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校教学中,语文属于重要科学,在其教学过程当中积极融入地域文化,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进而培养其人文素养。本文重点分析了在赣南地区的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积极融入该地域的文化资源,使得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教学形式更加完善,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的吸收与转换利用,便于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地域文化;拓展;大学语文;教学
地域文化具备了某一地方特色文化,包括了区域语言、民风民俗以及饮食起居、建筑、戏曲等多方面。地域文化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其蕴含了关于区域的文学及美学、史学等诸多知识,可以说这些文化知识是高校开展教学中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赣南即现在的江西南部,该区域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属于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其中,宋代古城墙、文庙、八镜台、郁孤台、赣南山歌和采茶戏、苏区精神以及客家品质等均属于该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赣南地区的高校语文教学当中积极融入这些传统文化,不但能够是教学内容得到一定补充和延伸,而且还能使其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拓展。对赣南地区的大学语文教学积极融入其地域文化,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转变,使其教学视野更加开阔,与此同时,还能和激发教学创造性,学习地方特色的文化知识,促使其感悟及品味等得到一定积累和升华,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一、以赣南地域文化拓展大学语文教育内容,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在高校开展语文教学时,其课程始终属于一种动态状态,并且不断生成。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落实等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开设一些文化活动,是教学资料得以不断积累,最后教学再按照学生兴趣爱好对这些教学资源实施进一步开发、补充。
地域文化就是高校语文教学补充教学内容的一种主要资源,这些地域文化和专业的教育教材相比较,前者更能够向学生展示区域的乡土知识,进而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强化其社会经验。这些地方文化知识与经验往往由本地方的人民所创造,能够将地方人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性有效体现出来,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知识,更好地体验生活,促进其健康发展。另外,高校的语文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所以不断拓展其学习领域和创建富有创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本地区传统历史、文化足够了解,便于凸显其在学习中的成就感,增加学习的自信。地域文化属于高校语文学科课外教学资源,其内容主要包括了地方戏剧表演、地方纪念馆与图书馆、地方自然风光以及民风、名胜古迹、民俗等等。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赣南的名胜古迹如宋代古城墙、文庙等进行参观游览,深化对宋城文化的认识;又比如:对当地客家族的客家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该地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掌握。众所周知,赣南的客家族属于汉族的一个分支,主要是中原汉人在南迁过程当中于当地的族群、文化等不断融合之后的发展而来。除了赣南地区以外,客家人还在闽西、粤东三角带聚居。客家族属于宋代使其的一个传统民族,一直延续至今,也属于赣南地区的一种文化体现,客家人热情好客,待人真实而善良,这些均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古代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候,可以带领学生掌握更多关于宋代民族变迁的知识,掌握当时的社会背景,学习客家族的良好品质,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二、借助赣南地域文化,促进学生所学知识与自身素养的互相转化
在赣南地区的高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地方传统文化纳入教学内容中,可以实现学生知识和素养的互相转换,因为学生所学知识与其自身素养的培养存在一定差别,很多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后,很难将其有效运用到自身的生活中。
在高校语文教学当中,积极融入地域文化,有助于求强化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对学校的亲近感,这在培养和提升其人文素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性作用。此外,地域文化具有综合性,将其作为高校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能够使教学形式更加开放、灵活,这样一来使传统教学手段得到进一步创新转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通过组织各类教学活动,比如:对地方名胜古迹进行游览,如游览宋代古城墙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宋代历史文化,通过古城墙上的铭文砖,向学生讲述宋代时期古城墙的风貌及修建城墙的初衷与性质等,增加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与记忆。通过参与这些时间活该有助于增加学生与当地文化知识的接触,便于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又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赣南地区近代历史知识,向学生传输苏区精神精髓,这是赣南地域文化的一个重点,这一精神具体包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坚定信念、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等精神。
三、以赣南地域文化拓展语文教学内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更好地建设
在实际创建过程当中,赣南地区的大学应该先强化学生的地域文化教育后,借助赣南地区文化纳入教学内容中,增加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后,促使学生这个文化母体当中不断吸取经典。例如:地方大学可以根据自身校园建设的实情来成立一些地域文化研究组织,通过教学对这些文化理论加强学生研究,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又能培养大批的文化管理者;或者在大学中创建地域文化课程,增加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强化学校对社会各界的影响,扩大其知名度。
总而言之,在赣南地区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带领学生积极学习当地传统文化,增加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社会,增加其对该区域的认知。此外,通过将这些地域文化知识积极融入语文课程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师的教学形式,不断拓展学生知识领域,进而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明娥,梁迎春.地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探讨——以怀化市五溪文化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6(01):87-90 95.
[2]周晓音.高职大学语文与学生职业发展的思考——基于地方文化的高职乡土语文教学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22(04):55-57.
[3]郑孝芬.以地域文化资源拓展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學版),2011,16(03):272-275.
作者简介:
余涛(1984—),男,湖北鄂州人,赣南师范大学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关键词:地域文化;拓展;大学语文;教学
地域文化具备了某一地方特色文化,包括了区域语言、民风民俗以及饮食起居、建筑、戏曲等多方面。地域文化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其蕴含了关于区域的文学及美学、史学等诸多知识,可以说这些文化知识是高校开展教学中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赣南即现在的江西南部,该区域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属于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其中,宋代古城墙、文庙、八镜台、郁孤台、赣南山歌和采茶戏、苏区精神以及客家品质等均属于该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赣南地区的高校语文教学当中积极融入这些传统文化,不但能够是教学内容得到一定补充和延伸,而且还能使其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拓展。对赣南地区的大学语文教学积极融入其地域文化,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转变,使其教学视野更加开阔,与此同时,还能和激发教学创造性,学习地方特色的文化知识,促使其感悟及品味等得到一定积累和升华,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一、以赣南地域文化拓展大学语文教育内容,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在高校开展语文教学时,其课程始终属于一种动态状态,并且不断生成。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落实等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开设一些文化活动,是教学资料得以不断积累,最后教学再按照学生兴趣爱好对这些教学资源实施进一步开发、补充。
地域文化就是高校语文教学补充教学内容的一种主要资源,这些地域文化和专业的教育教材相比较,前者更能够向学生展示区域的乡土知识,进而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强化其社会经验。这些地方文化知识与经验往往由本地方的人民所创造,能够将地方人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性有效体现出来,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知识,更好地体验生活,促进其健康发展。另外,高校的语文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所以不断拓展其学习领域和创建富有创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本地区传统历史、文化足够了解,便于凸显其在学习中的成就感,增加学习的自信。地域文化属于高校语文学科课外教学资源,其内容主要包括了地方戏剧表演、地方纪念馆与图书馆、地方自然风光以及民风、名胜古迹、民俗等等。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赣南的名胜古迹如宋代古城墙、文庙等进行参观游览,深化对宋城文化的认识;又比如:对当地客家族的客家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该地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掌握。众所周知,赣南的客家族属于汉族的一个分支,主要是中原汉人在南迁过程当中于当地的族群、文化等不断融合之后的发展而来。除了赣南地区以外,客家人还在闽西、粤东三角带聚居。客家族属于宋代使其的一个传统民族,一直延续至今,也属于赣南地区的一种文化体现,客家人热情好客,待人真实而善良,这些均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古代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候,可以带领学生掌握更多关于宋代民族变迁的知识,掌握当时的社会背景,学习客家族的良好品质,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二、借助赣南地域文化,促进学生所学知识与自身素养的互相转化
在赣南地区的高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地方传统文化纳入教学内容中,可以实现学生知识和素养的互相转换,因为学生所学知识与其自身素养的培养存在一定差别,很多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后,很难将其有效运用到自身的生活中。
在高校语文教学当中,积极融入地域文化,有助于求强化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对学校的亲近感,这在培养和提升其人文素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性作用。此外,地域文化具有综合性,将其作为高校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能够使教学形式更加开放、灵活,这样一来使传统教学手段得到进一步创新转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通过组织各类教学活动,比如:对地方名胜古迹进行游览,如游览宋代古城墙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宋代历史文化,通过古城墙上的铭文砖,向学生讲述宋代时期古城墙的风貌及修建城墙的初衷与性质等,增加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与记忆。通过参与这些时间活该有助于增加学生与当地文化知识的接触,便于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又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赣南地区近代历史知识,向学生传输苏区精神精髓,这是赣南地域文化的一个重点,这一精神具体包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坚定信念、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等精神。
三、以赣南地域文化拓展语文教学内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更好地建设
在实际创建过程当中,赣南地区的大学应该先强化学生的地域文化教育后,借助赣南地区文化纳入教学内容中,增加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后,促使学生这个文化母体当中不断吸取经典。例如:地方大学可以根据自身校园建设的实情来成立一些地域文化研究组织,通过教学对这些文化理论加强学生研究,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又能培养大批的文化管理者;或者在大学中创建地域文化课程,增加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强化学校对社会各界的影响,扩大其知名度。
总而言之,在赣南地区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带领学生积极学习当地传统文化,增加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社会,增加其对该区域的认知。此外,通过将这些地域文化知识积极融入语文课程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师的教学形式,不断拓展学生知识领域,进而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明娥,梁迎春.地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探讨——以怀化市五溪文化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6(01):87-90 95.
[2]周晓音.高职大学语文与学生职业发展的思考——基于地方文化的高职乡土语文教学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22(04):55-57.
[3]郑孝芬.以地域文化资源拓展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學版),2011,16(03):272-275.
作者简介:
余涛(1984—),男,湖北鄂州人,赣南师范大学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