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o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我们把英语课堂比喻为一条珍珠项链,那么课堂提问就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它可以串起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导入新课、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课堂小结等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教学各环节的合理过渡,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时机五个度
  如果我们把英语课堂比喻为一条珍珠项链,那么课堂提问就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它可以串起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导入新课、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课堂小结等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教学各环节的合理过渡,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和有效性。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
  (一)导入新课时提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呈现新知识的方法单调呆板,平平淡淡,千篇一律,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比如老师一开始上课,只是死板地说:“今天我们要学习begoingtodo这个句型,这个句型的意思是将要做某事及其后应跟动词原形”等等,这种传统注入式的知识教学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经验的老师非常重视导入新课时的艺术性,他们往往用设问的方法,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
  (二)过渡时提问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讲到另一个知识点要衔接自然,否则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问,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出知识的整体性。同时,在过渡处提问,可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三)突出重点时提问
  课堂提问设计抓住了重点,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备课时,有经验的教师就会在教学内容中找出重点,然后以此为主线,串起其他教学内容。例如我针对Unit8Topic1SectionA这节课的重点设计了以下问题:What’she/shedoing?Whataretheydoing?What’stheweatherlikeinspring/summer?Howistheweatherinfall/winter?
  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课文的重点。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对重点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补充,并反复操练,从而呈现出本课重点。(四)化解难点时提问
  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有的在语音、语调上,有的在语法上,还有的在句子结构上。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化解难点来降低教学难度,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例如在初次教学“Isthis……?”这个句型时,学生既要理解该句型的意思,掌握它的用法,还要学会用升调来提问。汉语中没有类似的语调,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让学生从理解、操练到掌握,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教师指着实物自问自答,引出问句:
  Isthisabook?Yes,itis./Isthatapen?No,itisn’t.
  先让学生感知问句的句子结构和语音、语调。之后学生跟说问句进行初步操练,并做替换练习,然后再进行师生问答、学生问答。这样,通过教师自问自答和学生问答等多种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逐步化解教学难点。而难度的降低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言材料,学习的成功又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小结时提问
  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程度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教师通过课堂小结提问,往往可以挖掘课文的深层寓义和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及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归纳等能力。在教完八年级下册Unit6Topic3SectionA时,学生已经对这场自行车的事故有了确切的了解之后,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Whathappenedtotheyoungman?
  (2)Whatcausedtheaccident?
  (3)Whatcanwelearnfromhim?通过这样层层设问,使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去思考、去学习并付诸行动。通过提问,我让学生明白:Weshouldobeythetrafficrules.由此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二、把握好课堂提问的五个度
  (一)角度。
  教师提问要“有的放矢”,提问的角度不同,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也完全不同。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多角度、多方位地巧妙设问,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利用现有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二)密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以前的教学方式,不要满堂灌,也不要变成满堂问。一节课课堂的问题量大,学生疲于应付,思维不能得到很好地锻炼和培养。问题的设置应有疏有密,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但是也不能没有提问。关键是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问题,使每个问题都让学生有话可说。还要注意一堂课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应给学生留有提问的时间。
  (三)坡度。
  学生的个性及认知水平等均存在差异,因此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坡度,要根据思维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并且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在教学过程中,因为问题有适当的坡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状态,都大胆地发言,都从答案中得到获取新知识的乐趣,起到“优生能吃好,中生能吃饱,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
  (四)广度。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有针对性的提问方式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必须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如单个回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五)速度。
  提问要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教师在提问完毕后应该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而不要在学生思考时不断催促学生,甚至代替学生回答,这样不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应以肯定鼓励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不正确,也要肯定其勇于回答问题,勇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提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为此教师每堂课都要精心设计所提问题的角度、密度、坡度和广度,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王媛.提问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3).
其他文献
中国西南与周边国家跨国区域市场是一个极富潜力的区域市场。建设中国西南与周边国家跨国区域市场既有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区域经济繁荣,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加以发展。总的思路是
以实验结果为基础,从红外热像原理出发,探讨了固体材料弹性阶段的红外辐射特征及其热力学影响因素.对弹性固体材料红外辐射场进行的模拟计算和对比分析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