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银企关系制度对我国企业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_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财务治理权的配置,应充分考虑各相关主体的利益,这一点在理论上已基本达成共识。但现实中,银行这一重要利益主体,在企业财务治理权配置中的地位却常常被忽视,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治理效率。笔者认为,建立科学的银企关系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治理效率。本文就此作一分析。
  
  一、银企关系制度的几种模式
  
  不同的银企交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银企关系的性质。根据具体的银企关系和维系这种银企关系的规则和方法,可以将银企关系制度划分为市场性银企关系制度、企业性银企关系制度和半市场-半企业性银企关系制度三种模式。
  
  (一)市场性银企关系制度
  在市场性银企关系制度中,银行和企业之间维系一种市场性的稳定关系,双方的交易以信贷交易和间接的市场交易为主,后者倾向于获取市场交易利润。双方的每一次交易都是相对独立的,即银行对每一次交易的考核都采取市场性原则,严格地按照价格确定交易对象,企业也采取同样的方式处理自己的金融业务。美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制度主要是市场性的,银行参与企业治理的方式大多是进行企业收购。另外,美国银行和企业还互派董事,但银行派往企业的董事一般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和财务决策。
  
  (二)企业性银企关系制度
  在企业性银企关系制度中,银行和企业之间维系一种企业性的关系,交易方式以直接的产权交易为主,双方以产权为纽带形成企业式层级管理的等级关系,银行作为企业的大股东,按照企业内部的运作方式参与企业决策,并通过人事参与,影响企业的日常事务。信贷交易和间接的产权交易通常采取一种变异的方式,在具体的交易过程中,双方并不以市场价格为导向,而是依赖于双方已经存在的企业性银企关系。在德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制度主要是企业性的,这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直接产权关系。由于在德国产权的实施成本很高,银行以外的许多投资者并不看中基于股票的投票权,而是委托银行代理行使,再加上银行的高信誉度,使得银行享有了更多的投票权,在企业财务治理中居于绝对的控制地位。
  
  (三)半市场-半企业性银企关系制度
  半市场-半企业性银企关系制度介于二者之间,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和信贷交易同样举足轻重,银行和企业的一一对应关系相对固定,但与企业性银企关系相比较为松散。在企业经营正常的情况下,银行通常不干预企业事务,银行即使是企业的大股东,信贷交易也按照市场原则与企业进行,表现为市场性关系。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尤其是企业经营出现财务问题时,银行通常会放弃部分权利,或将债券转为股权,组织资金救助企业,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能全面接管并改组企业,并采取强制性措施直接干预企业事务,表现出银行管理企业的企业性特征。日本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制度主要是半市场-半企业性的,银行参与企业财务治理方式是主办银行制度,简称主银行制。主银行既是企业的大股东,又是企业的第一大融资者。银行对企业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向企业派遣管理者特别是高层财务人员的方式实现的。平时主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存在着一定的市场性,它们根据市场规则,就贷款、其他融资方式及其服务达成契约。但同时,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主银行与企业的交易中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非市场性,酷似企业内部管理的关系。
  
  二、半市场-半企业性:我国目前银企关系制度的现实选择
  
  傳统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实行“双口供应”,即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1984年以前,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还不足25%,而1985年则—跃超过40%以上。—方面,企业原来依靠国家财政筹资的渠道被收缩乃至切断,而市场化的筹资渠道(如资本市场)尚未建立,企业资本金呈现不足态势;另一方面国家为了转变国有企业资金的财政供应体制,建立商业化的融资体制,用税前还贷政策鼓励企业向银行贷款。而此时的银企关系,还是软信贷约束,银行并非是追求自身利益的商业银行,企业在传统经营机制的惯性下低效率地使用银行贷款。筹资体制的改变(“拨改贷”)使企业走上负债经营道路并延续至今。
  尽管建立市场性的银企关系制度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但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银企之间不良债权债务依然存在,而且对银行贷款的使用及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等方面,银行并无实质性的监督和控制措施。这种对于银行来说责任和风险大于权利的财务机制有碍于建立正常合理的银企关系。鉴于目前在我国直接建立市场性的银企关系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企业性的银企关系制度在我国没有政策支撑。因此,半市场-半企业性的银企关系制度是我国目前的现实选择。
  笔者认为,在我国实施半市场-半企业性的银企关系制度可以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允许银行向企业投入股权资金,这样,银行就可以以股东的身份享有企业的部分控制权,并使债权控制与股权控制相互补充;二是在企业董事会设置兼职债权人董事。国际上,银企之间的人事结合可以股权关系为基础,也可以贷款联系为基础。债权人董事一般不干预企业的经营与财务,但在监督企业财务决策、防范风险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三、半市场-半企业性银企关系制度的建立对我国企业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
  
  企业治理结构是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利关系,促使其长期合作。财务治理作为企业治理的一部分,它的效率取决于其内部组成部分(结构)间的相互协调。建立半市场-半企业性银企关系制度后,银行在企业财务治理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比如相互持股,提供管理资源,董事的派遣,大宗贷款和信用,受托管理,担保,筹划债券发行,投资顾问,参与重组等等。平时,银行不干预企业的财务活动,但当发现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银行会行使其对企业的控制权。这种“相对治理”有利于协调银行与企业其他相关者的关系,从而提高了企业财务治理效率。具体表现为:
  
  (一)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中小股东由于势力单薄,加之“搭便车”思想的存在,往往很难与大股东抗衡,常常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来表达对企业的态度。尤其在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事实,更使中小股东望尘莫及。大股东在享有公司重大决策权的同时并不承担公司经营的全部风险,他们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了自己的财富,把剩余风险留给全体债权人。银行参与企业财务治理则可以有效地监督股东(尤其是大股东)行为,从而在保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有利于抑制“内部人控制”现象
  在股权分散的企业中,由于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企业的重大决策权实际上掌握在经营者手中,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局面。银行参与企业财务治理,可以有效地监督经营者行为、抑制“内部人控制”现象,从而也保护了广大股东的利益。
其他文献
用二氯化锡和NaY沸石为原料,经浸渍、焙烧等工序制备SnO2/NaY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显示:尺寸在20-60二氧化锡纳米棒在NaY沸石表面上形
文章主要研究了一类分数阶时滞微分系统,首先分析了该系统的可解性,之后通过定义基解矩阵和利用拉普拉斯变换给出其通解。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140例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2000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大法,是会计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保证,是正确处理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依据。再次研读《会计法》,深感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对成年癫痫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到医院就诊的成人癫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
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昆明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得到了塔体的振型、周期等自振特性;通过这些动力特征,了解了该类型吸收塔结构的刚度分布情况,分析了加喷淋管与不加
笔者认为,会计教育的目标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会计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具备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内部约束机制与内部监督机制,形成一套严密科学的控制体系,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证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
文章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钢筋混凝土扁梁柱节点的非线性分析,得出等宽扁梁自由端在竖向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形状比较吻合,从宏观上分析了其抗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