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有许多民俗著作,有的民俗著作是出于教化民众的目的,宋代出现一些家训类作品,例如朱熹的《家礼》,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尽管保存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民俗史料,但主要也是出于这个目的。这类著作关注点在于世情、道德。正如张亮采所言“前人观察风俗,其眼光所注射,不外奢俭、劳逸、贞淫、忠孝、廉节、信实、仁让等方面。而尤以去奢崇俭,教忠教孝为改良风俗之先着。历代帝王之诏令、士大夫之训诫,每兢兢于此焉”[1]。还有一类作品记载民俗是出于保存史料的作用,史志类作品的作者一般出于此目的,例如史书地理志、地理类著作和地方志。宋代的一些笔记保存民俗史料有时也是出于这个目的。而一些民俗诗歌在表现民俗的时候却有自己独特目的,那就是表现美,所以宋代民俗诗歌立足于展现民俗的诗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