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分析和预报的应用研究

来源 :浙江测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b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1年以内长度的潮汐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与多年资料分析的结果进行比对计算中误差,并根据分析所得调和常数进行潮汐预报,与实测资料比较,计算预报精度。实验表明:(1)由1个月观测资料分析所得的调和常数精度相对较低,据此预报的潮汐其精度也相对较低;(2)由3个月以上实测资料分析所得的调和常数已比较稳定,据此预报的潮汐其精度也相对较高;(3)在兼顾精度和成本的前提下,3个月是潮汐分析预报应用比较理想的观测时长。
其他文献
从组织管理、工作制度、数据集成方法、流转路线等多方面阐述了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动态更新的技术理念.并应用到宁波市海曙区、江东区大比例尺地形图动态更新中,表明该方法能够
总结多年地下管线探测经验,结合实例介绍如何在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中灵活运用不同探测方法,以便提高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正> 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件元代青花塔盖瓷瓶(图版玖:1),原系九江旧辖近邻出土,同墓出土之墓券记载,墓主人殁于延祐戊午年(1318年),葬于延祐己未年(1319年)。此瓶由瓶身和盖两部分合成。瓶为直口弧肩,腹部修削,近底部微侈,口径9.3、腹径16.3、底径10.3厘米。盖呈笠状,上塑七级宝塔,塔顶有葫芦形之宝刹,盖下带子母口,盖径13厘
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型号的GPS接收机数据联合处理的方法、可靠性研究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介绍了浅地层剖面仪和多波束系统工作原理,并针对围海造陆中围堤筑造施工特点,采用浅地层剖面仪和多波束系统进行探测,使围堤筑造的质量和位置精度控制得到有效的提高。
以椒江区土地执法快速反应系统AutoCAD数据入库为例,基于ArcToolbox,介绍了AutoCAD数据到ArcGIS格式的解决方法,并添加属性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简述了InSAR提取地面高程信息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过程。用ERS-1数据进行试验,着重介绍了利用InSAR技术提取高程信息.以及各流程中处理的关键技术和所要考虑的因素等。通过对
在研究基坑的灰色特性基础上,利用VisualStudio2008建立了简单的GM(1,1)模型预测监测系统,并通过慈溪财富中心地下室实测与预测数据的对比,探讨说明了灰色系统GM(1,1)模型运用于深基坑
叙述了浙江测绘网的建设情况,包括网站整体构架、建设特点及实际运行效果等。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测绘政府网站建设提出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