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悉奥林巴斯产品线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奥巴的1系是属于他们家的旗舰系列,不过去年推出了更为高端的OM-D E-M1X(以下简称E-M1X),所以1系又有两个分支。E-M1X更注重奥巴的技术实力展示以及更好的握持感和操作性,传统的E-M1系列则更重视整个系统的携带性和连拍性能。
简单说E-M1 MK3在对体积已经严格控制的基础上,极大程度保留了旗舰机型的耐用性、耐操控性以及丰富的功能支持。
为了更好展示E-M1 MK3,除这台评测机外,我让自己的E-M1 MK2与它同框。E-M1 MK3除了型号名换到了正面右下角、热靴的颜色由原来的黑色变为了白色,不容易看到其他区别。
除了外观不容易区别外,实际上两台相机的手感也完全一样,因为E-M1 MK3完全沿用了E-M1 MK2的机身设计。对我这种从E-M1一直用过来的用户来说,能够很好延续1系列整个设计感觉和操控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只是外观完全没有变化,觉得稍显遗憾。另外,E-M1 MK3也兼容E-M1 MK2的竖拍手柄HLD-9。
不过,在传感器除尘方面则采用了与E-M1X一致的涂层工艺处理,将画面出现脏点的概率降到了更低的水平。E-M1 MK3配备的超声波滤网(SSWF),可以以每秒30000次以上的超高速度振动,快速清除在更换镜头过程中意外进入机身内部或吸附于图像传感器表面的灰尘。
快门组件上则给我更大的惊喜了——全新的快门单元具备40万次的寿命,是E-M1 MK2的整整两倍。对于经常使用连拍的速度机来说,更高的快门耐久度可以让用户更加放心的面对日常拍摄,而不会刻意去怜惜快门。这个也恰好是旗舰相机所该具备的素质。
防抖性能是奥林巴斯的看家本领,E-M1 MK3也达到了和E-M1X相当的6.5~7.5档的防抖能力,相比E-M1 MK2的5.5档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如果想要达到极限的7.5档防抖,需要搭配奥林巴斯的M.ZUIKO DIGITAL ED 12-100mm F4.0 IS PRO镜头。
虽然我并没有这只镜头,但通过我手上的这只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也能窥视一二。我使用了镜头的长焦端40mm拍摄(相当于35mm相机的80mm焦距),这时的理论安全快门应该是1/80秒,在快门优先模式下,将快门速度固定到1秒进行拍摄,一秒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也能感受到拍摄时取景器的黑视,然而實际的结果是画面并没有发生抖动。
强大的防抖功能和其他的摄影功能相组合还能实现更多的应用方式。E-M1 MK3就延续了在E-M1X搭载的“实时ND滤镜”功能,从ND2 (1档位)到ND32 (5挡位)五级可选,让我们在没有ND镜的情况下我们也获得类似的拍摄效果。
在E-M1X上我最喜欢的功能就是“手持高像素拍摄”了,这一功能同样也在E-M1 MK3上登场。“手持高像素拍摄”能够将连拍的16张照片的像素信息自动合并为单张约为5000万像素的图像。由于采用了多张图像合成的方式,不仅可以获得高分辨率,而且还能提升最高2挡感光度的降噪效果,非常适合拍摄风景或夜景。 相比较E-M1X的竖排手柄一体式设计和较重的重量,小巧的E-M1 MK3明显是更加适合此种拍摄方式,特别是需要反复走动以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的山地环境或无法使用三脚架的地点。当然,E-M1 MK3也具备传统的“三脚架高像素拍摄”模式,除了可以获得更高的8000万像素外,还可以使用闪光灯拍摄。
对于M4/3系统的用户来说,E-M1 MK3是一台非常重要的相机,实际上这台相机也很好地诠释了奥利巴斯对于M4/3系统的理解。
1.机身和镜头的双向小型化带来的轻快拍摄体验,拒绝拍摄负担。
2.能够满足各种拍摄环境的耐候性,优秀的防尘、防滴性能。
3.借助业界一流的防抖性能实现一些在以前必须三脚架拍摄的环境里,以轻松使用手持的方式拍摄。
当然,M4/3还有不少的优点,但体验完E-M1 MK3之后,以上三点是我感觉最为明显的。
简单说E-M1 MK3在对体积已经严格控制的基础上,极大程度保留了旗舰机型的耐用性、耐操控性以及丰富的功能支持。
外观与操控
为了更好展示E-M1 MK3,除这台评测机外,我让自己的E-M1 MK2与它同框。E-M1 MK3除了型号名换到了正面右下角、热靴的颜色由原来的黑色变为了白色,不容易看到其他区别。
除了外观不容易区别外,实际上两台相机的手感也完全一样,因为E-M1 MK3完全沿用了E-M1 MK2的机身设计。对我这种从E-M1一直用过来的用户来说,能够很好延续1系列整个设计感觉和操控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只是外观完全没有变化,觉得稍显遗憾。另外,E-M1 MK3也兼容E-M1 MK2的竖拍手柄HLD-9。

不过,在传感器除尘方面则采用了与E-M1X一致的涂层工艺处理,将画面出现脏点的概率降到了更低的水平。E-M1 MK3配备的超声波滤网(SSWF),可以以每秒30000次以上的超高速度振动,快速清除在更换镜头过程中意外进入机身内部或吸附于图像传感器表面的灰尘。
快门组件上则给我更大的惊喜了——全新的快门单元具备40万次的寿命,是E-M1 MK2的整整两倍。对于经常使用连拍的速度机来说,更高的快门耐久度可以让用户更加放心的面对日常拍摄,而不会刻意去怜惜快门。这个也恰好是旗舰相机所该具备的素质。
防抖功能继续强化
防抖性能是奥林巴斯的看家本领,E-M1 MK3也达到了和E-M1X相当的6.5~7.5档的防抖能力,相比E-M1 MK2的5.5档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如果想要达到极限的7.5档防抖,需要搭配奥林巴斯的M.ZUIKO DIGITAL ED 12-100mm F4.0 IS PRO镜头。

虽然我并没有这只镜头,但通过我手上的这只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也能窥视一二。我使用了镜头的长焦端40mm拍摄(相当于35mm相机的80mm焦距),这时的理论安全快门应该是1/80秒,在快门优先模式下,将快门速度固定到1秒进行拍摄,一秒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也能感受到拍摄时取景器的黑视,然而實际的结果是画面并没有发生抖动。
强大的防抖功能和其他的摄影功能相组合还能实现更多的应用方式。E-M1 MK3就延续了在E-M1X搭载的“实时ND滤镜”功能,从ND2 (1档位)到ND32 (5挡位)五级可选,让我们在没有ND镜的情况下我们也获得类似的拍摄效果。
特别好用的手持高像素拍摄
在E-M1X上我最喜欢的功能就是“手持高像素拍摄”了,这一功能同样也在E-M1 MK3上登场。“手持高像素拍摄”能够将连拍的16张照片的像素信息自动合并为单张约为5000万像素的图像。由于采用了多张图像合成的方式,不仅可以获得高分辨率,而且还能提升最高2挡感光度的降噪效果,非常适合拍摄风景或夜景。 相比较E-M1X的竖排手柄一体式设计和较重的重量,小巧的E-M1 MK3明显是更加适合此种拍摄方式,特别是需要反复走动以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的山地环境或无法使用三脚架的地点。当然,E-M1 MK3也具备传统的“三脚架高像素拍摄”模式,除了可以获得更高的8000万像素外,还可以使用闪光灯拍摄。

如何看待这台新旗舰相机
对于M4/3系统的用户来说,E-M1 MK3是一台非常重要的相机,实际上这台相机也很好地诠释了奥利巴斯对于M4/3系统的理解。
1.机身和镜头的双向小型化带来的轻快拍摄体验,拒绝拍摄负担。
2.能够满足各种拍摄环境的耐候性,优秀的防尘、防滴性能。
3.借助业界一流的防抖性能实现一些在以前必须三脚架拍摄的环境里,以轻松使用手持的方式拍摄。
当然,M4/3还有不少的优点,但体验完E-M1 MK3之后,以上三点是我感觉最为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