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意识是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而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具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多(双)边性,因此,教师和其他学生在其问题意识的发展和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及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来激发、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并通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质疑习惯;创新能力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对于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提出的,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比较注重“讲清基本概念,抓住知识要点,培养解题技巧,解答学生疑问”,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规规矩矩,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安排,教师比较习惯讲解现成的结论,教学缺乏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做了修改,除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增加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从原来两个能力到四个能力的变化,折射出国家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视。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助于增强问题意识,反之则起削弱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压抑和焦虑是影响学生提问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应先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
  一、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使课堂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一直处于回答老师事先设计好的各种问题的被动状态中,很少有學生对老师的观点及讲解提出异议和质疑,害怕提出问题时词不达意或出现错误,被同学和老师讥笑,最终形成了机械的应答性行为,一味地被动接受,很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会感到数学活动或内容引人入胜,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究欲望,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而学生对该学科的喜好程度,除了与学生原有的基础和能力有关外,还与学生是否喜欢与接纳该学科的老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平时和课堂教学上应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师生要成为互赏者
  老师要不断地学习充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实施成功教育,要学会赏识学生,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激发学生敢想、敢问、敢说的信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有的学生内向,不爱发表自身的见解;有的学生外向,好表现自我;有的学生较自卑;有的学生较自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一)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鼓励
  无论是小组内合作交流还是回答老师的提问,同学之间都应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特别是对于个别较自卑或较胆小、内向的学生,学生自发的掌声鼓励,将会使其信心大增,也能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
  (二)要善于听取同学的不同见解
  在学习上有的学生较自负,不愿听同学的不同见解,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在课堂上教师可适时地让这部分学生“碰碰壁”,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听取别人的不同见解。善于听取同学的不同见解,能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共同探索,在合作交流中激发灵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要学会反思,善于总结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听取不同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善于总结归纳。在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可以得到加强,问题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
  三、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是创造思维的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辩证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新课程中教师既是领导者又是参与者,学生既是接受者又是主导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接受者,更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旨在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除“授业”外,更有“解惑”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摆正与学生的位置关系,教师要正视自己“促进者”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设计好问题进教室、灌输完答案离开的状态,成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人、激励学生表达问题的人、合作与学生解决问题的人,实现教与学的统一,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处理好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教学进度的冲突关系
  “应试升学”的总目标使得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总是基于一种假设——教学要围绕一定的任务按照预设的轨道系统有序地展开。而事实上,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其中不稳定的因素很多,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别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超过预期”的深入而滞延了后续任务的呈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注重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但常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下意识地缩短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这样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表面上任务完成了,学生学习的密度大了,但他们的思维密度小了,根本就没有创新的余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必须注意时间的分配和调控,深刻认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处理好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教学任务的关系。当学生的思维活动或思维成果超出了教师所设计、安排、期望的轨迹时,不能强行中断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应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发表自身见解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放开手脚,让学生畅所欲言,接纳“歧义”,鼓励“质疑”,捕捉“另类”,这样虽一时完成不了预定的教学任务,但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和能力却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培养,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问题意识是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而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具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双(多)边性,教师和其他学生在其问题意识的发展和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补充、修正,加深对问题情境的把握以及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
  [2]钟春玲.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探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3]袁振国.反思科学教育[J].中小学管理,1999(12).
其他文献
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日趋上升。两会期间,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接受《新京报》专访,针对热点问题给予回应。谈慈善监管网络募捐平台应履行核实职责问:近年来慈善组织数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开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随之逐渐完善.国家的企业发展更是十分的迅速.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的企业单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出现了许
依托于网络平台的虚拟经济、游戏项目、金融服务等网络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对我国的经济格局与产业结构、市场规划等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顺应网络经济发展形势,结合产业
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失的制度性安排,有利于促使企业将审视自身内邵控制系统的行为制度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投资越来越
山鹿素行批驳朱子学的性本论思想,但是并不抹杀“理”这一范畴,而否定的是理之超越性、形而上学的测面,并提倡径直主张向事物本身逼近。他以天地亦理气之相合,而妙用生生无穷
一、茶的核心原产地在哪里rn世界上现有茶园面积6670万亩,中国茶园面积约4000万亩,占了世界茶园的百分之六十.茶的原产地在什么地方呢?1823年,印度人、英国人在印度阿萨姆发
期刊
大数据时代是数据、信息领域产生的名词,但并不专属于该领域,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尤其是教育领域中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其中,大专英语教学就是一项受到其
1·出血病发病原因鱼池底水质恶化、溶氧低,有害物质多,养殖管理不善,或投喂霉变劣质饵料,都会引发此病。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综合预防。定期使用药物,可用二溴海因、
根据硫系玻璃具有热稳定性高的特点,设计了一款焦距为85mm的长波红外定焦光学系统,相对孔径为0.9.该光学系统采用被动无热化模式,能在环境为-40℃~+60℃范围内工作,在奈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