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来源 :装备维修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工程项目的展开来说,为了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就要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对其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在本文中,将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相关内容出发,来探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从而使相关项目在展开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 工程造价; 成本节约;
  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有效,往往决定了当前工程的成本投入能否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其在展开的过程中,需要从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相关内容出发进行调控,以此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有效落实,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展开,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节约与管控。
  1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概述
  工程造价指的是工程在展开过程中,其在所有项目流程中消耗的资金与成本,在对其进行计算时,通常会从投资估算、构设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以及完工决算等多个内容出发进行调整。而且在工程造价的结算过程中,其负责人员应当具有对当前工程的工程量进行准确计算的能力,并且可以完成对项目全过程造价文件的制作,结合对造价软件的应用,完成对相关资料的管理。而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是以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核心管理目标来进行展开的项目实施,其在工程项目中,可以通过在决策、投资、构设、招投标、建设、完工、评价等环节采取综合管理的措施,结合工程项目展开过程中的估算、概算以及结算控制,实现对工程项目重点内容的有效把握,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完成对工程造价控制流程的相关决策,以使其可以发挥自身所应具备的决策性功能以及对投资的合理管控。而且基于建筑工程项目工艺以及经济性论证,可以将其与相关工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在不同的经济角度下,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选用对应的决策以及管理措施。同时,随着BIM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对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应项目进行比较选择,从而使决策的实施更具有科学性。
  2 全过程视角下的工程造价控制
  2.1 项目构建
  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而展开的项目构建,首先应对自身的构设方法进行完善,从而使其工程造价控制展开的管控力度得到提升。并且在进行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单纯依靠缩减投资的形式来展开投资把控,往往难以保证其效果与质量。为此,需要对当前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整理,使其能够在对应的投资范畴内结合建造工艺优化、技术水准的提升,使项目构建阶段的造价管控质量得到提升。而且在进行造价控制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的最低造价并不等于工程项目的最优造价,最佳的项目构建方案应当具备能够保障工程整体质量以及性能的同时,具有最佳的性价比,为此,便需要确保相关工作者的构设能力,并对其进行持续的优化与改良。另外,在工程项目进行展开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避免构设变动的大量出现,以避免额外的增加工程造价,而在出现必须进行工程构设变动的情况时,要确保在工程中的其他项目功能已经完备的情况下进行展开,并针对工程出现变动后容易引发的相关漏洞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管理措施的科学落实。
  2.2 招标环节
  在进入到项目招标的环节时,其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通常都是在工程招标环节中进行展开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建设部门需要对当前工程项目的标底进行全面管控与调整。并且此过程中,相应的技术人员也应当根据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变化进行调控与整理,结合工程建造计划的落实,来对人员的核心能力进行提升,避免合同以外的内容造成消费开支。同时,招标环节也要结合工程项目中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来进行展开与分析,避免自身的工程经济效益受到影响。这就使得,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对工程中的招标文件、图纸内容以及一系列具体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到项目中缺乏明确标的或是概念含糊不清的内容,以及可以构成索赔依据或影响造价的文件,根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相关要求进行调整。此外,企业自身在此过程中也要组织其专业化的团队来对标书进行拟定,从而使团队成员的分工能够更加的清楚与明确,并确保编标工作的细致展开,使其符合招标文件编写的相关要求。以某工程为例,其在展开项目的过程中,强化了基于图纸的工程量运算,从而使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得到了提升,而且在此过程中一些图纸在出现需要运用工程人员个人经验进行估算的内容时,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展开的相关经验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保障工程落实的可靠性,避免出现成本价的高估与低估,使其可以保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中进行展开。
  2.3 施工阶段
  在工程项目进入到施工阶段后,首先要在施工阶段的前期准备过程中确保相关内容可以得到全面的落实,并对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具体实况、自身的施工装置、建设经验、管理水准以及技术标准等内容进行细化分析,并将相关的工作内容落到实处,而且在进行工程建造的过程中,需要对总价承包合同中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从而避免工程展开后的品质、进程以及施工时间收到影响,避免工程投资的浪费,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准确把控。而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也应当优化工程计量报表的填报工作,对其工程项目进行调整,以避免超计量、超拨付等问题的发生,降低资金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此外,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而言,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材料費用是整体工程造价中最为主要的一部分,并且通常会占据50%~60%左右。这也使得材料费用的控制是否有效会对工程的经济收益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展开工程项目管控的过程中,要在能够对材料品质进行把握的基础上,采取公开、低耗的进货方式,并根据项目的进程进行材料的逐次购入,以降低材料库存的成本以及费用消耗。以某工程为例,其在展开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对现场监管项目的加强,确保了材料购入后的正确入库,对材料搬运以及倒运的消耗进行了节约,并且根据工程展开的进程以及图纸工程量采取了对应的控制措施。而在对各类材料进行管理时,也力求收旧利废,对外租用的周转性材料进行余料回收,结合对材料的科学运用,避免了工程超期所增加的材料租用费。
  2.4 完工结算
  完工结算通常是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应当对工程所涉及到的相关材料与文件进行整理,并由专门的检验队伍来根据其特点展开对应的内部检验工作,加强对完工结算过程中,重点项目的核算并对其实际上的数量、单价与总价进行结算。而对应的管理部门也要在此过程中,做好对结算书的编制以及对材料使用文件的整理,配合建设部门的工作完成对项目工程结算书的比较,以一个客观的视角对其准确性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完工环节工程造价的全方位管控。并且要在项目展开的过程中,针对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完工结算造价控制措施,通过归纳总结等多种措施,来实现对项目内容的优化,实现建设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最大化。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工程项目展开的过程中,应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而其在展开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项目构建、招标环节、施工阶段、完工结算等全过程造价控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来展开对应的控制措施,以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节约与管控。
  参考文献
  [1]刘道学.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5):150-151.
  [2]周丽娜.基于功能成本分析法的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1):129-130.
  [3]陈丽珍.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J].居舍,2020(2):127.
其他文献
古代中日文化交流是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展开,日本古代文化是在中华文明哺育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有关日本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在日本学界兴起了所谓的"文明之海洋史观",有些
【摘要】当前计划性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优化检修的具体实践方法,电力设备检修必须走专业化,精益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发电企业优化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热电厂 设备检修 优化管理  1.热电厂设备检修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1.1设备检修人员配置,电力体制改革后,检修人员较多,热电企业逐步实施市场化运作,成立了电力设备检修公司,负责本企业设备维护和大小修工作,参与外部电力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先进的电气设备以及相关电气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对保证发电厂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在火电厂的日常发电工作当中,保证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工作和运行,避免电气设备各个零部件产生损坏,是提高整个火电厂发电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火电发电厂必须要做好电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和检修工作。  关键词:电厂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大型水利工程中,并将在今后的水利建设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对水利建设中钢筋混凝土现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简要介绍了水泥、钢筋施工中预制板、混凝土板、固定模板的施工工艺,重点介绍水利工程混凝土现场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相应的后续处理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处理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高强度、高改建的工程整体结构形
<正>张謇(1853—1926)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毛泽东曾说过,谈到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其中纺织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謇不仅
摘要:建筑给排水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的发展,现代建筑当中面积的增大,生活人员的增多,建筑功能的日益完善,都对建筑给排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行业中对于给排水系统相当重视,因为给排水系统在整体建筑中处于一个关键枢纽的地位,其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与在实践应用中的使用年限。与此同时,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完善与否将与建筑中所有家具设备的使用息息相关。本文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