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作物农业气象产量预报的特点分析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sha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0%,产量的输出在全省也占重要位置,因此旱作物产量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全省粮食的总产,从而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品种布局和农业生产决策安排等。目前我省在农业气象预报方面的研究水平较低,因此对我省主要旱作物的产量预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1.播种期:我省西部部分县市封冻前耕层土壤处于干旱状态,底墒较差,加之预测今年春季中西部及北部大部县市降水偏少,因此今年春播期可能出现明显干旱,主要旱区位于西部,对小麦和大田作物适时播种不利,且影响播种质量。其它地区墒情适宜,有利春播正常进行。
  1.2.大田生长期:夏季气温略高,偏暖的幅度弱于近两年,7~8月有明显低温时段,对作物生长不利;降水主要集中在盛夏,可能导致局地发生短时洪涝灾害,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1.3灌浆成熟期:秋季气温略高,较近几年有下降趋势,初霜为略早趋势,明显早于近几年,可能对作物籽粒灌浆成熟不利。
  2 农业气象作物产量预报业务支持体系
  要做好作物产量预报业务,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和产量预报的及时提供,所需信息能否及時收取、预报方法能否快捷运行是非常关键的。丰富、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是实现农业气象作物产量预报的基础,简捷、实用的技术支持是实现农业气象作物产量预报的保证。
  2.1.信息支持
  气象部门于20世纪80年代初就建成了全国农业气象信息实时监测网,通过气象通信系统实现了逐句收取全国气象、农情、灾情等信息。特别是90年代气象部门实施9210工程建成中国气象信息网络系统以来,气象部门的信息传送得更快、更及时。利用此网络系统可以实时收集全国逐日,逐等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农业气象以及遥感资料,保证了农业气象作物产量预报的业务需要。
  2.2.技术支持
  农业气象作物产量预报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业务完善,建成了以作物产量预报业务系统为主体,农业气象情报和遥感应用系统为辅助的作物产量预报综合技术支持体系,每年对全国作物进行跟踪监测、评价和产量预测。
  (1)作物产量预报业务系统
  作物产量预报业务系统可以制作全国,省级、地区等不同区域的作物产量预报。系统集数据管理、产量预测、结果分析及输出为一体,具有模型参数化、自动化和预测结果可视化、图表化等特点。系统中可以使用的预测因子有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大气环流特征量、海温、预报区域的地面气象因子,以及其他预测因子如经济计量因子等,可以建立各种作物产量预报模型。
  (2)农业气象情报业务系统
  农业气象情报业务系统主要用于全国逐句农业气象条件评价,为作物产量预报提供过去的或常年的农业气象条件、作物生长状况及受灾情况等。此系统可以实现气象要素、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产量结构、土壤水分、病虫害、灾情等资料的收集处理、检索、实时分析、对比、统计和出版制图等。
  (3)遥感应用系统
  遥感应用系统主要进行作物长势、灾害的遥感监测以及作物种植面积估测,为作物产量预报提供作物长势、产量遥感预测以及灾情等信息。其功能包括:卫星资料处理、植被指数制作、作物长势年际对比、作物面积测算和产量预测、灾害监测等。目前业务中应用较多的为冬小麦和秋收作物遥感监测、冬小麦产量预测、干旱和冻害遥感监测等。
  3 问题与建议
  3.1存在问题
  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制约因素很多,而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农田地块小,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农田种植越来越复杂.因此作物产量预报仍存在着许多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况且即便是研究成功的方法,业务化实施时也存在一些的困难。目前农业气象作物产量预报业务有四个方面的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或完善。一是大范围地区作物面积较难估测,二是业务预报模型有待机理化,三是作物产量预报需动态化,四是开展作物产量预报应全球化。
  3.2.农业生产建议
  (1).建议农民朋友要建立防灾减灾意识,化被动为主动,克服麻痹思想,增强科学种田意识,积极参加大型科技普及活动及科技培训,精心做好备春耕工作,精选种子,提早检修农机具,抓住有利天气进行整地、耙地、送粪。
  (2)建议旱区尤其是西部要做好抗春旱、保春种工作,以保墒、增墒、抢墒为重点,力争一次播种保全苗。
  (3)各地要参考气候预测,充分考虑当地作物生育期热量状况来选择作物品种,防止越区种植,今年的热量条件将不如近两年,建议各地将早、中、晚熟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以达到高产高效益的目的。
  (4)各地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形势,提前做好抗低温的工作。
  (5)全力做好各项防治农业病虫害的工作。选择抗病品种,清除茬子、秸秆,减少病源,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合理施肥,同时注意加强田间管理。
  (6)我省易发冰雹、大风、暴雨等灾害,有条件的地方要及早做好消雹、防涝等各项准备工作。
其他文献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肠道病毒性疾病,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属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尤以10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最高,35日龄以上的仔猪
黑河市爱辉区从2002年实施农村人饮解困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至今,共计安装变频恒压供水设备98台套,并与传统的农村供水设备比较,变频恒压供水技术是一项使用安全、便捷可靠、高效节能的新技术,在农村基础条件和经济条件较差,水源井水质合格,水量充足的情况下,尤其在东北寒冷地区农村中,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我区传统的供水方式为:水源井——多级立式给水泵——压力罐——管网——用户,这种供水方式和当今先进的供水
介绍了池塘养鱼对池塘水源、面积、水深、形状和方向、底质、环境的要求,进而提出养鱼高产稳高的池塘改造方法,最后对养鱼水质的要求进行分析.为池塘养鱼提供参考。池塘是鱼类生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氨气、硫化氢、粪臭素、三基氨等恶臭气体和粪尿中的氮磷元素、重金属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摘 要:本文针对东北高寒地区的特点,在苗木御寒工作上提出了多种相应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冬季;苗圃御寒;措施  我省处于高寒地区,最冷季节土壤冻深可达2 m左右,这对于苗圃的林木幼苗是一个威胁,如果冬季御寒措施不当,会导致苗木冻死或冻伤,以至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 入秋后的准备工作  正确掌握播种期,人秋后应及早停止灌水,并追施氮肥,加施磷、钾肥,加强松土、除草、通风透光等管理,使幼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題,并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问题;建议;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是我们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1 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乡镇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弱化 一是乡镇机构改革中,地方
(黑龙江省泰来县泰来镇农村经济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162400)1 后备母猪饲料营养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对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尤其重要,体重达到90~100千克的后备母猪,要根据体况要注意加料或限料。后备母猪前期蛋白质和能量要求高,蛋白质占18%,能量为12.60兆焦/千克;后期要求低,蛋白质16%~17%,能量11.76~12.18兆焦/千克。体重在未达到90~100千克的后备母猪,一般采用自由采食的方
近年来,随着杨树人工林的面积不断增加,杨树虫害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由于管护不当等多种原因,个别地段甚至造成大面积的杨树林死亡,所以,对杨树虫害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苹果梨九十年代初曾经是甘肃张掖地区梨产业的主栽品种,承载了张掖人发家致富的重望,由于当时花期自然灾害较多,市场萎缩等原因,梨农收益较差。只有及时进行高接换头,更换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