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体育社团活动创新模式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2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是学生从小就在接触和学习的一门学科,在中国的教育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积极地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是让当代中学生学好体育的核心要素。特别是从初中到高中,对于学生的体育素质要求和难度将会有质的跨越,所以培养学生积极开展体育社团活动在中学时期就至关重要,不仅要参与体育社团活动,还要不断发掘和探究出体育社团活动的创新模式。作为教师,应当有效地去选择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社团活动参与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
  【关键词】中学体育;社团活动;创新模式;核心素养
  一、为什么要重视中学体育社团活动的创新模式
  对于这些12~ 18岁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并没有完善,身体素质也有待提高,对于体育的相关活动锻炼度尚且不足,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特点:模仿创新能力极强。这就需要教师自觉遵守正常的教学模式,严明于己,保持自身的精准教学理念,让中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加运动量,又加大创新力度。所以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做到精准的教学方式,在原有的体育社团活动基础上,进行再次的创新,增加中学生的参与度。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创新体育社团活动
  当代学生的一言一行就是在不断学习和优化,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我国人民思想上的进步,使学生对于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有着各种各样的构思想法。所以教师如何开展体育社团活动,要从学生的个人特色出发,将学生作为主导体,既要合乎规范,又要富有创新意识的思想进行教学。
  (一)营造良好的社团氛围,让学生敢于去积极参与
  原有的体育社团活动作为最传统的活动模式无非就是一些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赛事,一直期待教育界能够打破常规去创新,随着情境教学教育方式的兴起,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情境教学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准确地去感受体育社团活动的有趣。比如:每一次的体育社团活动,教师可以制作一套PPT去教学,通过视频多媒体的投放,让学生更全身心地去理解社团活动的内容和组织,解决社团活动参与懒散不积极的现象;特别是引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参与度,发散思维,将所有人的活動创新模式汇聚拓展出新的思路,得到一个很好的体育活动新模式。有趣的活动才会让学生更加投入,有兴趣的锻炼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他们才会越来越积极主动地参与。
  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应当努力去营造一种轻松的社团活动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社团活动当中去。有效合理地运用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围绕学生的学习素质展开学习拓展,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应当主动去求学,而不是等着被灌输知识。多发现学生的优点,让社团活动氛围轻松、幽默,学生才会认真地投入体育锻炼项目里,感受体育活动的氛围,而不是被动地学习。
  另外,思维导图是个可以被很好利用的图形工具,它能有效地建立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人体肌能构造、人体肌肉运动机理等,再例如篮球活动赛事、排球活动赛事、羽毛球活动赛事等,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去研究和发现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抓准突破口,夯实学生体育运动基础
  作为教师,每一次体育活动都应当深刻了解每次活动的核心目的和难点,努力引导学生主动突破这些问题、难点,让学生形成自己特有的运动习惯。学生才能深刻地意识到,参与体育活动不单单是解决一门学科的成绩要求,而是要透过这些体育活动的运动训练强化和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看到本质的内容和核心,从而合理地运用进生活当中。通过鼓励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信心,从而让学生敢于面对强度比较高的活动项目。只有当学生能够主动去参与的时候,才是学生真正进步的开始,这样的学生他的基础才会夯实和牢靠,身体机能才能稳定,也只有这样,学生对于所参与内容可以轻松地实现,甚至举一反三。
  (三)教师合理引导学生用创新的思维参与体育社团活动
  现在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的概念已经很好地融入了中学的学习生活里。现如今的素质教育也有自己的门槛和要求,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针对教育方针的内容,教师应当贯彻落实下去。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针对性地制定方案,深入教学。学生不仅要学习一些运动项目赛事知识,普及一些运动常识,还要培养学习能力。参与体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生活,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当学生形成了有效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时候,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专研才会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探索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问题。
  (四)要适当点评,让学生有参与活动的自信
  学生在表述完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的时候,是希望得到肯定和认同的,得到赏识的学生比没有得到赏识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因为赏识可以让他们增加自信心。教师在学生表述完自己观点之后,应当以鼓励居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运用表扬、激励等措施,努力营造课堂上积极主动的氛围,让学生越来越敢于参加体育活动。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活动机会
  传统的体育社团活动模式是基于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点和内容进行课本式的教学,课本学什么,教师讲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这样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实际上有没有教师都是一样,学生完全可以翻阅参考资料自主训练,反而不会那么枯燥乏味,整堂课下来没有任何的师生交流。在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变得不主动、不积极,思维也没有被打开,更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去。学生机械化地参与体育活动,没有动脑筋去发散思维,更不会愿意说出来,渐渐地课堂模式变成了教师在课堂上一个人讲,学生在下面沉默地听,整个课堂氛围死气沉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曾指出,关于教学的正确授课方式是积极交流、动手实践,而非教科书式教学。积极有效地展开小组合作,而有效的交流要以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技巧为前提条件。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打造卓越课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在课堂中采用“五步教学法”:教师导学一个体自学——同伴助学——展示评学——提升延学的训练模式。
  四、要能做到持之以恒的长期训练
  努力发展学生的体育活动创意思维,贯穿于整个中学体育的教学体系当中,想要培养好学生的身体素质,正确引导学生的体育活动锻炼是关键因素,好的身体素质在于一朝一夕的训练和坚持,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把学生作为体育活动内容的主导地位,鼓励他们勇敢地参与、积极地参与、大胆地参与。假以时日,学生的身体素质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通过鼓励和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敢于参与。
  五、结语
  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个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习惯等方方面面,这要从学生运动的方式以及对于体育社团活动的态度去找准突破口。创新的体育社团活动,能让学生参与的活动事半功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实现,当学生对某事物产生兴趣,学习效果和接受程度都会大大提升。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体育社团活动参与度的影响因素。
  对于不同学生的性格和活动方式,身体素质的不同,参与理念和创新模式也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这个意思。此外,教师应该认真制定每一次的活动目标和运动方法,有针对性的运动方式和活动项目的内容解惑,弥补学生在前期身体素质教育中的不足,积极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把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贯彻到学生每一次的体育社团活动中去,系统化地去实施。
  注:本文为2019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培计划甘肃省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专项课题“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GP240)之成果。
  参考文献:
  [1]袁乔新.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项目训练的培养[J].学周刊,2018(4).
  (责任编辑 袁霜)
其他文献
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窦肇华主编),在我校已使用两年了。这本教材将医学专科生用的《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两本教材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日前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表示,工信部将积极推动企业加速向互联网化转型,实施工业互联网重大专项工程,建设10家左右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一批行业互联网平台。  所谓“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种新兴的制造业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流通和售后服务等在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上,都被迁移到云数据中心,通过一个统一的云操作平台实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转化生长因子1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是1965年由Urist等首先从脱钙骨基质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
细胞培养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各领域。1996年始我室向硕士研究生开设细胞实验课程,32学时,8个实验,2个学分。目前已建立一套适合培养硕士生学习的实验教材、教学资料和能
我是一名退休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曾是《天津教育》的通讯员和忠实读者。上世纪70年代末,我在武清县杨村镇第四小学任语文教师。当时,《天津教育》期期摆在我的案头,在学校读
荒漠化治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是巩固治理成果的途径,也是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复杂过程,三者间的协调发展备受关注。本研究基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