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枝立根生,雅韵悠然出——简谈“桃桩壶”的艺术特色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zag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品大多具有多种艺术特征,艺术品质与艺术特色是系统评价紫砂作品艺术特色的标准,一般来说,它包括器身形态、制壶技法、内涵思想等方面.紫砂作品“桃桩壶”根植于传统文化,但通过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再现了紫砂壶独有的魅力.通过对艺术特征的观察与整合,“桃桩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性,从而使得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间接提高了作品的市场价值.
其他文献
紫砂壶艺术的成功是奇特的泥料、卓越的工艺与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造就的,注重审美品质,更注重精神境界.《松柏延年》紫砂壶细致模仿出松柏之型,具有自然之美,体现了中国独特的审美标准,以此来表现文化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松柏精神”,彰显了紫砂壶艺术对内涵与气节的重视.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为绚丽的一颗明星,几百年以来享誉中外.紫砂文化根植于中国文化和东方审美之中,充分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历代陶艺人的不断创新,最终在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在紫砂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带有中国古代文化的缩影,这就是紫砂壶的魅力所在.
紫砂陶刻若想要发展,就必然要承袭古今,融入生活,在选题及立刻意上注重表达人文内涵和文化元素,通过对这些美好的演绎叠加时代精神,更充分地反应我们当代艺术创作的人文景观,要努力地让陶刻创作与人、与器之间形成互补的关系,在更高的维度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
紫砂有着优良的可塑性,凭借这一点,紫砂陶塑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创作环境.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以传统文化形象为主题,结合自身的理解与想象,陶塑造型可以有着相当亲切的形态特征以及巧妙的工艺性质,本文就从作品“貔貅”的创作来说一说传统文化主题形象的塑造.
紫砂壶艺术的基本造型分为圆器与方器两种,是中华民族两种传统审美特质和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方墩》紫砂壶融方圆特征于一体,以纯粹、干净的素面展示了紫砂壶光器的气质,精简的造型中饱含中国独特的圆润智慧,是紫砂壶工艺之“功力”的体现.本文从外在入手,对作品的泥料与造型进行了分析,再由此深入,说明了作品的内在品质,揭示了“工夫不到不方圆”的艺术匠心.
筋纹器是紫砂壶艺术的一大类型,以富于节奏美感的线面结构为艺术特征,擅长模仿自然瓜果,充满自然趣味.此件“香韵菱花”紫砂壶的艺术灵感来源于美丽的菱花,筋纹与壶面的配合塑造出花朵的繁盛姿态,并产生了艺术光影效果,表现出“吞韵”的意境美.本文对此壶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它的筋纹之美与自然之趣.
紫砂壶艺术在新的时代包含了更为鲜明的创新因子,体现了紫砂壶创作对艺术空间的不断拓展.“爱心提梁”这件紫砂壶中就运用了广为人们所喜爱的爱心图案,在古雅中多了些俏皮与可爱,寓意也十分美好.本文着眼于紫砂壶艺术的基本特征,对作品的创新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宜兴紫砂壶从明朝正德年间兴起至今已经有快将近六百年的历史了,紫砂文化在明朝末期广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所以在紫砂文化中形成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之后的紫砂作品都极具人文素养,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紫砂作品不管是造型工艺还是装饰技艺,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也是由于紫砂壶在文化内涵上也有深意.像今天这件“三足乳鼎壶”就拥有着流畅的线条,整器气韵生动,不仅有着清新的外观造型风格,同时还拥有着深远的寓意,在端庄典雅之中透露出了一丝灵气,慢慢透露出古典隽秀之美.
自然和生活丰富多彩,这就塑造了人类的精神也是丰富多彩的,因精神而生,文艺创作便是为精神而服务的.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的独创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艺术往往又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在传统诗词歌赋中的艺术,换一个年代,则可以成为另一种艺术作品中的一部分,紫砂陶刻的创作便是如此,用紫砂特有的艺术语言,串联古今,表露出独特而细腻的情感表达.
宜兴紫砂历史悠久,根据有关历史文献和《宜兴县志》记载,宜兴紫砂壶真正开始于明朝初期,是一种制作工艺独特、文化品味高雅、又极具实用性和艺术价值性的一种手工艺品,造型千姿百态,相映成趣,极具趣味与意蕴,是紫砂壶独有的文化,也是紫砂艺术的魅力所在,所以才能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了,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天欣赏的这件紫砂“汉铎壶”作为紫砂壶中的传统器型,形制规整,造型优美,古典大方,线条简练,气势十足.接下来就这件紫砂“汉铎壶”的艺术特征和文人意趣详细地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