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历来是高中英语教师所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从初高中英语课程的区别,分析目前在教学中初高中英语衔接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策略,以期帮助学生顺利走过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过渡时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中英语;衔接
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学习的起始年级,初高中的过渡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学校、家长、学生本身以及高中的英语教师们尤其是高一的英语教师们深有体会颇有感触,是否关注和重视这些问题,关系到初高中英语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地实现过渡,直接影响到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未来三年的英语学习乃至于他们终生的英语学习。
一、初高中英语衔接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学生的身心差异。就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而言,学生从初中和高中生理和心理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使他们在认知和心智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这两个时期属于具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和特征的两个学习阶段,尤其是处于初高中衔接时期的学生,身心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刚刚初三毕业的高一新生们,中考后到高中新生入学相隔2个来月,这段时间里,学生能接触英语、创造机会学习英语的人数比例相当有限,多数学生会产生“好好松口气”的想法,特别是有些学生却由于初中时英语基础不十分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对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陌生的同学和老师们,对高一新生来讲,他们需要有一个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这个适应过程对于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来说会很快很轻松地度过,然而对于英语基础和心理素质都较差的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考验。
2.教学内容上的变化
(1)词汇量要求不同。初中英语的词汇量较小,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仅要求学生掌握1500至1600个单词和200至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高中毕业要求掌握的英语词汇量是3000左右。
(2)语法要求不同。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了基础的语法内容,要求掌握的只是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语法知识;而在高中的语法比较复杂,要学习的是更深层次、结构更复杂的语法。
(3)教材内容不同。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形象直观,课文篇幅较短。而高中英语教材起点高,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并在初中的基础上注入了大量的语法点、知识点,句子结构也更为复杂。
3.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差异。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的设计得形象直观,因此,课堂容量小,进度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反复地强化练习一个词汇、一个句型或一个语法点。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而高中英语教学却存在着:教材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课时不足等诸多实际的问题和困难。因此,由于高中英语课堂容量大,进度快、教师对重难点内容没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地强调,更没有充裕的时间带领学生对词汇、句型和语法强化练习,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这也使得高一绝大部分新生短期内很难应付,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
4.初高中学生学习英语方法的差异。由于初中内容简单,课堂上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对重点、难点反复讲解,让学生进行操练,所以学生只要课堂上认真听、即使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也照样能考高分,因此他们大都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好学习习惯。但是面对高中的课程,内容多且抽象,课堂容量大、节奏快,不做好预习,就会影响课堂听课的效果,甚至听不懂老师的讲解。课后不复习,完成老师的作业也会有困难。高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普遍较差,往往继续沿用初中时的学习英语的方法,结果学习障碍重重。因此缺乏衔接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学生则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有效应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策略
1.做好心理调适,帮助学生顺利过渡。进入高中后,学生心理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必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因此教师要做好心里疏导,帮助学生顺利过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克服畏惧心理。
2.查缺补漏,做好知识上的衔接。目前笔者采取的衔接措施之一就是边上新课,边复习初中知识。一方面,按课程标准和学校工作計划,按时上新课。一方面编制和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初高中衔接教材,在高中起始阶段作为校本选修课程,在高一开学之初,复习、巩固初中旧知识,引入高中新知识。结合高一新课教学,用“分散穿插”法系统复习初中相关知识,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查缺补漏。
3.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英语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精神,首先实现英语教学中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机智地实现师生间,生生间,人机间和师生与教材教具间的互动,尽量达到双向及多项交流。教师不一定每堂课都是主角,但必须把知识讲解到位,更要指导学生如何获取和处理自己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教师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对于学生的学法必须指导到位,授予以“渔”而非鱼,从而真正地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帮助学生及早地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
4.循循善诱,做好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衔接。学生升入高中后,为有效地学习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这有利于重新塑造他们。首先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晨读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和朗读英语的习惯。其次指导高一新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然后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最后帮助学生养成阅读课外英语书的习惯。
总之,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帮助高一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点燃学生无限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让英语教学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让他们终身受益。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中英语;衔接
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学习的起始年级,初高中的过渡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学校、家长、学生本身以及高中的英语教师们尤其是高一的英语教师们深有体会颇有感触,是否关注和重视这些问题,关系到初高中英语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地实现过渡,直接影响到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未来三年的英语学习乃至于他们终生的英语学习。
一、初高中英语衔接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学生的身心差异。就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而言,学生从初中和高中生理和心理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使他们在认知和心智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这两个时期属于具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和特征的两个学习阶段,尤其是处于初高中衔接时期的学生,身心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刚刚初三毕业的高一新生们,中考后到高中新生入学相隔2个来月,这段时间里,学生能接触英语、创造机会学习英语的人数比例相当有限,多数学生会产生“好好松口气”的想法,特别是有些学生却由于初中时英语基础不十分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对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陌生的同学和老师们,对高一新生来讲,他们需要有一个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这个适应过程对于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来说会很快很轻松地度过,然而对于英语基础和心理素质都较差的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考验。
2.教学内容上的变化
(1)词汇量要求不同。初中英语的词汇量较小,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仅要求学生掌握1500至1600个单词和200至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高中毕业要求掌握的英语词汇量是3000左右。
(2)语法要求不同。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了基础的语法内容,要求掌握的只是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语法知识;而在高中的语法比较复杂,要学习的是更深层次、结构更复杂的语法。
(3)教材内容不同。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形象直观,课文篇幅较短。而高中英语教材起点高,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并在初中的基础上注入了大量的语法点、知识点,句子结构也更为复杂。
3.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差异。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的设计得形象直观,因此,课堂容量小,进度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反复地强化练习一个词汇、一个句型或一个语法点。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而高中英语教学却存在着:教材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课时不足等诸多实际的问题和困难。因此,由于高中英语课堂容量大,进度快、教师对重难点内容没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地强调,更没有充裕的时间带领学生对词汇、句型和语法强化练习,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这也使得高一绝大部分新生短期内很难应付,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
4.初高中学生学习英语方法的差异。由于初中内容简单,课堂上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对重点、难点反复讲解,让学生进行操练,所以学生只要课堂上认真听、即使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也照样能考高分,因此他们大都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好学习习惯。但是面对高中的课程,内容多且抽象,课堂容量大、节奏快,不做好预习,就会影响课堂听课的效果,甚至听不懂老师的讲解。课后不复习,完成老师的作业也会有困难。高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普遍较差,往往继续沿用初中时的学习英语的方法,结果学习障碍重重。因此缺乏衔接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学生则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有效应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策略
1.做好心理调适,帮助学生顺利过渡。进入高中后,学生心理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必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因此教师要做好心里疏导,帮助学生顺利过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克服畏惧心理。
2.查缺补漏,做好知识上的衔接。目前笔者采取的衔接措施之一就是边上新课,边复习初中知识。一方面,按课程标准和学校工作計划,按时上新课。一方面编制和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初高中衔接教材,在高中起始阶段作为校本选修课程,在高一开学之初,复习、巩固初中旧知识,引入高中新知识。结合高一新课教学,用“分散穿插”法系统复习初中相关知识,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查缺补漏。
3.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英语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精神,首先实现英语教学中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机智地实现师生间,生生间,人机间和师生与教材教具间的互动,尽量达到双向及多项交流。教师不一定每堂课都是主角,但必须把知识讲解到位,更要指导学生如何获取和处理自己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教师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对于学生的学法必须指导到位,授予以“渔”而非鱼,从而真正地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帮助学生及早地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
4.循循善诱,做好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衔接。学生升入高中后,为有效地学习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这有利于重新塑造他们。首先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晨读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和朗读英语的习惯。其次指导高一新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然后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最后帮助学生养成阅读课外英语书的习惯。
总之,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帮助高一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点燃学生无限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让英语教学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让他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