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量的城市就有海阔天空4P

来源 :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y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
  在广州,“没什么所谓”是一种最适度的状态,无论是谁,无论来自哪里,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包容,只要务实肯干,都可以创造自己的海阔天空。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吸纳融合更是这里的生存之道。在这里,外来的格调都会被本土化,摒弃虚妄,以脚踏实地的姿态重新出现。
  在这样的氛围里,创意族群历练出与别处不同的风格。他们踏实肯干、包容大度,用努力播撒聪明才智,把希望变成现实。
  
  广州是个“市”
  
  据野史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问哪里还有“王”?要灭掉他。风水大师掐指一算,说南方有一股紫气。于是,秦始皇派三千铁甲兵把龙脉往下挖,南越王墓是龙头,越秀山是龙脖子,接下来是中山纪念堂、白云山、帽峰山,一直到江西,一条山脉连起来。后来到了三国刘备,又如法炮制,彻底挖了一条路出来,从此南方就不出“王”了。
  南方不出“王”了,就成了市井文化。对此,易中天有一句非常精辟的概括:“广州是市。”
  相对于在政治目的下建造的“城”和出于军事目的建造的“镇”,“市”是买卖场和财物集散地。而广州就是中国最老牌的“市”。广州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商埠,素有“千年商都”的美誉,自秦汉起,广州一直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它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在鸦片战争时,广州的进出口吨位数就达28万吨(同期上海只有9万吨)。海洋经济带来的商业气息,给广州和整个岭南地区注入了不可低估的经济活力。广州成为商业性手工业的中心,并以工艺精美而著称于世,有“苏州样,广州匠”之美名。
  “市”更是“市井”,讲究的是随意。这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曾与北方政治中心隔山隔水,历代王朝都不那么关心过问这块“南蛮之地”,这反倒成就了它独特的市井个性。广州从来不回避其市民化的一面,广州的生活,面面都折射着随意的光采。譬如,广东人称麦当劳为麦记,或者M记;星巴克闹腾着各样的大人小孩,全然不是小资的聚会地。几乎所有的空降物到了广州,原来的清高调儿都被逐渐销蚀,到后来,竟都弥漫起属于世俗的兴高采烈。
  比起上海的哈根达斯和咖啡馆,广州见得更多的是遍地的茶楼。而且,广州人饮茶几乎没有什么礼仪上的讲究,上茶楼不仅填饱肚皮,还要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然而却很少谈政治。广州人上茶楼,很少会像京爷们一样提个鸟笼天南地北从政协侃到环卫,虽然广州也有提着鸟笼的爷们,但以午后在公园与老头老太太唱一折粤曲者居多。
  在这个文化性格下,广州人不喜欢争论而喜欢实干,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干。在广州人看来,那些争得面红耳赤的许多问题,都是“没什么所谓”的,不要说争不出什么名堂,即便争得出,也没什么实际效益。既然如此,争论它干什么?而这种性格与改革开放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改革开放的原则是“不争论”。结果,广州和广东人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列。
  
  既传统又现代
  
  广州是一座非常传统的现代城市,广州人是非常传统的现代人。
  传统和现代,这是两个不同方向甚至矛盾的词,可是,在广州却水乳交融。旧时,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东山是权贵聚居地,出入多是官宦子弟,西关是商业繁华区,多富商小姐。西关少爷过着“一杯红茶、一个壁炉、一栋洋房”的西式生活,西关小姐则“一盆兰花、一笼画眉、一手厨艺”传统精致,而这并不影响他们的交往与联姻。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现代与传统,奇妙融合,构成了那个年代的独特景致。
  如今,广州的街头巷尾,商铺招牌铺天盖地,宣告这个城市商业的繁荣昌盛,充满都市的张力;城市角落,浓密的热带植物在湿润的空气中舒展枝叶,蕴含无限活力。任谁都不得不说,这是个现代化的城。这里的人们制造着无数前沿时尚,从商业到建筑到语言皆有。比如流传到内地的卡拉OK娱乐方式,比如早已普及的“迷你”、“拍拖”等词汇,都是经由广州传往内地进而普及的。每年的广交会堪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晴雨表,吸引世界各地客商,也为广州带来世界各地前沿信息,在这个世界舞台上,老广从来都不惧怕创新,他们遵从个性驱使,独立自主,这都是现代的表现。
  但同时,广州有着中国城市中最传统的生活方式。他们重视家庭观念、传统风俗等,尤其每年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广州人更是沿袭传统风俗。传统在某个概念上也可以说是守旧,据说,很多老派广州人在美国居留三代,还只会说“破碎英语”。甚至在建筑格局上,广州古老的中轴线——现今的北京路,仍是最繁华的市中心。这条古老之路走了2200多年,竟然毫无偏移,仍在秦始皇“车同轨”制度划定的“五尺官道”之上! “古人未见今时路,今路曾走古时人。”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正是这些矛盾交织,广州展现出平易近人的个性,不排外,不激进。一如穿城而过的珠江水,包容万物。这种平和来自现实的磨砺,来自岁月的沉淀。因而民间有种说法:深圳是用来打拼的地方,东莞是用来收租的地方,广州是用来生活的地方。
  
  最重要的东西淹没于最平常中
  
  越秀区的榨粉街是一条400米长的街巷,建筑朴拙,偶有青砖老瓦探出头来,茂密的黄果树从某个墙角伸出来,盖住街巷的半边天。这里摊贩喧嚣,生活平凡,但偶一留意,你就会发现那些充满书香的路牌,雅荷塘、豪贤路、书香巷……这不起眼的地方其实竟是清朝时期的书院区,这周围曾经聚集过数百间大大小小的书院,无数文人学子在此攻读论道。
  广州时常把这些最重要的东西淹没于最普通最平常的东西之中,使你置身其中而不觉。北京路上一座建于上世纪40年代的岭南小楼里,欧式花园、概念花艺、艺术展览、公平贸易商品、二手书展示等统统搬到了这里,这里有本地新锐插画师的作品,有设计师们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趣味杂货,有公平贸易产品,贩卖各式生活创意,还有华南最大的法式特色花店。它们奇妙聚集在一起,展现出广州艺术力量对于优质生活的向往。
  走在海珠区革新路的太古仓码头,触目可及土黄色的砖头外墙,凹凸不平的墙面,废弃的吊桥……这个从清末就开始修建的码头刻满岁月痕迹。如今,它的8个完整仓库有三分之二都用以引入创意产业的业态,艺术设计、IT产业的工作室陆续进驻,不定期还要做一些动态的活动,例如前卫、名牌的服装秀展示,或者是一些小型话剧、舞台剧的演出,艺术氛围逐渐浓厚。
  羊城创意产业园在黄埔大道中原广州化纤厂的旧厂区,这里吸引着设计师、艺术家工作室和文化机构、展馆、画廊进驻;“星坊60”原为广州市政集团的机械施工厂房,因为比邻星海音乐学院、广东工业大学、中国广州杂技团、广州歌舞团、广东文化厅,处于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城市区域,这里开设了许多影棚和艺术展廊等工作室,也有许多居住在广州的外国人在这里开设了酒吧。自从艺术家和设计工作室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这块无人问津的旧厂区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SO H O式艺术聚落”和“LO FT生活方式”,整个厂区能感受到浓烈的前卫艺术气息。
  类似的创意产业聚集地还有芳村信义会馆、红专厂创意艺术区、1850创意园等,它们在平常的环境里勃然新生。创意、艺术等等貌似高于生活的形态,在广州并不那么高高在上,并不那么拿腔拿调摸不着北,它们反倒轻描淡写地融入在生活的潮流里,灼灼闪光。扎根在最朴实的土壤,创意出最美丽的生活。就像这大街小巷的粥汤和凉茶,滋味任谁可品;亦如争相竞放的红棉,身影遍布大街小巷,芳容任谁可睹。
  
  种下豆收获更多的豆
  
  有人曾说:“上海过于精致和虚荣,北京过于凌人和高傲,还是广州务实和包容。”不错,只要你愿意并付出,便可以在这寻到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喜欢广州尽管灰蒙蒙然而自由自在的空气,这里自由而宽容,很少有人攀比,有时候你很难区别一个百万富翁和一个工薪族在穿戴上有什么不同。 广州市民习惯“炒更”,干副业,接私活,或身兼多职,于是才能赢得可观的进账和小康的生活水准。他们化解和消受生存磨难与命运挫败的能力极强,或许他们由来自始便以港人生活模式为崇仰范本,培养出一种趋利为核心的务实精神与商品意识浓厚的社会心理和群体观念。
  这对有着天马行空理念的创意人来说,不见得是坏事,它的务实可以把埋下的理想种子培育发芽,生根长大。种下豆不是为了仰望星空空想,而是为了来年更多的豆。
  广州有无数美食,不可不尝的是“及第粥”。小小一碗粥包含了鸡、猪、牛、鱼、蔬菜等多样材料,营养特别丰富,很有“务实”和“包容”的意味。而“及第粥”又很有“创新”精神,用“肉丸”寓意“状元”,用“牛膀”寓意“榜眼”,用“腰花”寓意“探花”。所以很多人认为,及第粥很好地诠释了广州人精神。而这样的精神,适用于正在这里寻求发展空间的所有创意人。
  
  声音
  他们是广州原创力量的一份子,他们的声音道出了一个无比真实的广州。
  1.你的原创宣言?
  2.最近的创意设计或者创意产品是什么?
  3.广州这个城市,给了你什么原创灵感或者创意支持?
  4.关于广州手工原创力量的现状或者问题,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Tina(设计师,原创马赛克灯饰品牌“那儿nar”创办人)
  1.精致的生活源于生活的态度。Life is an attitude!
  2.与其他三位设计师一起设计制作完成“爱丽丝漫游仙境”马赛克艺术装置。通过运用不同材质和颜色的马赛克进行设计,并结合立体空间以及玻璃等其他材质进行组合完成。
  3.广州是个多元的城市,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市区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原料市场,有皮具、家饰、布艺、玻璃器皿等你想得到的各类资源。这对于原创设计者来说就是天堂一样。
  4.因为原创设计者缺乏成熟的市场运作,因此最大的问题还是销售。真正在原创这片天地里脱颖而出的寥寥无几。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原创设计者只能抱着玩玩的心态,靠此营生较为被动。
  除了原创者本身需要提高设计水准之外,如有更好的平台帮助设计者与企业或者商家进行交流合作会更有益于原创力量的发展。
  
  李国庆(艺术玩偶收藏家,itoyz主脑,《万家科学》主编)
  1.最优设计,最好品质,最平价格,最值收藏。
  2.正在筹划9、10月间的广州、上海玩具摄影展及itoyz两周年的系列限定款QEE玩具、纪念品。
  3.广州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城市,注重街坊而不浮华的生活,适合灵感的发源,但不适合未来的快速生长。大家更注重平实的好物,一味追求奢华的名牌很难在这里落脚,这样就逼得原创产业必须有很好的商业谋略才能够健康地生存下去。
  4.坚持活着,做更有创想的产品,而不是简单的拷贝拷贝再拷贝。
  
  陈伟嘉(原创品牌DBG“广州设制”创办人)
  1.I do not mind...If you leave me.
  2.Monster KaR 专辑《I do not mind...If you leave me.》。一张关于“怪兽阿佧”独立音乐唱片的创作、制作及设计推广。
  3.广州是一个相当矛盾的城市,也因此,它会带来很多不同的灵感。每日都会受到不同的新鲜事物及文化的影响,城市的建设与破坏,传统文化和新锐文化都会给创作带来不同的灵感。
  广州也是一个具有很强大生产能力的城市,很多想法及设计制作都能实现,也同时因为这样的“巨型批发市场”,在这里的创作设计产品也不受到社会的重视,也没有一个惯性的行业规范。
  4.浮躁只能让事物快速生长与灭亡。很期待广州或者中国有一个类似日本PORTER的很认真很重视设计和制作细节的品牌出现。
  
  叶敏(扉艺廊艺术总监)
  1.打开无限可能。
  2.其实每一个建筑设计项目都有一些新的理念创意,说不上来具体的。
  3.广州是乱中有序,好似洪七公。建筑要做到这种境界也不容易。
  4.难在坚持,也贵在坚持。
  
  石川(设计师,石川设计研究事务所创办人)
  1.用心去体验、发现、生活和创造。
  2.戒指冰格系列,可以自制冰戒指来戴,巧克力戒指也不错。
  3.广州是一个民风强盛的城市,饮食文化特别发达,踏实的生活态度让我感觉创意无所不在。
  4.希望更多人投入到原创事业来,让我们活得更加精彩。
  
  Corri(设计师,原创家饰品牌Nature Bamboo创办人)
  1.坚持内心的想法。
  2.用草做的袋子和小家饰。
  3.广州是个生活化的城市,比较自由开放,这种感觉很好。物质也相对丰富,寻找资源方面会有一定的优势及便利。如果有什么新的想法,肯花时间和心思的话,多数都可以实现的。
  4.感觉有很多人默默地在做,但都是比较零散的,大家对彼此都不太了解,聚集不了人气,整体气氛一般。
  
  张小川(首饰设计师)
  1.我的设计理念是,用新的视角去看待设计和艺术,创造“心的奢侈品”,改变人们普遍对“奢侈”两个字的理解,不再是单纯物料上的昂贵,更多的去关注心灵的需要和理解,用艺术元素以及现代设计方法,创造出令人心灵愉悦的作品。
  2.从去年4月份就开始尝试和制作陶瓷首饰,总体概念依然是围绕着我一直关注的自然主题,选取瓷这种古老的材料,运用新的技术和概念去创作现代的艺术首饰,这种古老与现代,软材料与硬材料的融合将会是我一直延续的创作概念。
  3.广州是一个气氛很自由的城市,而且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非常重要的原料,配件的买卖市场。这种多元化的气氛和便利的物料市场,都令我在做设计创作的时候能毫无顾虑的去思维和延展,这对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制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4.无论是广州的原创力量还是国内其他的地方的原创,都存在一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状态,但事实上想做成并且做好一件事,是需要花时间的。要有深入下去的决心和耐力,要不然也将永远是“昙花一现”或者永远只能保持在初级水平,停滞不前。
  
  秦万里(山泉居创业文化产业创办人)
  1.传统文化是创意的源泉。
  2.汉字饼干杯垫。
  3.广州有宽松的创业环境,有《城市画报》的创意市集孵化。
  4.行行出状元,做好自己最重要。
  
  钟影
其他文献
张万银走了,但把60年的情谊留在了玫瑰地。  第一次遇见张万银,阳光正好,91岁的他在自己的玫瑰园中穿行,小心地摘下已开的花朵。他脚下的地里,除了玫瑰花,没有其他植物——他痴爱玫瑰,眼里容不得一根“偷吃”肥料的杂草。  张万银住在重庆江津德感街道陡石村2组,玫瑰园在他家后山。下午采摘的两背篓花瓣,老人带回家在坝子上摊开,趁着好天气晾晒。风从山下吹来,玫瑰花香瞬间弥漫整个山坡。他摘掉草帽坐下休息,露
今天参观了潘师傅的多肉植物景观,规模绝对有博物馆的级别了,可见他是下足了功夫。一向不喜欢“沙漠化”植物的我,突然变得喜欢这些肉感十足的家伙了。  肉肉们整齐地排列着,盎然地生长着,单独栽种的景天科多肉植物,都是很有年头的,长得十分繁茂。其中黑法师和石莲花系列分枝多,簇拥在一起,让人很惊艳。传说中的那棵“仙女杯”,全身雪白,看起来就像是冰雪皇后一般,太美了。    博主:二木  博客地址:  htt
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各地的祭孔与国学活动在这个月份尤其多。上海私塾孟母堂的创办人周应之先生不停地在上海、山东、河北、福建、浙江等地奔波,一来传承孔子精神,二来为自己代言,充当“活招牌”。因为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诗礼春秋的创始人。这个倡导为中国读书人设计服装的品牌,成立仅两年,却惊起浪涛无数。  时尚读书人  始乎读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劝学》荀子  瘦削的身形、利
旅居印度,虽为宏伟大气的历史古迹所折服,但也深为其拥挤脏乱而头痛。因此,有着“印度最干净”城市美誉的昌迪加尔就显得特立独行。“昌迪加尔之所以如此干净,就在于他们的垃圾都被搬到了‘垃圾’公园里。”当地民众笑言道。  没有玫瑰的“垃圾”花园  印度人口中的“垃圾”公园又称岩石花园(Rock Garden)。也许称其岩石“王国”更合适,因为没有一个投资商会建造这么奇怪的花园,它是由一位名叫奈克·昌德(N
作为徽商文化的产物,徽州三雕见证了徽商曾经的繁荣,同时又因其精湛的技艺闻名天下,是徽州民俗特色文化的一朵奇葩。  在美丽的新安江畔,坐落着一个“山水图画里的村庄”—徽州民居建筑群。肥梁瘦柱内天井,粉壁黛瓦马头墙。徜徉在清幽古巷,则会发现无论是高墙院落,还是门楼小窗,无不雕刻着一幅幅绚丽多姿、精美绝伦的图案,它们的质地或砖或石或木,向游客尽情展示着“徽州三雕”的别样风情。  无宅不雕花  古徽州是徽
作者:周兵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本书是一部讲述台北故宫文物变迁、国宝故事的作品。作者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探访,为大众还原出1931年至1965年故宫国宝迁移的历史过程。不仅记录了一件件国宝的运离、迁转和颠沛,展示出它们曾经的传奇和现在的精彩,还讲述了一些震荡中国人心灵和情感的故事,更表达了隐藏在我们内心的某种情感,某些可以拨动的心结,某些你不得不
作为老凤祥的总工程师,张心一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根本停不下来。  1988年,在东南亚钻石首饰设计比赛上,张心一的《蛇皮项圈》荣获最佳设计奖,名声响彻国际,那一年,他30岁。1993年,张心一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那一年,他35岁,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最年轻的“国大师”。而如今,张心一已是金银细工界泰斗,但他依然不想止步,“没法停下来,我就是个喜新厌旧的人。”  从大件组开始  在上海老凤祥
嘉德2014年春拍总成交额22.5亿元人民币。其中“明通行宝钞中书省贰佰文”以276万元成交,创中国古代纸钞拍卖纪录。该纸钞印制于洪武八年至十三年间,目前所见仅2枚,一枚被山西省博物馆收藏。本次上拍的这枚是唯一可在市场中流通的一枚,且首次在拍场亮相。
看看在美国建筑师Olson Kundig的眼中,好的设计是如何打造的。空灵之居位于华盛顿的圣胡安群岛,整个建筑以天然石材为主料,石头独特的天然纹理虽让建筑看起来有些许粗糙,但却多了几分简单和随性。室内延续了建筑外观的粗糙风格,在多处角落选择用石材装饰,意境巧妙,不仅融合外界的景观,更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环境,惬意空灵之感简直从天而降。  www.olsonkundigarchitects.com
百丈,坐落于杭州市北郊,竹山竹海,风光旖旎。面对浩瀚资源,百丈人该如何利用?镇上如竹笋一般兴起的竹制品企业,又为百丈带来了多大的变化呢?  百丈镇,中国竹笋之乡,全镇有毛竹林5.5万亩,人均竹林面积5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这些竹林形成于何时,即使是老一辈人也说不清楚。靠山吃山,在百丈这个竹海深深的山镇里,生活的一切都是与竹相关的。  在过去,竹子并未给百丈人带来富足的生活。早前镇上很多人都还只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