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寒凝证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大众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艾灸对寒凝证类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7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在校生诊断为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滞的女生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口服布洛芬颗粒治疗;B、C两组为实验组,予灸三阴交、关元穴,其中B组每次施灸20分钟,C组每次施灸40分钟。分别于治疗前、每个疗程治疗后及治疗后三个月经周期对所有研究对象使用VAS评分及CMSS评分表进行评分,并依据终末随访评分结果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三组间比较年龄、病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比较VAS评分,治疗前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疗程治疗后及终末随访时三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比较痛经症状评分,治疗前及第2疗程治疗后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3、4疗程治疗后及终末随访时三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终末随访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同施灸时长之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灸可显著改善寒凝证类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选用玉米品种KWS9384为试材,在新疆奇台县奇台总场高产玉米试验田进行试验,设置4月20日(B1)、4月27日(B2)和5月5日(B3)3个播种时期,分别于4、3、2展叶期剪去地上部分。留一片在地表,以
介绍了中高能核反应过程中与集体流相关的可观测量, 以及利用这些可观测量分析研究集体流、确定集体流参量的方法. 除此而外, 还介绍了通过测量分析集体流研究核态方程、介质
在室内拥有固定的WIFI信号源的基础上,通过离线阶段采集WIFI信号,结合自定义的信号特征向量模型,建立可用于室内在线定位的WIFI指纹数据库;在线定位过程需要实时扫描WIFI信号
介绍了利用加速器质谱技术在核物理与核天体物理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包括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测定、核反应截面的测量、超重元素的寻找、宇宙射线和太阳中微子性质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