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激励性评价的运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3897736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所谓积极性评价,就是运用一种较为积极的评价方式,以对学生鼓励为主展开教学,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中,都能关注到学生的优点所在,对学生进行激励,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学习语文的欲望。本文针对当前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策略性思考,以期为日后教学的发展做出启示。
  二、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具有相对积极的意义。首先,激励性评價以对学生的激励为目的,意在以评价促发展。教师给予学生的激励性评价,相当于教师对学生的认可,在小学阶段,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的认可,就能够更为自觉地参与到语文的探究与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尤为突出,学生在进行问题的回答之后,得到教师积极的、肯定的鼓励,能够保持心情的愉悦,对接下来课程的学习等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部分在学习中陷入误区的学生,激励性评价能够作为一种激励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在教学中,学生有时的思考与回答是与标准答案相背离的,但是我们不要盲目求全责备。因为语文的学习重思路,不必逐字逐句死抠标准答案。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于激励性评价,与学生形成互动,引导他们做进一步的思考,最终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整体而言,激励性评价更注重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关注到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而不是局限于成绩、分数等,符合新课标发展要求,适合教学的全面发展。
  三、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思考
  (一)与学生形成互动
  想要将激励性评价运用于语文课堂教育中,前提就是要与学生形成互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产生评价的需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列入评价的环节中。在一节课,要有出彩的个体,更要有出彩的整体。例如,激励性评价对于学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也是作为一节课程中的一小部分而存在的,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划。在课堂巧妙设计提问环节,选择恰当的时机、问题等进行提问,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终以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进行引导,完成整个提问环节。激励性评价并非看不到学生的问题,而是即使出现问题,也要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方向等,并且帮助学生建立一定能找到的信心等。
  (二)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
  在教学中采用激励式评价,实际上运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为常见的是语言的评价,教师通过合理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等做出评价,与学生给出的答案做交流互动。在小学语文运用激励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让自己的语言变得有力量,能够全面调动学生,对学生产生影响。除了语言的运用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眼神、动作等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在学生回答特别棒的情况下,教师直接为其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叹,就远较语言表达更有力量。实现激励式评价的全面发展,就需要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的表现力,增强评价的力量,最终服务于课堂。
  (三)鼓励与引导并存
  在教学中采取激励的形式组织,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褒扬与赞赏,而是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寻找到准确的探究方向,然而这种引导是和颜悦色的,而不是直接指出问题所在等。在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将足够的情感投入其中。只有当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热情之后,才能感受到教师评价的真情实意,尤其是对于一些敏感的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才能相信并接受。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筛选,能够学生感受到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对自身的语言能力进行完善,以期得到进步,更为适应课堂发展需要。
  (四)对学生的评价要“投其所好”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到投其所好的问题,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传情达意,甚至于选词组句都要进行一定的设计。对学生的评价能够“投其所好”,寻找到能激发学生参与度、兴趣点的话题进行引导,能够增加学生对教师评价的认可度,全面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特色展开评价,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受用的方式与学生形成互动。事实上,教师与学生评价的环节,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环节,需要引起同样的重视。
  四、结论
  将激励性评价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其目的就是要在课堂与学生形成交流,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发展与探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参与其中。实现语文教学的突破发展,就要教师在自身语言表达及与学生发生互动的方面做出努力,为教学的展开奠定基础。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在情感与方向上为学生指明道路。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有重要作用。为此,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通过探索多种活动课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认识和感悟生活,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它重视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实现学生综合发展。兴趣是一种动
2013年小麦质量鉴评暨小麦质量提升研讨会日前公布,农业部2013年继续组织了小麦质量检测和实验窒鉴评活动,对19个小麦主产省238个品种813个小麦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
患者,男,30岁,因全身瘀点、瘀斑、发热1天入院;有抽搐、间断烦躁不安.查T37.9 ℃,P119次/分,R 20次/分,Bp110/65 mmHg,HR 119次/分,律齐;颈强二横指;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实
简要介绍了目前散粮堆、麻袋垛、临时粮囤等场合的粮情检测概况,对适用这些场所的一种TL-H手持式粮温检测仪的组成、设计原理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该产品的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