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st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TA)累及肺动脉患者的CT征象及其临床相关性分析。

方法

回顾分析西京医院2007年11月至2016年11月诊断TA并肺动脉受累的患者35例,男6例、女29例,年龄15~52(28±9)岁,作为研究组(TA+P组),同时搜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诊断TA但未累及肺动脉的患者40例,男5例、女35例,年龄7~67(28±12)岁,作为对照组(TA组),用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实验室资料、肺动脉及右心测量数据,并分析TA+P组肺动脉受累的CT征象。

结果

TA+P组患者较TA组多出现气短、气喘(54.3%比10.0%)、咳嗽(31.4%比12.5%)、心悸(11.4%比0)等症状(均P<0.05),但两组间病变活动性及病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P组35例患者共312个肺动脉节段受累,CT表现以管腔狭窄最多见(35例,211节段),其次为闭塞(14例,94节段);双侧(23例,217节段)及多支(34例,311节段)同时受累多见。TA+P组肺动脉收缩压、主肺动脉管径、右心房、右心室宽径均>TA组(均P<0.05)。

结论

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有一定的CT特点,其与病变的活动性及病程时间无关,该类患者常合并肺动脉高压,并出现相应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

其他文献
微小RNA(miRNA)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负性调控。研究发现miR-151-5p在人体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可能在其发展过程,特别是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miR-151-5p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某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机制,对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有着潜在的重要价值。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15例颈段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肖氏改良分区分期:Ⅰ期6例,Ⅱ期5例,Ⅲ期3例,Ⅳ期1例。手术方式:后正中半椎板入路9例,其中内固定2例;后正中入路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3例;颈前入路3例,其中内固定1例。术后采用椎管MRI检查评价肿瘤的切除情况,采用脊柱CT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单药治疗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LRGTN)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2001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59例符合条件的LRGT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按照200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标准进行评分,对患者年龄、前次妊娠性质、距前次妊娠间隔时间、化疗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最大病灶大小、转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ASL)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其中低级别胶质瘤9例,高级别胶质瘤15例,脑膜瘤11例,神经鞘瘤6例,转移瘤3例。均行常规磁共振平扫、ASL及动态增强扫描(DSC-MRI),应用感兴趣区(ROI)方法获得肿瘤实体部分,评价最大脑血流量。对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