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黏液癌的MRI表现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zhongcan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患者的MRI表现.结果:MRI示9例均为单侧实性肿块,单发8例,多发、呈簇集状1例;边缘不规则4例,光滑5例;形态不规则4例,分叶状4例,类圆形1例;T1WI均呈稍低信号,T2WI均呈明显高信号,其中7例内部呈混合低信号;DWI均呈高信号,ADC图呈明显高信号,平均ADC值为(1.96±0.15)×10-3 mm2/s,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的ADC值[(1.08±0.25)×10-3 mm2/s](P<0.05).增强扫描6例动脉期至延迟期均表现为不规则明显环形强化,伴内部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及分隔样、小结节强化;3例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TIC均为流入型,其中2例伴平台型.结论:乳腺黏液癌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ADC图和TIC呈良性特点,MRI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易低估,结合肿瘤形态学及T2WI、内部强化方式,可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其他文献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UP)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且反复性发作的皮肤瘙痒症状,加上自身尿毒症症状,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上关于U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透析不充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紊乱、血浆组织胺水平上升、皮肤水分减少等有关[2].治疗上在充分透析、血液灌流等基础上,外用止痒药、口服抗组胺药等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是疗效却不尽如人意.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上可标本兼治、整体调节,具有明显优势.本文观察了自拟止痒汤治疗UP的临床疗效及
期刊
目的:探讨双源CT平扫及灌注成像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92例,依据中医证型进行分组,总结不同证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平扫特征,分析灌注成像参数.纳入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正常组,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与正常组,以及各中医证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血流量、血容量、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92例中,气滞组31例,痰凝组25例,血瘀组16例,阴虚组20例.气滞组多为单发结节,边界清楚;痰凝组多为多发结节,边界一般欠清楚,常有多发钙化灶;血瘀组多边界清
目的:探究基于乳腺对比增强能谱X线摄影(CESM)重建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8例(训练集206例,测试集182例)乳腺癌患者的CESM图像,分别在头尾位、内外斜位重建图中勾画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运用单变量分析及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特征并建立逻辑回归模型,运用ROC曲线与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经筛选后模型包含12个特征.在测试集中模型的AUC为0.86[95%置信区间(95%CI)(0.80,0.92)],准确率、特异度及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危害严重、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致残率高的特点[1].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使患者阳性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但是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耐药性以及对阴性症状如抑郁、认识障碍等无作用.近年研究发现中医针灸治疗对疾病整体和靶症状都有一定疗效,可减少西药用量,减轻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2].认知功能障碍贯穿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研究显示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严重而持久的认知功能损害,不但影响预后,也是其回归社会的阻碍[3].有研究显示,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对其部分认知功能
期刊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类型之一,为肱骨远端内外髁上缘2~3 cm部位的骨折,约占肘关节损伤的60%,全身骨折的4% ~5%[1-2].因术后肘关节长期制动,肘关节及周围组织活动受限,肌肉组织肿胀萎缩,肌力、耐力降低,使关节囊挛缩、粘连,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儿的生活与学习[3].目前对骨折术后关节障碍的康复措施较多,理疗应用极其广泛,可减轻关节障碍程度,促进关节恢复,但康复进展速度慢,治疗时间长,患者年龄又较小,治疗信心及依从性下降,恢复效果欠佳[4].故此,本文尝试用中药康肘方外敷结合理疗治疗儿
期刊
小儿腹泻是常见的儿科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迁延性和慢性,急性腹泻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形状改变,引起一系列身体不适,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等表现,多因感染病毒、细菌所致,也可由喂养不当、过敏、乳糖酶缺乏等因素引起.西医治疗以饮食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脱水、对症等[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西药蒙脱石散对小儿急性腹泻进行治疗,其对消化道中毒素、病毒等产生抑制作用,且对消化道黏膜具有保护作用.使用该药虽可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然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及便秘等症状[2-3].中医外治疗法在小儿腹
期刊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最常见类型,约占我国脑卒中的69. 6% ~70. 8%,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等特点,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近年有年轻化趋势[1-2].《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推荐该病在起病6h内可给予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具有疗效好、风险小、速度快、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3].研究显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传统中医药治疗能够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并发症,提高溶栓效果,改善预后[4].笔者于2018年4月—2020年10月在尿激酶静脉溶栓的基础上
期刊
目前临床上膝关节病日益增多,手术是其常规的治疗方式之一[1].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膝关节手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术后往往发生膝关节肿胀等情况,发生率为0. 56% ~2. 00%[2].如关节肿胀时间过久,会影响患者功能锻炼及术后康复.2015年1月—2020年5月本院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关节镜术后膝关节肿胀,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临床主要变现为慢性刺激性咳嗽,常在夜间或凌晨加重,在病程中无明显的喘息、气促[1],但与哮喘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同,均存在持续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2].CVA发病与气候环境变化、运动及换气过度、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对于该病的临床治疗,西医常规给予抗炎、平喘及激素等药物治疗,但在治疗的同时有一定副作用[3],患儿的依从性较差.中医药治疗可标本兼治,与西药联合用药常常受到良好的疗效.笔者采用自拟祛风散寒止嗽方治疗
期刊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定量评估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患侧肌肉功能恢复状况的可行性.方法:收集80例CMT患儿,推拿治疗6个月后复查超声,测量双侧胸锁乳突肌收缩、舒张时中下段最大横断面的肌肉厚度变化值与横截面积变化值,并分别计算同一患儿双侧肌肉厚度变化值之差(D1)及肌肉横截面积变化值之差(D2).根据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将80例分为治愈组、好转组及无效组,比较3组间D1及D2差异;分析D1、D2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间的相关性,以及D1诊断CMT患儿肌肉功能恢复正常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各组间D1值差异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