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表述应由心生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思维表达离不开数学语言。言为心声,语言表达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述得是否清晰可以清楚地体现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重视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但一定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表述。力争达到言心合一的效果。
  
  [案例]“面积”教学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黑板的面,再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学生观察、操作)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例如: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生:作业本封面的大小就是作业本封面的面积。
  生:文具盒盖的大小就是文具盒盖的面积。
  生: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没有让学生对物体表面的大小进行充分感知,只是在揭示“面积”概念后,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语言,形式化地说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尽管学生说得也很流畅,但他们真的理解了吗?情形不言自明。
  
  [案例]“面积”教学片断二:
  
  师:(板书完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对于这个课题,大家想了解哪些知识?
  生:什么是面积?
  生:怎样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
  生:面积怎么计算?
  师:对于第一个问题,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生:面积就是桌子的表面。
  生:面积就是手掌的面。
  生:面积就是黑板的面。
  生:面积就是数学书的封面。
  师:同学们对面积有着自己的理解,但还不够准确,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希望大家能在比赛中有所收获。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的心形卡片,以最快的速度给它涂上颜色,谁涂好了就站起来。
  (比赛过程略)
  师:啊呀!我们班女同学真是太厉害了!
  (话没说完,男生们不服气地喊起来。)
  生:黄老师不公平,你偏心!
  生:老师,我们涂的卡片与女生不一样!
  师:(故意狡辩)都是涂的卡片的表面。怎么会不一样呢?
  生:女生的卡片表面小,我们的卡片表面大。
  师:都这样认为吗?
  生:是。
  师:(见机引导)看来卡片的表面有大有小,其实卡片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
  生:(异口同声)面积!
  师:大家能再举例说说你对面积的理解吗?
  生:练习本封面的大小就是练习本封面的面积。
  生:教室地面的大小就是教室地面的面积。
  生: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表述你对面积的理解?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学生们纷纷点头赞同。
  面积概念的建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案例二教者课始通过提问学生“你是怎么理解面积的”这一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没有从零起点展开教学。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理解的面积就是某一物体的表面,缺少“大小”的概念,此时教者没有直接给予补充,而是故意创设了不公平的比赛情境,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充分感知“什么是面”,在与老师“较劲”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建立“表面大小”这一概念,既活跃了气氛,也突出了重点,在此基础上揭示面积的概念火候掌握得可谓恰到好处。在随后的例举、概括中不难看出,学生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表述,清晰、准确、自然、到位。这时的每一句话都是学生由心而生的。
其他文献
地理学科研究的事物范围广,内容复杂、抽象,人们常形容地理学科具有“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的特点,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是初中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门课程。然而人们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