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规则与儿童的江湖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d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到五岁的女儿,被小朋友拿水彩笔在手上画了画。回到家,我用肥皂给女儿洗了好几遍手,也洗不掉。她发现洗不掉,有点慌了。我没好气地教训她:“下次不要再让人家在你手上画了。”“我没有让她在我手上画!”女儿说,“是她自己要画的!”也对,我换了说法:“下次‘她自己’要画在你手上,你告诉她不行!”女儿点了点头。手上的颜料,随着时间慢慢消退。过了几天,女儿跟小朋友玩,手上又是五颜六色的。
  如果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行”就是非常明确的拒绝了。如果说“你再这样我要生气了”,那就是较严重的警告了。大家都知道分寸在哪儿,这是约定俗成的规则。
  但是孩子呢?孩子并不懂这些规则。当一个人说“不行”的时候,在孩子听来,对方只是说了两个字而已。可以听,也可以不听。不听的后果是什么?不知道。那可以试试看嘛!孩子是最有好奇心的。所以跟小孩打交道,成年人也觉得棘手。
  周末的时候,我在家办公,女儿跟朋友在客厅玩。为了不受干扰,我进卧室把门关上。但是小朋友一把拧开房门,进来找我玩。我告诉他,不可以,叔叔要工作。小朋友不理。我只好向女儿求助。女儿想了想,说:“那我和他一起看动画片吧。”果然,播放动画片以后,小朋友被牢牢地吸引在客厅里。
  困扰我的难题,竟然被女儿三下五除二地解决了。我突然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小孩子的人际关系根本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无序世界。我女儿就在这个世界里摸爬滚打,积累了一套自己的处世经验。而我在成年人的规则世界里生活得太久,以为一切边界问題,只要张张嘴就可以解决。
  想明白这一点,我又跟女兒交流画手那件事:“你大声说了不行,也不管用,那就跑开算了。”“我跑不过她。”女儿笑嘻嘻地说。我有点沮丧,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任人宰割的弱女子形象。女儿突然又说:“只要不跟她做好朋友就可以了。”那也不至于吧!我刚想说,但转念一想,这又是我身为一个成年人的评价,我把这句话咽了回去。“但是,我跟她是好朋友。反正这颜色过几天就掉了。”女儿又笑了。
  “如果真的洗不掉呢?你还让她画吗?”我又问。“洗不掉可不行。”女儿说。“那你怎么跟她说呢?”我顺着往下问。“我会说,这个是洗不掉的,不能画。”女儿认真地摆了摆手,“画了就不是好朋友了。我这样跟她说,她一定不会画了。”
  原来答案这么简单!原来她一直知道。(嗅嗅摘自《祝你幸福·最家长》)
其他文献
我们身处的文化极其讲究孝道,时至今日,耳目所及,你依然會看到类似二十四孝的宣传。一个人纵然在学识上、金钱上亦或在仕途上声名显赫,但如果你在孝道上有所欠缺的话,绝大多数人都会偏向老人,对你就不是什么中肯的白璧微瑕的评价,而变得非常地极端,那就是孝与不孝。国人在孝道方面的道德感极其强烈,一旦在别人眼里落个不孝的名声,你很难在邻里抬起头来,那些热衷道德绑架的乡邻会让你领略什么是“半生辛劳,一朝毁之”。 
张爱玲有一句话:人都住在他自己的衣服里。大家公认是警句。警句者,使人惊,使人醒,使人集中注意力。哪来的魅力?因为以前没人这样说过,我们从未这样想过。原来人的空间如此狭小,人所拥有的是如此贫乏。灵魂住在肉体里,肉体住在衣服里,衣服住在屋子里,屋子住在市镇村庄里……你我只是住在自己的衣服里。  写成这一句名言的秘诀是,她用了一个“住”字,衣食住行四大要素中的两个合而为一。论修辞,这个字可以跟王安石用了
婆婆說,等无花果成熟的时候,芭贝特就可以到长着甘蔗的贝弗溪边去看她的表亲了。倒不是说无花果成熟和这有什么关系,不过婆婆就是这个样子。  对芭贝特来说,似乎还有很长的时间要等,因为树上的叶子才展新绿,无花果还是青翠坚硬的小球。  不过,温暖的雨水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强烈的阳光。尽管婆婆如圣母像一般耐心沉稳,芭贝特像蜂鸟一样焦躁不安,她们都一样意识到了酷夏的到来。每一天,芭贝特都蹦蹦跳跳出门,到篱笆旁
我的老板找我促膝长谈,一口一个“傻丫头”地唤我,她告诫我年轻人做事不要冲动,愿意放下骄傲才能成就未来的自己。我摇了摇头,轻轻说道:“姐,我还是想辞职。”  算下来,我在这家公司工作有一年了,这在我起起伏伏的职业生涯中算不得长,也算不上短,但却是让我绝顶失望的一段工作经历。我的公司是一家主营食品的电商公司,换言之就是一家淘宝店。但与很多淘宝店不同的地方在于,我的老板是一名网红。每每有新品上架,她在微
自古以来人们对脸就很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呢?说了可能好多人不相信,明朝皇族见人,也是要化妆的。《茶香室续钞》援引明朝文献说:原以为皇帝的帽子,都用珠宝,但不用翠。可是也见过藩王家里有喜事,王爷头上簪花两枝的,还都是翠做的,即所谓翠花。一问内侍,才知道皇帝在后宫中也簪花。《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符说,他到都城,和太监们聊天,谈到皇帝上朝前一定要在脸和脖子上扑粉,这样显得更加严肃。扑粉和严肃沾得上边吗
在吐鲁番,我看见羊吃草。以前,我并没有仔细地看过羊吃草,也不晓得它们吃的是怎么样的草。我见过马吃草、牛吃草、驴子吃草。它们总是低下头来,伸长了脖子,把嘴嗅到地面的草上,一面咬住草茎,一面沙沙地撕裂草梗,或者拔菜也似地把草连根拔起。牛、马和驴大概要一口气拔很多草,才闭上嘴巴,磨碾一阵牙齿,慢慢咀嚼,然后吞下肚子,让胃去消化和反刍。我看见牛和马吃的草,都是普通草地上的青草——那种短矮的、匍匐在地面上攀
世界各国迎接新年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大人小孩都热衷于定下新年愿望。到年底,真正能实现新年愿望的人少而又少。于是,大家在第二年又重复同样的新年愿望游戏。  热衷于新年愿望反映了我们对现有生活状态的不满意,说明我们还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新年到来之际,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缺失。茫然无助之后,我们希望为生活重新找到方向。于是寄希望于新年愿望,可惜新年许下的心愿也很难改变自己的生活。
在春天,总有一部分春天  是你不及的——  她们来得过于突然,  让人手足无措于眼前的豐收。  洪水如果有翅膀就不止是一双。  慢一点,春天!  再减一点,薄一点,等一等  那个做梦的人。  总有人在做梦。  在人间,做得浅的梦  像黑夜,黑凝固  成最坚硬的固体。  入而不得其出的梦,  是另一种煤窑,陡峭,深邃;  像人人可得相见的白天,透明,稀薄,  包裹人,  其中像没有的人。  仿佛乘着
人活在世,总有喜好和癖好。一次,有个人问我,你有喜好吗?你的喜好是什么?我回答他,有啊,当然有,二三两酒,七八只虫子。我这样说,虽有些戏谑的成分,但它概括我的某种生活态度。  二三两酒,是有前提的,朋友聚会的情况下,平素一个人喝酒我是不干的。有朋友在场,在接地气的小酒馆里,把盏对坐,如穿布衫一样亲切,节奏缓徐,耳闻嘤嘤市声,彼此话语平和,肢体舒展,筋络畅通。  二三两,是一个男人起码的酒量,没有这
会英语很了不起吗?当我面对着曼彻斯特口音头大的时候,还是不免生出一点儿挫折感来。这就正如你以为学会普通话就能横行全国,却在潮州或者新疆地区发现自己好似到了外国。  想象中全欧洲都讲英语,事实上全欧洲有一半地方讲英语就不错了。真实的情况是: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国民英语水平越高。挪威、瑞典、芬兰虽然距离英国十万八千里,但是英语却能畅通无阻,有个芬兰帅哥告诉我他会八国语言,在他们朋友圈里还算少的。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