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街道四季花城社区,位于长沙市東风路西侧,东临烈士公园西大门和省博物馆大门,南临省体育局大院和东风广场,西边是原长沙火车北站,北依规划中的工农路。
(二)在四季花城社区的中心位置,巍然矗立着一尊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挥手塑像。
这里是长沙汽车电器厂旧址,毛主席塑像矗立的地方就是当时长沙汽车电器厂大门口的“3·11广场”。因为这尊主席塑像是为了纪念毛主席视察长沙汽车电器厂而修建的,所以,了解这尊主席塑像必须首先了解长沙汽车电器厂。
长沙汽车电器厂是我国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子项目,1958年3月30日建成投产。长沙汽车电器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生产汽车电器的专业厂,也是当时我国该行业唯一的中央直属企业,曾经雄居行业排头兵地位,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三)“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回湖南视察和考察。他为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感动,而讴歌。但是,在回家乡考察中,直接到工厂视察,长沙汽车电器厂也许是第一家。用他自己考察后的话说:“这回我总算真正参观了一个工厂!”
1960年3月11日,毛泽东不让省委领导通知工厂,晚上搞了一次“突然袭击”,专门视察了长沙汽车电器厂。
3月11日晚,时钟刚刚敲过8点,几辆小轿车鱼贯而行,缓缓驶进了长沙汽车电器厂大门。只见毛泽东身着银灰色中山装,迈着稳健的步伐,向工厂干部职工走来。陪同的有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周惠、胡继宗、徐启文、长沙市委书记孔安民等人。
长沙汽车电器厂党委书记李荣国第一个迎上前去,握着主席的手,激动地问候:“主席,您好!”毛泽东微微点头,向欢迎的人们挥手致意,然后径直向厂区生产车间走去。在金工车间门口,毛泽东一眼望见门楣上三个大字,他慢慢念出“红旗门”后,便赞许地点了点头。当毛泽东走近螺钉自动生产线仔细观察时,李荣国连忙介绍说:“主席,这条生产线是工人群众发扬协作精神,利用废旧材料建起的一条自动生产线,提高工效192倍。”李荣国刚说完,厂副总工程师胡启新向毛泽东汇报了这条自动生产线的基本情况,就是把冷镦机、铣槽机和车丝机三部机床,通过自动提升传动带连接起来,组成的一条自动生产线。这样既省劳动力,又节约时间和原材料。毛泽东细心地观察了机器的运转,询问道:“为什么只是两台机床?”总工程师解释道:这是因为冷镦机和铣槽机合成了一道工序,所以看上去是两台机床。毛泽东很满意地说:“好!好!这是自动线。说明工人阶级的创造力是蛮大的,就科学技术来看,可以说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啊!”
在青年钳工刘孝安操作的半自动钻床前,毛泽东停了下来,他很仔细地看着刘孝安的操作,对机床能自动进刀、自动出刀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当他看到刘孝安用手送料时,便说:“这还是半自动的,进料不很自动,你们应该搞全自动的!”后来,主席的这句话成了汽电人向科学进军的奋斗目标。
这次,毛泽东先后视察了金工、冲压、装配、工具四个车间,特别详细地观看和了解了长沙汽车电器厂的技术革新成果。根据该厂实际情况,毛泽东对随行的厂领导和工人代表说,工厂一定要搞工人、工程师、干部相结合!要加强党委领导,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厂里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创造发明搞得更好。每到一个车间,毛泽东都要停下来,一边详细询问生产情况,一边与工人们一一握手,向工人们问好。他甚至从工人手中接过锉刀,一刀一刀锉起感应线圈的外壳。考察完工厂的生产状况之后,毛泽东还接见了当时厂内的省级劳模以及部分工人代表。
在离开长沙电器厂时,本来小轿车就停在车间门口,但毛泽东没有上车,而是步行至厂大门口,利用这短暂的时间接触更多的工人群众。他一边走,一边向工人群众挥手告别。
(四)毛泽东在这次视察长沙汽车电器厂的讲话中,实际上提出了企业生产和工业管理方面一些原则性的意见。所以在当年3月22日审阅中共鞍山市委的报告和中央的批转文件时,他加以总结发挥,正式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基本精神。同时,毛泽东视察湖南长沙汽车电器厂及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对湖南省委抓紧工业建设、创建工业基础,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这次视察,《湖南日报》后来曾这样报道:“毛主席在视察中,他老人家神采奕奕,红光满面,迈着雄健的步伐,视察了车间,接见了群众,观看了这个厂的工人在总路线精神鼓舞下,自行设计的革新设备的操作表演。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席还以普通劳动者身份,兴致勃勃地从工人手里接过锉刀,亲自参加劳动。他老人家在视察时的谆谆的教导,亲切的问话,无微不至的关怀,亲手拿起锉刀参加劳动的光辉形象,使全厂革命职工深深感受到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最相信群众、最热爱群众、最关心群众、最了解群众、最尊敬群众的首创精神,永远和革命群众心连心。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伟大革命实践,永远鼓舞着全厂革命职工沿着毛主席开辟的革命道路奋勇前进。”
毛泽东的视察和重要讲话,使长沙汽车电器厂这个当时规模并不是很大的企业,却在全国的工矿企业中名气很大,以至后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时,这个厂的一个工人造反派被突击入党提干,当上了省革委会副主任。
(五)因为毛泽东主席与长沙汽车电器厂有着这样一段特别的历史和渊源,所以,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当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建成和长沙正圆动力配件厂修建主席塑像的消息传到长沙汽车电器厂后,汽电的干部职工向厂革委会要求,在厂大门毛主席与工人们话别的地方修建一个小广场,在广场上修建一尊主席塑像。厂革委会采纳了工人们的提议,决定在厂大门建广场和主席雕塑像。对此,曾担任过长沙汽车电器厂党委副书记、厂革委会主任的胡勇后来回忆说:
“我们汽车电器厂这尊毛主席塑像的修建是有特殊意义的。当时,厂革委会决定修建主席塑像时,主要基于两条理由:一是为纪念毛主席1960年3月视察长沙汽车电器厂,二是为了表达我们汽电人对主席的热爱和忠诚。” (六)1968年12月,长沙汽车电器厂毛主席塑像廣场正式动工。此前,厂里成立了毛主席塑像办公室,做铸塑主席塑像的准备工作。当时,根据群众的要求,将主席塑像矗立的广场命名为“3·11广场”。这是为了让“汽电”人永远记住毛主席1960年3月11日视察长沙汽车电器厂这个大喜的日子,以这一天命名塑像广场表达了全厂干部职工的心愿。
(七)长沙汽车电器厂这尊主席塑像的造型,是主席着海军呢翻口军大衣,右手指向前方,左手拿军帽放于身后。长沙汽车电器厂建造的这尊“挥手型”塑像,其意境表达是,在向科学进军的道路上,工人阶级在毛主席的指引下,不懈奋斗,敢想,敢干,敢于登攀,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长沙汽电厂这尊主席雕像的朝向为坐西朝东,寓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湖南的经济建设犹如初升的朝阳,蒸蒸日上。
这尊主席雕像的材质为铁铸,先由省内的专业雕塑家拿出画稿小样,然后做成模具,最后一道工序为浇铸。雕像的基座为麻白色的湖南麻石做面板,基座的造型比较讲究且有特色,由四大部分组成,最下面部分是30厘米高和长2.8米、宽2.5米的方形,第二部分也是一个高30厘米和长2.4米、宽2.1米的方形,第三部分是主打部分,是一个高2.4米,下面长2.2米,上面长2米和宽1.9米的呈半直角的斜坡形,第四部分则是一个高30厘米、边长为1.5米的正方形,直接接住雕塑像的足台。基座的总高度3.3米,塑像高3.8米,雕塑像加基座的高度7.1米,寓意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
雕像基座的正面和背面各有一个小方框,正面是一个边长约1米的正方形小方框,框内镶嵌着一块白色的大理石,雕像刚刚落成时,框内镌刻着林彪“四个伟大”的题词手迹,林彪出逃坠机后,林彪的手书被凿除了,由一块木板替代,上面写着:“毛主席来厂视察纪念,一九六九年三月敬立”;后面小方框为长方形,宽84厘米、长63厘米,框内也镶嵌着一块白色的大理石,上面镌刻着的字迹已经风化,但仔细观看,仍能隐隐约约地看得清一些字,是记载主席到厂里视察的情况,落款是长沙汽车电器厂革命委员会。
(八)长沙汽车电器厂“3·11广场”上的毛泽东主席塑像除像身和基座外,还有一个高1.2米、长8.5米、宽6.5米的平台,雕像的基座就竖立在平台上。平台的下方是广场,广场紧靠原长沙汽车电器厂的大门和家属区。一个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老工人说:“我是60年代初进厂的,说起来也非常巧合,正好是毛主席到厂里视察那年。虽然当时我是站在很远的地方看见了毛主席那伟岸的身影,但现在来说,总还算是见到过主席的人。修建这尊主席塑像和‘3·11广场’时,我已经是出师好几年的熟练工了。当时,厂革委会号召全厂干部职工自愿参加修建广场和塑像底座、基座的劳动,干得热火朝天,大家的热情之高,干劲之大,是现在已经很少见的了。全厂三四千干部职工分批轮班劳动,即便是晚上,这里仍然是灯火通明。”又一位当年亲历的老者回忆,全厂数千人紧赶急做,既讲究速度,又讲究质量,两个多月就基本完成了广场和底座、基座的修建任务。主席塑像的画样和挥手巨型像的模具听说是从外面兄弟单位借的,然后由翻砂车间浇铸,到1969年2月底,就吊装完毕,3月11日,毛主席视察我们厂九周年那天正式揭幕,所以,这基座前面写着“毛主席来厂视察纪念”字样,以资永久纪念。主席塑像正式落成时,厂里召开了隆重的庆典仪式,全厂干部职工、家属及附近厂子的工人和菜农都来参加了大会,然后又在旁边的东风体育场举行了盛大的游行集会。
对此,胡勇后来曾对《湘声报》记者说:1969年3月11日,“3·11广场”主席塑像安装完毕,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揭幕仪式。之后每年的3月11日和12月26日,长沙汽车电器厂的工人们都会在主席塑像前举行纪念活动。
(九)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这尊毛主席塑像也“命运坎坷”。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全国各地陆续拆除“文革”中修建的各种主席塑像时,也有人曾提议拆除,但后来由于绝大多数工人群众的坚决反对,再加上这又是为了纪念毛主席视察工厂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所以,这尊主席塑像才得以保存下来。
(十)在湖南省境内留存下来的主席塑像中,长沙汽车电器厂这尊塑像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从造型看,其他的塑像多为“背手型”,着风衣,而这尊塑像是“挥手型”,着军大衣;二是从材质看,用的是铁铸,这在全国来说,也是不多的。所以,其艺术性、珍稀性和历史文物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基于此,这尊毛泽东主席塑像的保存和保护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长沙汽车电器厂改制、老厂址被置换成住宅区后,这尊主席塑像的维护工作就由四季花城社区以及社区楼盘的开发商接手。四季花城社区每年都联合开发商对塑像刷一次油漆,以保护塑像。
(二)在四季花城社区的中心位置,巍然矗立着一尊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挥手塑像。
这里是长沙汽车电器厂旧址,毛主席塑像矗立的地方就是当时长沙汽车电器厂大门口的“3·11广场”。因为这尊主席塑像是为了纪念毛主席视察长沙汽车电器厂而修建的,所以,了解这尊主席塑像必须首先了解长沙汽车电器厂。
长沙汽车电器厂是我国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子项目,1958年3月30日建成投产。长沙汽车电器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生产汽车电器的专业厂,也是当时我国该行业唯一的中央直属企业,曾经雄居行业排头兵地位,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三)“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回湖南视察和考察。他为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感动,而讴歌。但是,在回家乡考察中,直接到工厂视察,长沙汽车电器厂也许是第一家。用他自己考察后的话说:“这回我总算真正参观了一个工厂!”
1960年3月11日,毛泽东不让省委领导通知工厂,晚上搞了一次“突然袭击”,专门视察了长沙汽车电器厂。
3月11日晚,时钟刚刚敲过8点,几辆小轿车鱼贯而行,缓缓驶进了长沙汽车电器厂大门。只见毛泽东身着银灰色中山装,迈着稳健的步伐,向工厂干部职工走来。陪同的有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周惠、胡继宗、徐启文、长沙市委书记孔安民等人。
长沙汽车电器厂党委书记李荣国第一个迎上前去,握着主席的手,激动地问候:“主席,您好!”毛泽东微微点头,向欢迎的人们挥手致意,然后径直向厂区生产车间走去。在金工车间门口,毛泽东一眼望见门楣上三个大字,他慢慢念出“红旗门”后,便赞许地点了点头。当毛泽东走近螺钉自动生产线仔细观察时,李荣国连忙介绍说:“主席,这条生产线是工人群众发扬协作精神,利用废旧材料建起的一条自动生产线,提高工效192倍。”李荣国刚说完,厂副总工程师胡启新向毛泽东汇报了这条自动生产线的基本情况,就是把冷镦机、铣槽机和车丝机三部机床,通过自动提升传动带连接起来,组成的一条自动生产线。这样既省劳动力,又节约时间和原材料。毛泽东细心地观察了机器的运转,询问道:“为什么只是两台机床?”总工程师解释道:这是因为冷镦机和铣槽机合成了一道工序,所以看上去是两台机床。毛泽东很满意地说:“好!好!这是自动线。说明工人阶级的创造力是蛮大的,就科学技术来看,可以说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啊!”
在青年钳工刘孝安操作的半自动钻床前,毛泽东停了下来,他很仔细地看着刘孝安的操作,对机床能自动进刀、自动出刀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当他看到刘孝安用手送料时,便说:“这还是半自动的,进料不很自动,你们应该搞全自动的!”后来,主席的这句话成了汽电人向科学进军的奋斗目标。
这次,毛泽东先后视察了金工、冲压、装配、工具四个车间,特别详细地观看和了解了长沙汽车电器厂的技术革新成果。根据该厂实际情况,毛泽东对随行的厂领导和工人代表说,工厂一定要搞工人、工程师、干部相结合!要加强党委领导,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厂里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创造发明搞得更好。每到一个车间,毛泽东都要停下来,一边详细询问生产情况,一边与工人们一一握手,向工人们问好。他甚至从工人手中接过锉刀,一刀一刀锉起感应线圈的外壳。考察完工厂的生产状况之后,毛泽东还接见了当时厂内的省级劳模以及部分工人代表。
在离开长沙电器厂时,本来小轿车就停在车间门口,但毛泽东没有上车,而是步行至厂大门口,利用这短暂的时间接触更多的工人群众。他一边走,一边向工人群众挥手告别。
(四)毛泽东在这次视察长沙汽车电器厂的讲话中,实际上提出了企业生产和工业管理方面一些原则性的意见。所以在当年3月22日审阅中共鞍山市委的报告和中央的批转文件时,他加以总结发挥,正式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基本精神。同时,毛泽东视察湖南长沙汽车电器厂及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对湖南省委抓紧工业建设、创建工业基础,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这次视察,《湖南日报》后来曾这样报道:“毛主席在视察中,他老人家神采奕奕,红光满面,迈着雄健的步伐,视察了车间,接见了群众,观看了这个厂的工人在总路线精神鼓舞下,自行设计的革新设备的操作表演。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席还以普通劳动者身份,兴致勃勃地从工人手里接过锉刀,亲自参加劳动。他老人家在视察时的谆谆的教导,亲切的问话,无微不至的关怀,亲手拿起锉刀参加劳动的光辉形象,使全厂革命职工深深感受到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最相信群众、最热爱群众、最关心群众、最了解群众、最尊敬群众的首创精神,永远和革命群众心连心。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伟大革命实践,永远鼓舞着全厂革命职工沿着毛主席开辟的革命道路奋勇前进。”
毛泽东的视察和重要讲话,使长沙汽车电器厂这个当时规模并不是很大的企业,却在全国的工矿企业中名气很大,以至后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时,这个厂的一个工人造反派被突击入党提干,当上了省革委会副主任。
(五)因为毛泽东主席与长沙汽车电器厂有着这样一段特别的历史和渊源,所以,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当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建成和长沙正圆动力配件厂修建主席塑像的消息传到长沙汽车电器厂后,汽电的干部职工向厂革委会要求,在厂大门毛主席与工人们话别的地方修建一个小广场,在广场上修建一尊主席塑像。厂革委会采纳了工人们的提议,决定在厂大门建广场和主席雕塑像。对此,曾担任过长沙汽车电器厂党委副书记、厂革委会主任的胡勇后来回忆说:
“我们汽车电器厂这尊毛主席塑像的修建是有特殊意义的。当时,厂革委会决定修建主席塑像时,主要基于两条理由:一是为纪念毛主席1960年3月视察长沙汽车电器厂,二是为了表达我们汽电人对主席的热爱和忠诚。” (六)1968年12月,长沙汽车电器厂毛主席塑像廣场正式动工。此前,厂里成立了毛主席塑像办公室,做铸塑主席塑像的准备工作。当时,根据群众的要求,将主席塑像矗立的广场命名为“3·11广场”。这是为了让“汽电”人永远记住毛主席1960年3月11日视察长沙汽车电器厂这个大喜的日子,以这一天命名塑像广场表达了全厂干部职工的心愿。
(七)长沙汽车电器厂这尊主席塑像的造型,是主席着海军呢翻口军大衣,右手指向前方,左手拿军帽放于身后。长沙汽车电器厂建造的这尊“挥手型”塑像,其意境表达是,在向科学进军的道路上,工人阶级在毛主席的指引下,不懈奋斗,敢想,敢干,敢于登攀,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长沙汽电厂这尊主席雕像的朝向为坐西朝东,寓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湖南的经济建设犹如初升的朝阳,蒸蒸日上。
这尊主席雕像的材质为铁铸,先由省内的专业雕塑家拿出画稿小样,然后做成模具,最后一道工序为浇铸。雕像的基座为麻白色的湖南麻石做面板,基座的造型比较讲究且有特色,由四大部分组成,最下面部分是30厘米高和长2.8米、宽2.5米的方形,第二部分也是一个高30厘米和长2.4米、宽2.1米的方形,第三部分是主打部分,是一个高2.4米,下面长2.2米,上面长2米和宽1.9米的呈半直角的斜坡形,第四部分则是一个高30厘米、边长为1.5米的正方形,直接接住雕塑像的足台。基座的总高度3.3米,塑像高3.8米,雕塑像加基座的高度7.1米,寓意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
雕像基座的正面和背面各有一个小方框,正面是一个边长约1米的正方形小方框,框内镶嵌着一块白色的大理石,雕像刚刚落成时,框内镌刻着林彪“四个伟大”的题词手迹,林彪出逃坠机后,林彪的手书被凿除了,由一块木板替代,上面写着:“毛主席来厂视察纪念,一九六九年三月敬立”;后面小方框为长方形,宽84厘米、长63厘米,框内也镶嵌着一块白色的大理石,上面镌刻着的字迹已经风化,但仔细观看,仍能隐隐约约地看得清一些字,是记载主席到厂里视察的情况,落款是长沙汽车电器厂革命委员会。
(八)长沙汽车电器厂“3·11广场”上的毛泽东主席塑像除像身和基座外,还有一个高1.2米、长8.5米、宽6.5米的平台,雕像的基座就竖立在平台上。平台的下方是广场,广场紧靠原长沙汽车电器厂的大门和家属区。一个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老工人说:“我是60年代初进厂的,说起来也非常巧合,正好是毛主席到厂里视察那年。虽然当时我是站在很远的地方看见了毛主席那伟岸的身影,但现在来说,总还算是见到过主席的人。修建这尊主席塑像和‘3·11广场’时,我已经是出师好几年的熟练工了。当时,厂革委会号召全厂干部职工自愿参加修建广场和塑像底座、基座的劳动,干得热火朝天,大家的热情之高,干劲之大,是现在已经很少见的了。全厂三四千干部职工分批轮班劳动,即便是晚上,这里仍然是灯火通明。”又一位当年亲历的老者回忆,全厂数千人紧赶急做,既讲究速度,又讲究质量,两个多月就基本完成了广场和底座、基座的修建任务。主席塑像的画样和挥手巨型像的模具听说是从外面兄弟单位借的,然后由翻砂车间浇铸,到1969年2月底,就吊装完毕,3月11日,毛主席视察我们厂九周年那天正式揭幕,所以,这基座前面写着“毛主席来厂视察纪念”字样,以资永久纪念。主席塑像正式落成时,厂里召开了隆重的庆典仪式,全厂干部职工、家属及附近厂子的工人和菜农都来参加了大会,然后又在旁边的东风体育场举行了盛大的游行集会。
对此,胡勇后来曾对《湘声报》记者说:1969年3月11日,“3·11广场”主席塑像安装完毕,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揭幕仪式。之后每年的3月11日和12月26日,长沙汽车电器厂的工人们都会在主席塑像前举行纪念活动。
(九)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这尊毛主席塑像也“命运坎坷”。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全国各地陆续拆除“文革”中修建的各种主席塑像时,也有人曾提议拆除,但后来由于绝大多数工人群众的坚决反对,再加上这又是为了纪念毛主席视察工厂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所以,这尊主席塑像才得以保存下来。
(十)在湖南省境内留存下来的主席塑像中,长沙汽车电器厂这尊塑像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从造型看,其他的塑像多为“背手型”,着风衣,而这尊塑像是“挥手型”,着军大衣;二是从材质看,用的是铁铸,这在全国来说,也是不多的。所以,其艺术性、珍稀性和历史文物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基于此,这尊毛泽东主席塑像的保存和保护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长沙汽车电器厂改制、老厂址被置换成住宅区后,这尊主席塑像的维护工作就由四季花城社区以及社区楼盘的开发商接手。四季花城社区每年都联合开发商对塑像刷一次油漆,以保护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