所产生的“浩然之气”作为沟通动与静、知与行之间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王廷相将“浩然之气”与现实之气作了区分:“浩然之气”是道德性的,其作用于人心,必然导致“行义”
本文以文天祥殉节事件为中心,针对南宋"不亡于厓山之崩,而亡于燕市之戮"的说法,讨论了元人有关"宋亡"的另一种历史观,即文天祥死国标志"宋亡".通过钩稽文天祥勤王抗元直至其被杀期间不为人所习知的遗文轶事,揭示出宋亡元兴之际文天祥在反元复宋活动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与地位,当日人们对于文天祥中兴宋朝抱有切实的期待.而通过比较元代各类文献所记文天祥当年死国事件中的不同叙述重点,可以观察到诸种"文天祥传"的书写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其中邓光荐所撰《丞相传》对于文天祥死国事件的叙述最为重要,且影响最大.文天祥殉节意味宋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