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职普比大体相当”是我国建设技能型社会、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基础性政策,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精准扶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巨变以及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的深刻变革,特别是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全面审视,“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需要通过功能的调适、适度的妥协以及符号的重构等路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从不完全的职业教育“类型观”向完全的职业教育“类型观”转变,从职业教育的“平衡观”向职业教育的“均衡观”转变,从狭义的“学校教育观”向“
【机 构】
:
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乡工程学院 新乡 45300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海20006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普比大体相当”是我国建设技能型社会、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基础性政策,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精准扶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巨变以及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的深刻变革,特别是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全面审视,“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需要通过功能的调适、适度的妥协以及符号的重构等路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从不完全的职业教育“类型观”向完全的职业教育“类型观”转变,从职业教育的“平衡观”向职业教育的“均衡观”转变,从狭义的“学校教育观”向“大职业教育观”转变,从传统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观向“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宗旨观转变,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计划观”向“市场观”转变.
其他文献
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是促进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不仅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勾画出了基本路径.
儿童拥有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前者是基础与前提,后者是派生与条件保障.当儿童的内在价值被剥夺、强行转化为满足成人和社会需要的工具,就导致形形色色的工具主义儿童价值论.血缘功利主义、宗法等级主义、阶级等级主义、市场功利主义是迄今为止这种价值论的主要表现形态.它通过形成根深蒂固的“儿童偏见”,致使儿童被虐待和忽视.超越工具主义,根除偏见文化,让儿童人格尊严成为社会首要善,让每一 个儿童获得解放,是儿童价值论的愿景.
五大领域是看待幼儿发展的基本维度,厘清幼儿五大领域发展与幼儿全面发展的关系是实施教育的基本立场,幼儿五大领域发展并不能很好的诠释幼儿全面发展的框架与内涵.幼儿五大领域发展存在相关概念关系还需明晰、相关内涵使用还需明确、相关维度重视还需加强等问题.基于此,需要从本体论意义上探讨幼儿全面发展的概念,构建一个多图形的幼儿全面发展概念框架,它们分别是“同心圆”结构的“五概念十二范畴”框架,呈现多重发展概念属性的梯形结构概念框架,满足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融合的“圆柱体”概念框架.这三个概念框架各有侧重,三者融合形塑了
提升学生实习效果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借用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理论,通过深度访谈3所高职院校和10家企业的30位实习指导者,本研究发现三个与学生实习密切相关的认知图式:“主动行为”认知图式、“新员工”认知图式、“身份”认知图式.这些共享的认知图式使得指导者各自以某种相似的方式去理解实习,指引他们在实习中的具体行为,并反映了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对学生实习效果的消极影响.建议通过深化实习课程化管理、建立优质企业实习联盟、共建知识共享平台等措施,削弱这些认知图式对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效果的影响.
民办园教师正在遭遇边缘人的生存困境,具体表现为教师有限的薪酬待遇、被束缚的职业权力和被污名化的职业声望.在影响民办园教师生存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民办园、政府和教师组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办园教师的生存过度依赖民办园,导致民办园教师职业角色的扭曲;而民办园与政府、教师组织的双重脱嵌,导致民办园教师权力依附缺失、权益争取无助.民办园教师边缘人的困境不仅关乎民办园教师的群体利益,还关乎整个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儿童的健康发展.应对民办园教师的边缘人困境需要重构民办园教师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耦合协同的网络结构,包括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