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证治心要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业医三十余载,案头诊藉不乏乙肝病历,点滴经验虽不成篇章,证治体会也有一二,今请教于同道,以期引玉。 1 重脾胃而灵活辨证用药 肝脾两脏在生理上关系密切,在乙肝病理过程中亦相互影响。肝主疏泄,协脾运化;脾主运化,升清降……
其他文献
肝硬化是由诸多致病因素持久或反复地损害肝脏组织引起肝细胞变性、环死、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用中医药治疗常获验效.兹将临证一得介绍如下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多发病,早产儿尤甚,属中医"胎寒或五硬"范畴.如不及时治疗,或诊治不当,预后较差.我院儿科自1992年至2002年,以附子汤加味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好发于45~55岁,属中医的"绝经前后诸证",的范畴.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不一,治疗亦较棘手.近年来我采用安老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加减治疗,收
相对穴位是指腧穴的位置内外、上下或前后相对,如内关与外关,曲池与少海,人中与风府等.因其位置上的特殊性,配合应用,发挥相得益彰的作用.相对穴位的临床应用,虽不曾有人将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部饱胀,早饱,纳呆,嗳气,恶心等,常高发于老年人群,多因消化机能下降或出现于慢性心、肺、消化系统疾病过程中,经临床观察,气虚血瘀为重要病
笔者10年间用麦芽、山楂、砂仁、藿香、扁豆子、山药、罂粟壳组成"麦楂饮"方治疗小儿腹泻150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