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入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ish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与掌握西方语言文化,而且还需要在英语课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以强化学生自身的文化自信感。基于此,在高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注重传统文化的导入,以促使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入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孙赫,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对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其不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导入到高中英语的教学当中,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英语阅读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需注重传统文化的导入,以促使学生有效地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跨文化阅读能力,并使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一、基于活动化的英语阅读教学
  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依据教材文本创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动课。英语阅读的活动课创建需具备创造性、操作性、教育性、实践性等,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学生主动思考、参与、实践的阅读教学形式。英语阅读活动通常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不仅能形成高效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得到有效培养[1]。例如,在对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将教学设计为辩论赛的形式,主题是“Should the Chinese celebrate western festivals”。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活动当中实现思维火花的碰撞。这样,可使对学生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得到有效提高,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态度与立场,而且还能使学生的文化鉴别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自信。同时,教师还可设计CCTV的采访活动,其主题是“The unique festival in my hometown” 。经过课堂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更加尊重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且还能认识到中西方地文化差异,从而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
  二、基于问题化的英语阅读教学
  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学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策略不仅是英语教学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启发式教学开展的主要手段。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具有启发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相关英语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对Earthquakes实施教学时,英语教师可提问:“Why people in Tangshan can rebuild their homes after a catastrophic earthquake?”学生就会根据教学的提问进行思考,一方面可能是政府及全国人民政府的帮助,另一方面可能是人类的自强不息精神。通过该教学,学生就会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宇宙及社会中的责任与地位,并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学生形成立己达人、仁爱共济的优秀品质。再如在对Living Well实施阅读教学时,教师可提出问题:“Do you know there are great people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in our country? What impression did they leave on you?”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品质产生敬佩之情,并使学生形成崇德弘毅、正心笃志的精神品质。同时,在阅读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教师还需注重问题的思维性,以此引导学生形成自身的思维方向,并指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表达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对学生优秀文化的核心素养培养得到有效落实。
  三、基于情境化的英语阅读教学
  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语言环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对自身的感受进行准确表达。真实语言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运用英语做事,而且还能使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通过真实语言情境的创设,还能对学生的民族情怀与乡土情感进行培养[2]。例如,在对Cultural Relics实施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圆明园遭到毁坏后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并让学生运用英语表达其观后感。通过该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人文历史的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强化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学生只有处于真实的语言情境当中,其素养才能实现有效发展。基于此,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注重情境的创设,将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深入到真实情境中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以推动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注重课堂教学的关联性与实践性的呈现,并充分体现出核心素養的精神。基于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需注重教材文本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将英语教材作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精神资源,并在具体教学中,促进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以帮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为学生弘扬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文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03):133.
  [2]邢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英语广场,2019 (05):136-13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综述了现有主要的二语学习动机缺失的相关研究。通过梳理研究现状发现目前现有研究针对动机缺失的关注依然不足,动态理论角度的相关研究还处在萌芽阶段。最后本文展望了未来研究动机缺失的前景。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二语学习;动机缺失  【作者简介】马骁骁(1989.09-),女,宁夏银川人,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写作、英语教学法、跨文化交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结合语法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如问题教学、合作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英语语法的同时,其思维品质也能够得到培养。本文主要探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个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语法;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赵燕,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  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开展英语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养的成长,如探究能力、问题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等,这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問学”教学理念开始诞生,该理念强调在教学的过程里,教师需要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并且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从而逐渐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因此,作为高中英语教
【摘要】资源建设能解决学校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的资源挖掘能力不足、选材拼凑凌乱等问题,是促进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保障。本研究团队以三教改革为建设思路,在原在线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二课程、八章节、四模块的思政数字化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教师思政能力,为更好地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 徐萍(1972-),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在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和友好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国家教育部门将英语设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必学科目。小学英语作为英语学习的入门和了解阶段,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英语的写作水平。文章将针对小学生英语写作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总结原因提出策略。  【关键词】常见写作错误;常见错误成因;纠错策略  【作者简介】吴金丹,江
【摘要】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话不假。纵观世界语言文化圈可清楚发现,英语全球化早已催生众多具浓厚地域特色的英语语言变体。一般而言,英语区域性语言变体主要包含美加英语、澳新英语、日韩英语以及南非英语等。除此之外,还有诸如黑人英语、白人英语等多种集团性语言变体,而不同地区的人类语言,也都会显现出各自独有的文化特色。中式英语变体简洁明了、直观易学,故深受国人与海外侨胞青睐。随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
【摘要】英语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在整个的求学生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在分析传统英语教育缺陷的前提下,提出了几种能够构建学生为核心的大课堂模式,旨在以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为研究对象,提出大学英语课堂高效率互动教学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英语教育;大学英语;课堂模式  【作者简介】屈成君,沈阳师范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引言  由于大学生在找工作以及考取研究生的过程中,流利的英语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任务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英语能力等。然而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实践这种方法的客观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因此,文章为解决上述问题,将研究性学习理念与任务型教学法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讨了新方法的内涵及其实施方法。  【关键词】任务型;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  【作者简介】高卉(1990-),女,回族,江苏南京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教育手段的进步,信息技术当前已经成为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有一定的门槛,这造成了初中英语读写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手段并未形成有效的融合。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融合的角度出发,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读写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并分析融合过程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二者融
【摘要】如今,在新课标的要求和高考改革的背景之下,教育的方法和宗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教师结合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学生也需要把自己培养成为敢说、能写、会表达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我个人认为开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新模式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陈明雪,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校。  大多数同学对于高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