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实现课堂高效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s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担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师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心育能力;其次,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种双边活动正好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和最大的可能性。
  學生心理课堂高效教师教师利用数学教学活动这一阵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目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能为教学的成功提供动力和保障,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一、紧抓学生“好奇”的心理
  好奇作为学生思维的先导,是小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好奇是成功的起点,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引发和激励。例如,在讲“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的对边和对角对折,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结论。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有迫切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了解学生“爱动”的心理
  “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在教学中,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在“认识图形”活动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特征。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七巧板”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图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小动物、大树、房子、机器人等物体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又体现了课堂的高效。
  三、掌握学生“争胜”的心理
  好胜是小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形成平等竞争的品格。例如,一节课后,通常布置一道思考题,哪一位学生第一个解决问题就能领取一小奖品,以此来激励他们积极思考、探索问题。课堂上也可以有意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容易上当的问题、难题、不易做好的题目等,有意识让他们争论,以求在争论中明理求知。例如,在课堂新知识巩固练习时,组织学生喜爱的闯关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四组。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抢答,以每答对一题奖励一朵小红花,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已学习的新知识,使学生学习有了热情并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利用学生“喜玩”的心理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有出息。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预见和选择,注重知识结构层次的调整,让学生在玩中求知,在玩中创新。例如,通过做一个摸球游戏来引出可能事件、不可能事件、一定事件的知识。这里有三个袋子,每个袋子里都装着一些颜色,它们除了颜色有红、蓝之分外别无区别。我们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要求每位同学摸球一次,然后把球放回,下一个同学再摸,每次记录摸球的颜色。注意:第一,摸球之前把袋子里的球摇均匀;第二,摸球时不能看袋子里球的颜色;第三,摸球之后记录下摸出球的颜色,并把球放回袋子。同学们摸球之前可以猜一下,你一定能摸到红球吗?(实际上第一个袋子里全部是红球,第二个袋子里全部是蓝球,第三个盒子里有红球也有蓝球。)在此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随机现象,体会事件的可能性,同时也使课堂“动”了起来,使生动的教材变成了生动的课堂教学,从而把学生的自主探究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数学活动当中,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积极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以其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科教学中。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转变教学观念,合理组建小组,发挥主导作用,巧妙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社交技能,运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德育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6C-0059-03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
摘要:问题情境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感知信息,加工信息,建构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创新问题情境时,可采取课堂伊始设疑,创设“质疑式”问题情境;重点、难点处设疑,创设“递进式”问题情境;课堂练习时设疑,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课堂总结时设疑,创设“存疑式”问题情境等策略。  关键词:会计教学;问题情境;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应从编写特色教材,创新教学方法,修订考核机制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C-0048-02  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所形成的“图样识读与绘制”能力是开展本专业其他课
2018年好莱坞电影《摘金奇缘》的热映反映出的是华裔形象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转变。本文从20世纪初'傅满洲'的形象入手,分析了不同时期华裔在美国银幕上的形象以及形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社会背景来论证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化是必然趋势,从而深化认识,指导实践,积极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人本化 发展趋势  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表明了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的发展
随着越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辖区社会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社区的人员调整,居民的生活理念、沟通方式、精神追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些人群对社区教育和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