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体积分数对单侧PKP治疗Kummell病近期疗效的影响

来源 :颈腰痛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水泥体积分数对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ummell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Kummell病患者,均采用单侧PKP治疗.术后计算骨水泥体积分数,并设为小体积分数组(20%,22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 d、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骨折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anterior vertebral height,AVH),比较三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邻椎骨折率、伤椎再塌陷率.结果 三组术后3 d、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AVH显著高于术前(P0.05).小体积分数组和中体积分数组的邻椎骨折率、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大体积分数组(P<0.05).结论 单侧PKP治疗Kummell病能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但骨水泥体积分数过大者的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术后邻椎骨折率更高,应给予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0与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5例因下肢或腰背疼痛、间歇性跛行来院就诊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凸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05例老年患者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为23.81%(25/105).单因素分析显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年龄≥70岁、饮酒、骨盆前倾、长短腿、高低肩、扁平足、骨质疏松、胸椎旋转不对称的占比均显著高于非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P<
目的 基于枕颈影像参数探讨枕颈融合术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20年8月本科收治的84例枕颈交界区不稳患者,均采用枕颈融合术治疗,调查其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设为吞咽困难组及吞咽正常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枕颈影像参数,即治疗前后Oc-Ax角、O-C2角、O-EA角以及nPAS以及变化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枕颈融合术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25例发生吞咽困难;吞咽困难组与吞咽正常组的术前、术后1年O-C2角以及ΔO-C2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患者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后的下颈椎曲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潜在的预测因素.方法 纳入本院自2012年1月~2019年3月采用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31例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手术前后的下颈椎曲度(C2-C7角)、其他颈椎矢状面参数[包括:枕颈角(C0-C2角),C1-C2角,颈椎前凸角(C0-C7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2-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术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量化参数与术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CSM患者84例(CSM组),分为术后康复良好组59例和康复不佳组25例;同期选取无CSM病史的健康志愿者42例(健康对照组).分析两组术前的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ing,T1 WI)、T2加权成像(T2 weighte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和单纯常规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1年1月就诊于本科室的20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其中对照组94例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106例予以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时的VAS评分、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Constant Murley shoulder score,CMS)和疗效.结果 在治疗后及随访时
目的 探讨网格定位器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运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9月~2019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80例OVCF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均采用单侧PVP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网格定位器辅助穿刺.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手术指标以及骨水泥分布及并发症情况,评价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相
目的 分析儿童寰枢椎半脱位行枕颌带牵引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015年9月~2020年10月行枕颌带牵引治疗的寰枢椎半脱位患儿65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Fielding分型、年龄、性别、诱因、症状持续时间、牵引前有无治疗等因素,以牵引所需要的时间作为治疗效果的量化指标,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出可能影响牵引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63例患儿牵引治疗效果显著.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症状持续时间和Fielding分型对治疗有效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Fielding分型越低,症状持续
目的 探讨骶骨倾斜角和髂嵴高度对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骨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单纯L4-5或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骶骨倾斜角和髂嵴连线高度.骶骨倾斜角在腰椎CT正中矢状位上测量,两侧髂嵴连线高度于腰椎正位X线片上测量,将L4-5椎间隙平均分为3等份,L4和L5椎体各自平均分为4等份,L4-5椎间隙中1/3赋值0,上方为正值1~5,下方为负值-1~-5.结果 两组骶骨倾斜角和髂嵴高度比较有显著差异,L4-5组骶骨倾斜角
目的 探讨纤维肌痛与后路腰椎融合术后并发症、再入院率和住院费用增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脊柱融合术的87例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患者作为研究组,按1:1比例抽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非FMS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再入院率.结果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术后输血、切口并发症、椎间隙感染、神经功能缺失、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
目的 探讨脊柱减压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spinal symptomatic epidural hematoma,SSEH)形成的危险因素,为脊柱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行脊柱后路减压手术后发生SSEH的20例患者,设为血肿组;同时采用随机数表法按1:4比例选择未发生SSEH的患者80例,设为正常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脊柱减压术后SSE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术前术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