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妙笔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c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伟方,生于1975年, 1994毕业于浙江省绍兴教师进修学校。现工作于浙江省绍兴市柯岩澄海幼儿园,本科学历,幼教高级职称。
  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以儿童画教学为主。2004年开始,她辅导幼儿参加市“鲁镇杯”学生书法、美术、摄影美术比赛、市“中国心、奥运情”美术比赛、县“兰亭杯”书画现场比赛,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成绩;她辅导的200多幅幼儿作品在《为了孩子》《早期教育》《孩子》《書画教育》等报刊上发表;撰写的论文、课例在《早期教育》《书画教育》专业期刊中发表。并先后获得“优秀班主任”“教育系统先进班级”“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十届优秀班主任”“师德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她认为要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激励着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在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懂得他们的内心世界,走进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心中所想,同时掌握儿童美术发展的规律以及特征。做到了这一些,就能看到孩子从内心画出的一幅幅原生态的作品。
其他文献
保罗·塞尚(1839年~1906年)法国人,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之间的重要画家。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故事给小朋友的启示: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爱好、怪癖、信仰,这些也会反映到他们的绘画中。同样的物品往往会在同一个画家的作品中多次出现。塞尚说他想用苹果征服巴黎,苹果是他理想中的模型,更为主要的是苹果耐得住时间的考验,而塞尚用
对家庭成员来说,“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着甜蜜记忆。你想过请它们做你的小模特口马?  一、厨房里的炊具和餐具  厨房里“圆”的物品多,适合做写生的起点练习。可以从孩子中班开始做简单的写生训练,让好动的宝宝在厨房里体验生活,积累更多触觉上的感受。木质、竹质筷子的温和,瓷质、玻璃器皿的凉爽,金属锅的坚硬与光滑,都带给我们不同的质感。用勺子、筷子敲一敲不同的器皿听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有的清脆、有的沉闷,有
教学”成果展示作品选登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幼儿园布艺彩绘·布老虎
刘茅绎,厦门市湖里幼儿园教导主任,厦门市湖里区首届教坛新秀,湖里区第三批市级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9年荣获厦门市湖里区第三届幼儿园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二等奖。2017年9月被评为2014~2017年度湖里区优秀教师。2017年11月荣获厦门市第四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幼儿园组三等奖。她有一双巧手,总是能将普通的材料变成生动有趣的艺术品,被同事亲切地称为“手工达人”。她喜欢带领孩子们在充满想象的
意大利的“骑马人”
期刊
“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目前,它仍活跃在残存于汉族和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的广大地区。其中,始于汉初的江西萍乡傩,被称为中国傩文化的宝库,它具备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傩庙、傩面具和傩舞这三大宝,被称为研究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  傩面具是傩文化中最吸
剪纸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其镂空效果及制作手法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必然的思维反应。和其他幼儿园教师一样,我们引领幼儿欣赏传统剪纸,尝试用对折、连续对折、四角折、五角折等方法制作剪纸。欣赏着孩子们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我们又不禁思考:剪纸活动仅仅局限于此吗?“米罗可儿”倡导的“借形想象”给我们的教学思维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剪纸教学的另外一片世界。我们跳出了传统剪纸的惯性束缚,引导幼儿将纸剪成不
刘伟,南京市溧水区工交幼儿园青年骨干教师,学前教育本科,小学一级教师职称,担任区美工组核心成员,园教科室核心成员,年级组长,先后被评为区优秀青年教师,区教育师德先进个人,区幼教网络优秀班主任。  有着美术专长的她,十几年来一直潜心于教学与研究,她参与市“十一五”  “十二五”多个园本课题的研究,积极配合均已圆满结题。主持市、区个人课题四个均已顺利结题,2009年市级个人课题《利用几何图形发展小班幼
蝙蝠携带大量病毒,为何安然无恙  蝙蝠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一种带有一点邪恶的神秘动物,事实上,在人类的整个文明中都有蝙蝠的痕迹,因为蝙蝠是自然界中携带病毒最多的动物,如冠状病毒,还有破坏力更强的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都来自蝙蝠的传播。科学家从全世界200种蝙蝠身上发现了4100种不同的病毒,其中各种冠状病毒就超过500多种,可以说蝙蝠的身体就是一个可飞行的病毒库,只是蝙蝠为什么会携带如此多的
第一次教学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印画、拖画表现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感受边印画边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黄红颜料、擦手巾,围兜、袖套、课件(毛毛虫的故事)、背景图(草地)。    三、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毛毛虫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提问:色毛虫的身体是怎么变化的?后来变成了什么?  2.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如何用手指进行印画,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