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面临全球化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对员工的外语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针对专业的技术人员。现代企业需要专业技术好又能够掌握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这样就给技师学院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技师院校 英语教学 改革方案 职业英语 职业性
经济和市场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技师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除了公共英语的课程外,技师院校开设的其他英语课程包括机械英语、商务英语以及计算机英语和会计英语等课程。然而,由于我国技师学院所培养的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法把所学的语言知识与具体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他们仍然是“开不了口,动不了手”,既看不懂专业的英文资料,又无法与对方交流。基于这种现状,各技师学院也在积极探索英语教学的改革之路。
一、技师学院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技师学院在对学生教育的方法上仍过于陈旧,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都直接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从而导致教学的效果事倍功半。现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归纳成“以教材为中心”“以语音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以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的语言和实践技能在很大程度上都得不到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也不能得到运用,这样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一)学生层面
技师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普遍偏低,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薄弱,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会话都存在问题。不同专业由于男女生比例悬殊,女生较多的专业普遍学习英语兴趣较高,男生为主的专业如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较低。此外,即使是同一层次同一专业的学生也由于生源地不同,水平出现较大差异。薄弱的英语基础与班级内部水平的差异都给英语教学,尤其是专业英语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二)教师层面
首先,技师学院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以及扩招使英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了教师备课精力不足,课后也无暇与学生交流。其次,“双师型”英语教师紧缺。目前技师学院的英语教师绝大部分为英语教育专业毕业,没有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学习,欠缺高职教育理念与从事高职教育的实践经验。虽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了“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实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教师对技师教育的性质、特征、规律及发展趋势认识模糊,因此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只能依靠专业英语教材教授一些专业词汇,照本宣科,这与学生将来实际工作中可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脱节。最后,教学方法也相应地较为单一。目前技师学院英语课程基本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单词和课文的方法为主,缺乏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尤其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单一的教学模式也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管理层面
首先,课程安排较少。技师学院非常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大都忽略基础文化课教育。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每周课时量较少,多数学校的总学时一般为180-220学时,有些学校甚至到不到这一标准。其次,教材选择不适合学生水平。技师学院专业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偏难,词汇量超纲超标,使得学生见到教材就先产生了畏难情绪。
二、技校英语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开设职业英语,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职业英语指用于正式工作场合的英语。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更注重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更强调一个人在现代工作环境的综合语言能力。职业英语是为职场中人或即将进入职场的毕业生准备的,掌握了职业英语能力,进入职场时就可以使用。所以,技校英语教学不仅应传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应传授职业岗位所需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职场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将职业英语融入通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服务。
(二)创设情境,置身社会环境中
技校的学生在对英语的学习中需要根据自身所在的专业,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形式来完成任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感觉自己置身的是社会而不是课堂,通过这个环境的模拟,可以拿着课前准备好的各个内容逐一对计算机的各项知识进行介绍。对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模拟一家公司要进行国际货运的采购业务,从中通过对三家货代公司进行询价来进行对比,其中出现的许多需要询问的问题,也就成为检测学生职业面貌和英语的沟通能力的一种方式。
(三)师生共同完成,总结分享经验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为这个教学任务去努力探索,这样,教师的参与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从听到指挥的转变,这样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更加吸引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境界,展示个人的才能。在课堂结束之后,可以一起分享和总结其中的一些不足和细节问题,大家可以敞开心扉,同时,学生可以听听教师对这项教学任务的评价以及感受,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的态度以及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技师院校 英语教学 改革方案 职业英语 职业性
经济和市场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技师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除了公共英语的课程外,技师院校开设的其他英语课程包括机械英语、商务英语以及计算机英语和会计英语等课程。然而,由于我国技师学院所培养的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法把所学的语言知识与具体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他们仍然是“开不了口,动不了手”,既看不懂专业的英文资料,又无法与对方交流。基于这种现状,各技师学院也在积极探索英语教学的改革之路。
一、技师学院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技师学院在对学生教育的方法上仍过于陈旧,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都直接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从而导致教学的效果事倍功半。现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归纳成“以教材为中心”“以语音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以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的语言和实践技能在很大程度上都得不到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也不能得到运用,这样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一)学生层面
技师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普遍偏低,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薄弱,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会话都存在问题。不同专业由于男女生比例悬殊,女生较多的专业普遍学习英语兴趣较高,男生为主的专业如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较低。此外,即使是同一层次同一专业的学生也由于生源地不同,水平出现较大差异。薄弱的英语基础与班级内部水平的差异都给英语教学,尤其是专业英语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二)教师层面
首先,技师学院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以及扩招使英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了教师备课精力不足,课后也无暇与学生交流。其次,“双师型”英语教师紧缺。目前技师学院的英语教师绝大部分为英语教育专业毕业,没有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学习,欠缺高职教育理念与从事高职教育的实践经验。虽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了“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实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教师对技师教育的性质、特征、规律及发展趋势认识模糊,因此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只能依靠专业英语教材教授一些专业词汇,照本宣科,这与学生将来实际工作中可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脱节。最后,教学方法也相应地较为单一。目前技师学院英语课程基本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单词和课文的方法为主,缺乏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尤其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单一的教学模式也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管理层面
首先,课程安排较少。技师学院非常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大都忽略基础文化课教育。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每周课时量较少,多数学校的总学时一般为180-220学时,有些学校甚至到不到这一标准。其次,教材选择不适合学生水平。技师学院专业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偏难,词汇量超纲超标,使得学生见到教材就先产生了畏难情绪。
二、技校英语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开设职业英语,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职业英语指用于正式工作场合的英语。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更注重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更强调一个人在现代工作环境的综合语言能力。职业英语是为职场中人或即将进入职场的毕业生准备的,掌握了职业英语能力,进入职场时就可以使用。所以,技校英语教学不仅应传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应传授职业岗位所需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职场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将职业英语融入通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服务。
(二)创设情境,置身社会环境中
技校的学生在对英语的学习中需要根据自身所在的专业,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形式来完成任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感觉自己置身的是社会而不是课堂,通过这个环境的模拟,可以拿着课前准备好的各个内容逐一对计算机的各项知识进行介绍。对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模拟一家公司要进行国际货运的采购业务,从中通过对三家货代公司进行询价来进行对比,其中出现的许多需要询问的问题,也就成为检测学生职业面貌和英语的沟通能力的一种方式。
(三)师生共同完成,总结分享经验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为这个教学任务去努力探索,这样,教师的参与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从听到指挥的转变,这样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更加吸引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境界,展示个人的才能。在课堂结束之后,可以一起分享和总结其中的一些不足和细节问题,大家可以敞开心扉,同时,学生可以听听教师对这项教学任务的评价以及感受,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的态度以及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