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2-000-02
摘 要 月牙镗作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现只在少数民族苗、侗村寨推广。侗族月牙镗是天柱县老海村村民在春节期间走村串寨进行玩龙时进行的一种表演活动,通过对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的研究,可以把握侗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同时,月牙镗作为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体育项目,极富民族特色,对其研究有利于黔东南体育事业和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月牙镗 拜年习俗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天柱县老海村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为研究对象对天柱县侗族月牙镗进行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侗族月牙镗的起源、形制与技法
1.月牙镗的起源
“月牙镗”流传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高酿镇老海村,该村位于天柱县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民生活困难。解放初期,老海村人受到官僚地主压迫及地痞匪徒的欺凌,受尽人间困苦。那时清廷无能,匪患四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而又经常受强人所夺,故于清道光年间以龙孔卜为首的先祖们组成一支武术队,请贵州松桃武术大师龙大正来传授武艺。龙大正根据自己多年的习武经验,为达到防敌、擒兽、健身的目的而创造了月牙镗。月牙镗是中国古代兵器,也是侗族民间传统武术之器械。
2.1月牙镗的形制与技法
月牙镗呈弯月形,状似水牛,大小不等,一般为10~15公斤,径长0.6~1米,中间一梗木贯穿,硬木长1米作为手柄,镗的外形又如一对粗壮、锋利的小牛角。镗一般头的两边形似马叉,中间似剑状。它上有利刃,长1尺半,尖锐如枪,横有弯股刃,两锋中有脊。锋与横刃互镶,并嵌于七、八尺长的柄上,柄下端有长约半尺的梭状铁钻。
月牙镗训练和表演所用器械有镗、铁尺、棍等。表演形式有拳术、单尺、单棍、锏、镗等单项表演,有铁尺对镗、铁尺对棍、双棍对打、棍对镗、含镗(以口咬住镗)、抛镗等对打表演,有三人、四人、五人、七人混合打,还有扫镗棍表演。训练和表演时主要分镗尺对打、镗镗对打、镗棍对打、单人抛镗、单人咬镗、单人扫镗、集体混打等十余种[2]。
(二)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
侗族月牙镗武术表演是天柱县老海村玩龙队春节拜年的表演活动之一。表演者为侗寨老海村清一色龙姓,这里地处深山密林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匮乏。但是,老海人是极乐主义者。平日里,寨上小伙子利用闲暇时间请祖上老人龙天标、龙天福、龙长森、龙必先等传习武艺,使青年小伙练就一身功夫,加上寨上有专人唱贺年吉语,又有人掌握扎龙手艺。依此条件,老海人于每年春节组成玩龙队,到天柱县内的村寨去拜年,庆贺元宵,欢度佳节。由于老海玩龙队成员纪律严明、武术技艺强,深得所到村寨的好评。
(三)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的起源
1.起源于村民交往的需要
月牙镗拜年习俗为青年男女提供接触机会,便于寻觅伴侣,互相探访,交友联谊。表演期间,姑娘穿着盛装,戴着银饰,后生们头缠“包头”,身穿新衣,整齐地队伍沿途芦笙之声不断,气氛热闹。
通过春节期间集会性的结伴走寨活动,村寨之间的这种亲密友好关系,逐渐发展成为两寨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甚至欢乐共享、患难与共的特殊友好关系。开展月牙镗武术表演,为村民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也为村民的友谊架起了一座桥梁。也因此推动和增强了未婚青年男女这种亲密关系,使他们从互访活动中得到更多接触和交流机会,从而发展和加深彼此之间的情谊。
2.起源于村民娱乐的需要
月牙镗是以村寨为单位的集体做客走访社交活动。每年从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元宵,开展玩龙舞狮的活动。白天玩龙,到各家各户恭贺新年,之间进行武术表演,并带有戏班去各寨唱戏,寨上家家户户备酒备炮“接龙”热闹非凡。同时,对于观赏者而言既是健康休闲又能调节身心的一种方式。通过娱乐休整,从精神上、体力上得到放松。在春节期间,它是全体村民庆祝丰收和喜庆活动的一项娱乐活动。
3.起源于生产劳动
侗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闭塞、落后的现实状况制约着村寨的发展。由于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比较落后、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比较低、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不够科学合理。人们只好依附于自己创作的工具,来满足人民的日常需求。
4.起源于文化交流的需要
月牙镗是侗族民间传统武术器械,武术运动蕴涵丰富,群众性的武术活动,能成为人们切磋技艺,文化交流,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武术通过文化交流、竞技等途径,在不同民族文化间得到了发展与交流。
5.起源于宗教巫术
世界上所有的原始民族都有巫术,而几乎所有的巫术活动都采用过歌舞形式。史前的巫术孕育着“潜体育”。巫舞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原始体育形态之一。月牙镗是春节期间走村串寨进行玩龙时进行的一种表演活动。
(四)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对侗族村寨文明进程的积极影响
1.促进村寨的文明进步和社会安定
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生活中,特别是在落后的村寨中,人们重视的是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精神如今侗族月牙镗武术已经进入拜年习俗的活动中,它不仅带给人们快乐,更重要的是友谊和爱情。通过月牙镗拜年习俗把村民组织起来参加或观看武术表演,从而满足了他们的娱乐文化需求,从而达到社会的文明和安定生活。
2.促进村寨之间的和谐、团结
月牙镗体育项目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体现:
(1)促进人与人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在于不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月牙镗表演是结盟村寨集体做客,以增进村寨情谊的一种社交活动。凡结成友好的村寨,年年互访。人民团结和谐,减少了彼此的排斥和摩擦,消除人际间的隔阂、化解人际间的矛盾,增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2)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和谐社会里人们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积极认识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良好的自然环境,使人心情舒畅,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使人产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月牙镗体育项目作为一种休闲娱乐体育,通过开展此项目能够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体育,它增强人的体质、增进人的健康、强健人的体魄、培养坚强意志、塑造人格等。为人们从事各项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从而在生理、心理上能够使人与社会相适应、相和谐。
3.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月牙镗作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要想真正的得以发展,就必须转变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对此,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该体育项目,让它成为各民族所能接受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健身体育项目。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扶持该体育项目与旅游一体化。相信,侗族月牙镗武术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也可将其作为一种旅游产业来开发和传承,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利用月牙镗拜年习俗活动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4.促进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侗族文化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深厚传统和鲜明特色的文化。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活动给传统文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如:玩龙时复杂的礼节即玩龙队伍要拜庙、拜井水、结合各村寨实际情况说唱贺词,以求风调雨顺、心想事成、永福安康,这些都蕴含传统文化,其流传的方式独特。“拜年习俗”表现了侗族本土传统文化,它丰富了文化内涵。因此,这一独特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给传统文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三、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侗族月牙镗取得了辉煌成绩,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称道。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不仅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时还给我们敲了一下警钟,在我们发展现代体育的同时,不要忘了发展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侗族月牙镗具有原生性和独特性,对黔东南的旅游、教育和文化等各项事业意义非凡。本课题通过对侗族月牙镗的起源及其侗族月牙镗的形制与技法、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的起源、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的传承意义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从而挖掘侗族文化内涵,有助于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254.
[2] 本书编委会.天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366-378.
[3] 钟涛.中国侗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24.
摘 要 月牙镗作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现只在少数民族苗、侗村寨推广。侗族月牙镗是天柱县老海村村民在春节期间走村串寨进行玩龙时进行的一种表演活动,通过对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的研究,可以把握侗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同时,月牙镗作为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体育项目,极富民族特色,对其研究有利于黔东南体育事业和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月牙镗 拜年习俗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天柱县老海村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为研究对象对天柱县侗族月牙镗进行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侗族月牙镗的起源、形制与技法
1.月牙镗的起源
“月牙镗”流传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高酿镇老海村,该村位于天柱县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民生活困难。解放初期,老海村人受到官僚地主压迫及地痞匪徒的欺凌,受尽人间困苦。那时清廷无能,匪患四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而又经常受强人所夺,故于清道光年间以龙孔卜为首的先祖们组成一支武术队,请贵州松桃武术大师龙大正来传授武艺。龙大正根据自己多年的习武经验,为达到防敌、擒兽、健身的目的而创造了月牙镗。月牙镗是中国古代兵器,也是侗族民间传统武术之器械。
2.1月牙镗的形制与技法
月牙镗呈弯月形,状似水牛,大小不等,一般为10~15公斤,径长0.6~1米,中间一梗木贯穿,硬木长1米作为手柄,镗的外形又如一对粗壮、锋利的小牛角。镗一般头的两边形似马叉,中间似剑状。它上有利刃,长1尺半,尖锐如枪,横有弯股刃,两锋中有脊。锋与横刃互镶,并嵌于七、八尺长的柄上,柄下端有长约半尺的梭状铁钻。
月牙镗训练和表演所用器械有镗、铁尺、棍等。表演形式有拳术、单尺、单棍、锏、镗等单项表演,有铁尺对镗、铁尺对棍、双棍对打、棍对镗、含镗(以口咬住镗)、抛镗等对打表演,有三人、四人、五人、七人混合打,还有扫镗棍表演。训练和表演时主要分镗尺对打、镗镗对打、镗棍对打、单人抛镗、单人咬镗、单人扫镗、集体混打等十余种[2]。
(二)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
侗族月牙镗武术表演是天柱县老海村玩龙队春节拜年的表演活动之一。表演者为侗寨老海村清一色龙姓,这里地处深山密林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匮乏。但是,老海人是极乐主义者。平日里,寨上小伙子利用闲暇时间请祖上老人龙天标、龙天福、龙长森、龙必先等传习武艺,使青年小伙练就一身功夫,加上寨上有专人唱贺年吉语,又有人掌握扎龙手艺。依此条件,老海人于每年春节组成玩龙队,到天柱县内的村寨去拜年,庆贺元宵,欢度佳节。由于老海玩龙队成员纪律严明、武术技艺强,深得所到村寨的好评。
(三)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的起源
1.起源于村民交往的需要
月牙镗拜年习俗为青年男女提供接触机会,便于寻觅伴侣,互相探访,交友联谊。表演期间,姑娘穿着盛装,戴着银饰,后生们头缠“包头”,身穿新衣,整齐地队伍沿途芦笙之声不断,气氛热闹。
通过春节期间集会性的结伴走寨活动,村寨之间的这种亲密友好关系,逐渐发展成为两寨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甚至欢乐共享、患难与共的特殊友好关系。开展月牙镗武术表演,为村民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也为村民的友谊架起了一座桥梁。也因此推动和增强了未婚青年男女这种亲密关系,使他们从互访活动中得到更多接触和交流机会,从而发展和加深彼此之间的情谊。
2.起源于村民娱乐的需要
月牙镗是以村寨为单位的集体做客走访社交活动。每年从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元宵,开展玩龙舞狮的活动。白天玩龙,到各家各户恭贺新年,之间进行武术表演,并带有戏班去各寨唱戏,寨上家家户户备酒备炮“接龙”热闹非凡。同时,对于观赏者而言既是健康休闲又能调节身心的一种方式。通过娱乐休整,从精神上、体力上得到放松。在春节期间,它是全体村民庆祝丰收和喜庆活动的一项娱乐活动。
3.起源于生产劳动
侗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闭塞、落后的现实状况制约着村寨的发展。由于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比较落后、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比较低、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不够科学合理。人们只好依附于自己创作的工具,来满足人民的日常需求。
4.起源于文化交流的需要
月牙镗是侗族民间传统武术器械,武术运动蕴涵丰富,群众性的武术活动,能成为人们切磋技艺,文化交流,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武术通过文化交流、竞技等途径,在不同民族文化间得到了发展与交流。
5.起源于宗教巫术
世界上所有的原始民族都有巫术,而几乎所有的巫术活动都采用过歌舞形式。史前的巫术孕育着“潜体育”。巫舞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原始体育形态之一。月牙镗是春节期间走村串寨进行玩龙时进行的一种表演活动。
(四)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对侗族村寨文明进程的积极影响
1.促进村寨的文明进步和社会安定
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生活中,特别是在落后的村寨中,人们重视的是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精神如今侗族月牙镗武术已经进入拜年习俗的活动中,它不仅带给人们快乐,更重要的是友谊和爱情。通过月牙镗拜年习俗把村民组织起来参加或观看武术表演,从而满足了他们的娱乐文化需求,从而达到社会的文明和安定生活。
2.促进村寨之间的和谐、团结
月牙镗体育项目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体现:
(1)促进人与人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在于不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月牙镗表演是结盟村寨集体做客,以增进村寨情谊的一种社交活动。凡结成友好的村寨,年年互访。人民团结和谐,减少了彼此的排斥和摩擦,消除人际间的隔阂、化解人际间的矛盾,增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2)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和谐社会里人们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积极认识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良好的自然环境,使人心情舒畅,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使人产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月牙镗体育项目作为一种休闲娱乐体育,通过开展此项目能够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体育,它增强人的体质、增进人的健康、强健人的体魄、培养坚强意志、塑造人格等。为人们从事各项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从而在生理、心理上能够使人与社会相适应、相和谐。
3.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月牙镗作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要想真正的得以发展,就必须转变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对此,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该体育项目,让它成为各民族所能接受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健身体育项目。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扶持该体育项目与旅游一体化。相信,侗族月牙镗武术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也可将其作为一种旅游产业来开发和传承,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利用月牙镗拜年习俗活动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4.促进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侗族文化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深厚传统和鲜明特色的文化。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活动给传统文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如:玩龙时复杂的礼节即玩龙队伍要拜庙、拜井水、结合各村寨实际情况说唱贺词,以求风调雨顺、心想事成、永福安康,这些都蕴含传统文化,其流传的方式独特。“拜年习俗”表现了侗族本土传统文化,它丰富了文化内涵。因此,这一独特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给传统文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三、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侗族月牙镗取得了辉煌成绩,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称道。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不仅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时还给我们敲了一下警钟,在我们发展现代体育的同时,不要忘了发展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侗族月牙镗具有原生性和独特性,对黔东南的旅游、教育和文化等各项事业意义非凡。本课题通过对侗族月牙镗的起源及其侗族月牙镗的形制与技法、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的起源、侗族月牙镗拜年习俗的传承意义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从而挖掘侗族文化内涵,有助于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254.
[2] 本书编委会.天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366-378.
[3] 钟涛.中国侗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