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铜钟”35个春秋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feip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扎根农村学校三十五年,诲人不倦、矢志不渝;他不仅坚守三尺讲台,还跑断了腿、磨破了唇,费尽心血建起了新校舍;自从他担任校长,辍学即成为该校的历史……他就是崇阳县铜钟乡中心小学校长卢正良。
  35年如一日地扎根农村
  漫长又酷热的暑假丝毫没有影响到卢正良的热情,他几乎天天蹲守在学校危房改造施工现场。
  “马上要开学了,得让孩子们坐进新教室上课,”这个身材瘦削、个性坚毅的汉子说,“我答应过他们。”深陷的眼窝里射出如炬的目光,坚定而深邃。
  投身教育35年,卢正良一直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办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而不断努力。1981年7月,卢正良高中毕业,作为当时的“高学历”人才,他的人生面临三个选择:参军,出任村干部,当民办教师。他毅然选择了留在崇阳县铜钟乡东桥小学,当一名民办教师。
  2007年9月,卢正良刚接手东桥小学时,生源流失严重,学区范围内大部分孩子都跟随父母进城了,还有少部分留守儿童辍学。为了让孩子们留在学校,当年岁末,趁着学生家长们都回家过年的时机,卢正良冒着刺骨的寒风挨家挨户地走访做工作,效率最高的一次,一晚上走访了十多家。很多家长至今感慨:“当时觉得这个老师怎么这么固执,孩子不读书,他比我们家长还着急。”
  在卢正良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弃学的孩子陆续返校了,不少在城里跟班就读学生的家长也转变了态度。
  此时,除了生源流失这个问题,更让卢正良头疼的是学校的危房和捉襟见肘的经费。学校水电开支超额,为了查明原因,卢正良亲自带着工具在学校巡视检查,最后发现是因为水管破裂和电线漏电所致。他想要改善学校环境,却又苦于经费不足,于是带领学校教师“自力更生”。
  在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卢正良带领教师们狠抓教学质量,使学校的综合考核排名一直稳居全乡第一,多次被县教育局授予“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
  渐渐地,铜钟乡东桥小学的学生人数由78人回升到231人。
  视校如家,爱生如子
  2013年元月,卢正良被委派到铜钟乡中心小学担任校长。
  掌舵的学校更大了,办学条件更好了,但卢正良始终保持着严谨认真和亲力亲为的作风。
  “学校的大小事情,卢校长都会亲自过问,连学校的垃圾都是卢校长一锹一铲运上垃圾车的。”在校工作了32年的汪老师如是说。
  “这么多年,卢校长总是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来考虑问题。”铜钟乡中心小学后勤主任庞老师告诉记者。
  学生的每一顿饭,他都要亲自去尝口味;在校寄宿的新生入学后,叠被子、扫地、洗衣服,他都要亲自示范;寄宿生半夜生病发烧是常有的事,每次只要他在校,总是亲自把学生送到医院……
  学校的规章制度,他率先遵守;对其他老师提出的要求,他首先达到。每周一早上,值日时间早,为了不迟到,无论刮风下雨,卢正良总是周日晚上就提前到校;每周星期五下午放学,他总是把所有学生送走后自己才离开。
  所有学生,从踏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学校就建起了详细的档案资料,贫困生和留守儿童都登记得清清楚楚。针对贫困生较多的实际情况,卢正良带领全体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
  常年累月的劳累,他患下严重的胃病。同事们都知道,卢校长总是随身携带着小药瓶,胃病发作了,就吃几颗药。谈到这些,分管教学的汪校长感动地说:“经常看到卢校长胃疼得脸色蜡黄,却总是摆摆手说‘没事’,强忍着疼痛在校园里忙进忙出”。
  “一点都不怜惜自己的身体。”谈起老卢在学校废寝忘食地工作,妻子忍不住一阵埋怨,“我有时去学校看他,他要备课、上课、改作业,还要开会、扫地、搞后勤,连陪我说会儿话的功夫都没有。忙了一天,晚上还坚持查寝,看有没学生踢了被子。我看他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如此上心。”
  “不管怎么埋怨,可是挡不住他对学校的眷念,对教育的痴迷。”妻子说,“我看他就是个操心受累的命。怎么办呢,或许只有支持他才是对他最好的关心吧。”
  农村学校最缺的是优质师资
  近年来,让卢校长操心受累的事还真是不少:科技进步这么快,可是学校还没配备电脑,他担心孩子们不能学习新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住宿条件不太好,他担心影响寄宿生健康成长……
  “现在学校最缺的是教师。”卢校长语带忧虑地告诉我们,学校现有一到六年级6个教学班,共计296个学生,但只有14名教师,平均一个教师要上两个年级的课程,兼任三到四个科目,每周至少上22节课。
  “完全是超负荷运转。”卢校长说,“如果有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入我们,我们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就能够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卢正良十分注重培养学校的青年教师。身为校长,他总是坚持参加学校的集体备课,带头讲研究课、示范课。每学期坚持听课30节以上,每次听完课,他都要参加评课,和老师们一起交流讨论。
  汪敏老师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但起初在钻研教材、运用教材方面做得不够,针对这一情况,卢正良组织学校的语文教师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钻研教材。卢燕老师的教学设计不够实用,卢正良亲自上示范课,并指导她教学设计该如何进行。2016年,在教师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学校仍然派出青年教师杨则旻到咸宁市实验小学跟岗学习两个月。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已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汪敏多次参加县级优质课竞赛,曾获得一等奖;在全县教师“四字四优”活动中,杨则旻老师获得一等奖;卢燕老师获得县级“全能”一等奖和崇阳县“数学教学能手”称号。
  在卢正良和各科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学校教学质量跃居铜钟乡首位、全县前列,一至六年级的人数从原来的168人增加到现在的296人。学校被崇阳县教育局授予“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信息化教学先进单位”“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卢正良本人也多次被评为铜钟乡“优秀教师”、铜钟乡“优秀共产党员”、崇阳县“优秀教师”。
  (责任编辑 鄢志勇)
其他文献
高中是学生个性特征逐步稳定并走向分化的重要阶段,随着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逐渐明确一些基本的人生目标。正是基于高中学生发展的基本特征,高中教育的定位凸显其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2015年以来,黄冈中学音乐课程选课走班如火如荼地开展,开设了11门音乐课程,既有高大上的管弦乐团、铜管乐团,文化底蕴深厚的话剧,又有民族特色浓郁的民乐团,极具地方色彩的黄梅戏,还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合唱团
为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建设内涵,近年来,鄂州市全市上下凝神聚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7年,更是鄂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战决胜之年。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鄂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得到极大发展和提升,一张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已牢牢织起,全市18万未成年人争当“四有”少年,健康幸福地成长。  创建文明校园,做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力军  全市中小学校是未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攻坚之年。  1月22日,我省2016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吹响了“2016,湖北教育再出发”的嘹亮号角。  2015年,我们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和8个方面25项改革任务,全省教育工作有了新突破、凸显新亮点,教育发展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全省2016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对“十三五”规划
近年来,江夏区教育局坚持立足区情,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深情谱写补充交流、长效培训、待遇保障、身心关爱、典型激励五大篇章,让每一名教师幸福工作、体面生活、专业成长,让教师在江夏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多年来,谷城县城关镇教育改革发展从“学前教育发展”艰难破冰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启动,从中小学布局调整到学校标准化建设,一个个难题被擊破,一项项成果激动人心。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我认为好学校应“形神兼备”。“形”包括环境设备、学业成绩、师资水平等,“神”则是学校的精气神,学生有梦想、有灵魂、有活力。一所学校“形神兼备”,才能“一直被模仿,难以被超越”。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钱颖一教授提出了一个公式:创造力=知识×(好奇心 想象力),后来又将这一公式改为:创造力=知识×心智模式。也有专家认为,培养创造力要有坚实的学科知识,并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
优化乡村教师工作生活环境。“十二五”期间,安陆市共投入1.5亿元,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改造新建328套教师简易宿舍,完成第一期15所农村学校教师75套周转房新建及改造工程,300余台套热水器已全部安装到位,宽带进宿舍,解决了部分农村学校教师的吃、住、洗困难的问题。“十三五”期间,全市还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及多项惠及农村学校的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乡村
日前,随县教育局组织机关27名党员干部到紫金山村开展“结对认亲,精准扶贫”活动。据了解,为扎实推进草店镇紫金山村、洪山镇观音堂村、环潭镇万家河村三个驻点村的脱贫攻坚行动,县教育局制定了《开展驻点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以驻点村为单位成立了三个精准扶贫工作队和工作专班;按照科级干部每人至少包扶3户、一般干部每人至少包扶1户的要求,组织党员干部与驻点村贫困户结成对子,开展“1 X”包户扶贫行动。  
一座座山区农村学校美丽嬗变,一处处别具匠心的校园文化景观怡养着师生们的身心,一批批边远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巴东教育,风景这边独好。2015年巴东县被教育部表彰为“义务教育监测先进单位”;2016年11月,巴东县又以恩施州最高分全面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  “巴东教育始终在恩施州有地位,在湖北省有影响,县委、县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说。近
近年来,长阳县职业教育立足山区农村实际,坚持“就业有技能、升学有途径、发展有基础”的培养目标,高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旗帜,着力职教特色办学,促进了各类教育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  多方联动,创优发展环境。一是县委政府主导。科学编制《“十三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召开专题办公会,筹资400万元支持县职教中心“国家示范校”建设,落实县直部门8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纳入全县创新产业园发展规划,形成了“前校
2013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并在全国确立了30个实验区,成都市是其中之一。2014年,成都市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在三个区县选取了一定比例的学生作为测试对象,采取“学业水平监测 综合素质评价 调查问卷”的评价结构,旨在将教育部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的关键指标落地。2014年实测的指标有:学科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公民素养、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与技能、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