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林下6树种光合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红壤区湿地松林下栽植的6树种为研究对象,监测了各树种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同时系统分析了Pn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麻栎(Quercus acutissima)、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木荷(Schima superba)和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的Pn日变化均呈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11:00,分别为(19.82±2.66)、(14.58±1.79)、(16.11±4.82)、(14.92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基于清华大学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协议DMB-T和富士通MPEG-2解码芯片的车载数字电视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设计针对汽车电子所面临的恶劣电磁环境以及驾乘者对操
选择祁连山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站具有代表性的青海云杉林设置400m2的样地16块,对植物种数(S)、属数(G)、科数(F)、种数/属数(S/G)、种数/科数(S/F)、属数/科数(G/F)和S、G、F占总种数(ST)、
结合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从法律角度探讨林业产权制度创新的新思路。提出从明晰林业产权入手,在渐进的林权交易市场中,完善其运行机制,从而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使林权结构
目的建立测定参附强心颗粒活性成分盐酸多巴胺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样品用酸水溶解,0.45μm微孔滤膜过滤,采用JADE-PAK ODS-AQ-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析,
植物色泽表型的差异取决于体内色素种类、含量、色素分布及表皮细胞形态等多方面的内在因素。笔者从调控类黄酮色素合成途径的转录因子入手,结合国外该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成果,
以助剂G与1,4-丁二醇的混合水溶液为溶剂,在浓硫酸与乙酸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于160℃从稻草中分离出木质素。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绝干稻草原料55g,液固
针对被测汽车的停放方位对前照灯水平照射方位角测量结果存在显著影响,提出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汽车前照灯光束水平照射方位角测量误差的修正方法。采用摄像头摄取检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