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方案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lin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采掘一线生产和技术管理的核心能力,突出了实践教学,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实训及实习等在改革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通过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来达到上述培养学生的目的,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 实验 实训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50-01
  1.现状分析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煤矿认识实习—模型、实验课—过程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为主要内容设置实践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较强的职业技能。而煤炭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通过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来达到上述培养学生的目的,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就业率。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
  2.1人才培养模式
  本学院同其他高职类院校培养目标是一样的,但在某些方面同企业办学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所以就在本院现有的资源、条件下逐步试探着实行工学结合“2+1”或“2.5+0.5”人才培养模式,而“毕业综合实习”时间半年,顶岗实习最大难处是人数、实习基地的联系,所以根据毕业生的人数以及现有条件实行弹性学制。也就是说,人数少、条件允许的话则按以上的人才培养模式,若人数多、条件不允许则把毕业综合实习分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部分来进行,而这两部分的时间可以适当分配和调动,但毕业设计最好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将学生分散到设计和科研部门,参与设计或科研活动,或聘请设计院的人员来校指导,以利于毕业综合实习落到实处。
  2.2课程体系建设
  建立突出煤矿采掘一线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的课程模式[1]。聘请煤矿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按照所从事工作岗位标准进行“工作能力分析”,再把每种能力分解为知识、技能和态度,根据每种能力分解出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结合,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或技能进行结合而构建一门课程或一个实训,也可以根据一种知识或技能而构建一门课程或一个实训,如:《井巷工程》和《采煤学》可分出生产实习,《采煤学》也可以和《采掘机械》分出矿山机械实习,《采煤学》也可单独分出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井巷工程》也可单独分出井巷工程课程设计。
  2.3建设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根据能力要求,将煤矿开采方法、井巷工程二门课程作为该专业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进行建设。其基本标准是: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将煤矿开采方法、井巷工程建设为院级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尽最大努力将煤矿开采方法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3.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3.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本学院同其他高职类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而其他高职类院校大部分都属企业办校,企业退役设备可以返回学校供学生实训,而且企业和当地政府资金投入也较大,所以本院在实习、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方面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据现有条件:(1)先建立仿真模拟实验室,如:煤矿开采及掘进模型或教板、各类支架支柱模型、煤巷掘进锚杆支护控制顶板及炮眼布置联线方式演示模型、掘进机与采煤机电动模型、现代化矿井综合仿真模拟系统、仿真综采工作面模型、掘进机仿真模型、各类井田开拓模型、井下综合防尘模拟系统模型等。更新、完善现有的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突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2)深化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建立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开发综合性的项目式实验实训课题。(3)制定实习实训标准。凡教学计划中独立设置的实习实训环节,都应有相对应的实习实训标准和明确的技能培养目标;确保实习实训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4)需要学校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3.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实习主要是地下作业,工作地点分散,工作场所多变。鉴于本专业实习的特殊性,主动与企业相联系通过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为企业选拔、物色高质量的员工提供方便,提高就业率。
  4.坚持师资配备“双师”化,提升队伍素质
  要办好职业教学,教师是重要条件,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劳动者的关键[2-3]。主要从三方面打造:一是提高教师道德水平。二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让专业教师深入到煤炭企业,参加生产劳动,认真调查研究生产中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信息,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基本要求。三是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吸收煤炭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入教师队伍[4]。
  5.总结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煤炭工业要实现持续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将是长期的,数量也是巨大的。针对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培养的特点,所以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也是必然的。在其教学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应加强实践的应用,使得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对应,本项目的着眼点正在于此,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实训体系的建立以及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和本专业有关的各项技能的训练,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宏义,于秀华.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1.
  [2]王明钦.论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模式与途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5-96.
  [3]袁翔.高等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战略思考[J].继续教育,2005(11):34.
  [4]刘翔.对我国当前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2005(1):53.
  作者简介:
  郑文翔,(1979-12),男,汉族,山西山阴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煤矿开采技术、井巷支护、矿山压力等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进行《三维设计(UG)》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归纳出相关职业标准对三维设计技能的要求,提出了《三维设计(UG)》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办法,并指出对接后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最后阐述了这项课程改革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内容 国家职业标准 教学改革 U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29-02  采用C
【摘要】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为与本科进行区别,适合高职学生的学情,选择了“窄口径”式教育。但“窄口径”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较差的结果。本论文就高职教育口径的宽窄论进行分析,强调高职教育应选择合理宽窄的口径,并基于实践,提出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职 口径宽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34-0
【摘要】通过对针灸治疗学教学涉及的教材、学情、教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分析,提出课堂教学过程采用创设情境、学习探究、分组实训、门诊见习、多元评价等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职 针灸治疗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36-01  1.教材分析  针
牛轭湖是平原或高平原地区河流两侧形成的特殊的河成湖,它通过河流两侧土壤水分的影响,对河流周边湿地的形成与生态系统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于2007—2008年对贡格尔河河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BmCPV)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是感染家蚕分别引起中肠型
【摘要】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今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疾病在病因和病理方面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认识,加之诊断方法和手术技术不断地改进,现代外科学的内容与范畴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建立适合当前临床外科学教学的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是外科学教学必需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满足临床高质量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外科学教学 教学
本文主要阐述了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煤层的性质及顶底板稳定性、煤层地质构造、煤层含水性和煤层瓦斯含量及自然发火倾向等地质因素和生产技术发展及装备水平、矿井管理水平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通信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精品课程的建设应以学生受益为最大目标,探讨了《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原理与维修》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创新点和难点,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全新教学理念。  【关键词】就业导向 精品课程 通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47-0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坚持以就
本试验利用三个相关试验,从整体水平(血浆)、组织水平(骨骼肌)和细胞水平(线粒体)三个水平入手,通过测定抗氧化物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和蛋白质、脂肪、DNA氧化损伤状况,探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