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的印经故事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jie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仰慕文化,也希望自己能逐渐有所提高,我和萨迦派的丹增多吉堪布终于见面了。昨晚堪布给我讲了一些他整理经书的事,几乎每个故事都让我心碎!昨晚一夜失眠,这已是我连着三个晚上失眠了。
  最初堪布自己的老上师、萨迦法王及法王的老上师三位尊者见面,谈及萨迦派教法的兴盛和法本的抢救整理工作时,他们一致推选年轻的丹增多吉堪布担当此重任。堪布的上师几次和他谈此事,堪布都推辞了。后来萨迦法王三次致电堪布,要他受命,他还是拒绝了!萨迦法王最后说:你可以去拜见一下我的老上师吗?堪布实在无法推辞,法王的老上师说:我们三人决定任命你整理萨迦的法本,萨迦法王打卦结果也显示非常好,为了萨迦派的传承,请您接受此任命吧。堪布只能接受这项任务,这一下子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
  刚开始面临的困难是,谁也不肯把秘籍拿出来给堪布整理,费了几年的力气,终于拿到经书并整理出来,也在北京出版社印刷完了,可是始终没筹到该付的款项。一日堪布正在为其他堪布活佛传法时,接到出版社电话:如果不在该日中午一点之前付清款项,所有经书出版社自行处理,算是出版社自己的书而不是堪布的书。堪布轻轻地说了声谢谢,挂了电话。
  其实,该想的办法都想了,就是没筹到资金!
  一日堪布在武侯祠行走时,想到经书款一点影子都没有,眼泪情不自禁地在脸上流淌!刚好他姐姐从旁边走过,看到了,安慰他说:“弟弟,别伤心,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后来她姐姐为难地说:“我脖子上挂的珠宝是很值钱,可是不能卖啊,卖了没法向自己的先生交代,可是可以先典当出去,然后家里再设法慢慢还。”堪布的哥哥拿着姐姐的珠宝,几次去青海,也没典当掉。家里再也想不出任何办法来了。
  接到出版社的最后通牒,堪布心情之沉重,真是言语无法表达。中午12点,别人给堪布打了午饭,堪布一口也咽不下去。过一会儿,堪布拉萨的朋友来电话,狠狠地训了堪布一顿,说,“你还像个堪布吗?像个男人吗?我们费这么大的力气弄来经书整理出来,却把经书取不出来!”
  堪布无语地挂了电话,在自己的本尊前,燃上香,真诚地对本尊说:“我实在没办法了,一切靠您了……”
  堪布无力地跪在本尊像前做着祈祷!过了几分钟,堪布突然接到几年前认识的一个上海小姑娘的电话,她突然问起经书的情况,堪布如实说了,对方听了默默无语地挂了电话。毕竟,那么大一笔钱,一个小姑娘能说什么呢?又过了一会儿,小姑娘来电话了,仓促地说:“堪布,赶快联系出版社,问他们下午3点之前付款是否可以?”堪布迅速地联系了出版社,答曰:“可以。”
  下午两点多,小姑娘来电:“堪布,款已付,别问我是怎样弄来的钱,请出版社查一下是否到账……”闻此言,堪布一下子松了下来,直接昏厥了几分钟,等他醒来,听到电话那头焦急而小声的呼唤:“堪布,堪布,您怎么啦?”
  苏醒过来的堪布赶快说: “我没事,我马上打电话出版社。”
  堪布说,放下小姑娘的电话,他的大脑一片空白,刚开始什么也想不起来了!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后来使劲想才想起经书之事,迅速与出版社谈好了相关事项。
  “你知道吗?一个人如果太开心,真的会死的。”堪布对我说。我的心啪地一下沉了下去!我尽管没经历过因开心而昏厥的事件,但我经历了因担忧而吐血的事件。我知道面对压力,我们的日子不好过,正如益西敦多堪布数数教诫我说:“千万别错因果!宁可办不成善业,也不要做恶业!你不要因为帮书会和帐篷学校,挪用一分钱和信众的善款!堕到地狱我帮不了你。”
  “当我后来看到那个小姑娘,眼泪夺眶而出!”堪布哽咽着对我说。那位可敬的小姑娘,为此次筹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她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还远远不够,她是骗父母骗来的钱,通过网线给父母打电话,说自己在国外,遇事,急需用钱。让父母把积蓄也掏空了,然后在内地躲了五个月,再回到家,身无分文,父母严厉责骂甚至可以说得上是辱骂了她几年,什么难听的话都骂了,她全部忍了下来!
  堪布后来带着小姑娘在萨迦的大法会上,对来自各佛学院参与辩经大法会的八千僧众,说了小姑娘帮助萨迦经书的经历,堪布说:我没有任何能力帮助她,你们这些僧众,请为她今生的安乐和来世的成佛赐予加持吧。再后来,堪布把这个小姑娘带到印度、尼泊尔等国拜见了萨迦的诸位高僧大德,均是如此为这个小姑娘祈求加持!
  “后来,我去了那个小姑娘的家,她的父母全部信佛了,我们也把小姑娘骗钱的真相说了出来。”父母对于自己对孩子的辱骂,非常不好意思,对孩子说:“你怎么不说实话呢?”“怎么可能说实话呢?你们当时根本不信佛,连开口的余地都不会有,当时只能是被迫骗你们了。”女儿向父母道歉着说。
  “你们汉族人真的伟大!为了我们整理经书,敢这样付出!”
  我无语,因为我也觉得那个上海小姑娘太伟大了!
  今天与堪布闲聊,我谈到了益西敦多堪布的艰难,谈到自己与不善言谈的堪布相处的一些事,以及我眼中看到的堪布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我静静地讲述着贫寒的堪布挣扎着办十所帐篷学校的细琐小事,讲着堪布为僧众和佛法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丹增多吉堪布先是用袈裟捂着脸,后来,把袈裟挪开,我看着眼泪在他脸上流淌……他合掌含泪说:“这样的人,当今时代太少了,对这样的堪布,我也有信心!下次有机会,你带我拜见一下他吧。”
  “我相信你的人格,也相信你眼中的堪布。”堪布的眼泪还在眼眶里转着。“当今能坐在法座上传法的人很多,真正有慈悲心的人太少了。因为佛法的衰微,我哭过好几次,”他看着我说,“我真的没骗你!”我当然相信他的真诚!一位已连续9年组织和住持萨迦五明辩论大法会的首席上师,一位受萨迦法王重托的大堪布,对于他的尊贵眼泪,菩提心的珍珠泪,我哪敢质疑?
  只可惜,卑微如我者,没有任何管好自己的心的能力,一家不扫,何以扫天下?我愧对所有这些伟大的圣者!但愿将来有一天,我真的能帮助到所有的如母有情!这一定是我上师们最开怀的时刻!
其他文献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我们的一生,与其说使用身体来为我们的学习工作服务,不如说,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做了身体最忠实的奴仆:忙于它的吃,忙于它的穿,忙于它的住,忙于它的享乐,忙于满足它的种种欲望……甚至忙了几十年还嫌不够,希望能永远地忙下去。在古代忙于炼制丹药,到现代又忙于病体的冷冻,为了长生不老的幻想,忙出种种匪夷所思的花样,结果自然是徒劳。“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因为世上的一切都是
期刊
住 地  地表的影响是有一定高度的,你把手放在皮肤上,如果太高了就不会有感觉了。人不是鸟,不能离地面太高,其实高层建筑是没风水可言的,除非是离地面比较近的楼层。人也不是鱼,所以离水太近也不好。其实我们的祖先和现在欧美日本等发达的国家,多数人是住在一层,最多是二三层高的房子,高层大多是写字楼。而且真正离水近的住宅多不是太理想。因为人是陆生的动物,要亲近大地。现在的人离地面越来越远了,出入有车,回家住
期刊
有一件事,骨鲠于喉,不说不快。回老家过节,在一次饭局上,一个朋友透露,他所在的医院,禁止向患者收配药时的针管钱,这笔钱,由所在的科出。但是,科里出这笔钱,收入就会降低呀,于是,科里偷梁换柱,给每个患者每天记了一笔账,加上了一种过滤器的钱,16元。也就是说,神不知鬼不觉地掠夺了患者16元。朋友戏谑地说,医院让患者省了芝麻,科里让患者掏了西瓜。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巧的是,那所医院那个科的主任是我的
期刊
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的人比比皆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但没受到惩罚的人比比皆是,虽然痛骂着那些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的人,但只要自已有了机会,也会那样做的人更是比比皆是,这就是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穷人有穷人的欲望,富人有富人的欲望。  一个人的欲望失控,可能酿成凶杀;一个国家的欲望失控,那就会酿成战争。  中国人近年来的物质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个人的自由度较之
期刊
世界上有一个民族——犹太民族,人口只有一千多万,占世界人口总数不到0.3%,一百年间(1901——2001)却有152人获得诺贝尔奖,占总获奖人数的22.35%。其中获物理学奖的有39人,占物理学获奖总数的24%;化学奖获奖者23人,占16.8%;生理学和医学获奖者51人,占29.1%;经济学奖获得者18人,占47.37%;文学奖获得者12人,占13%;和平奖获得者9人,占10.98%。其中有科学
期刊
欢 迎 辞  望满空云朵之来去,  想地上众生之相遇。  一期一会,不可思议,  与自己,与某些人,也与某个地方相遇。所有初遇,恰如重逢,  所有重逢,亦是初遇。  行愿“心期四”,每周星期四,  给自己一些安静的时间、空间……  放下尘事,感悟生命。  行愿“心期四”云聚,  在这里,遇见自己。  “云聚”缘起  《行愿》的创办,以及此处心灵家园的落成,缘于创始人和所有行愿人的美好心愿。行愿传媒
期刊
一则:  儿两岁。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儿止哭,泪眼看我。我抚桌,冲儿问:"谁呀?谁撞疼了桌子?"  "我,爸爸,我撞的!"  "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  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  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二则:  儿三岁。无故大哭,我问:"咋了,哪不舒服?"  "没有不舒服。"
期刊
大年三十晚上10点半,我和朋友数人上山共修,去山上的途中电动车已经没电,上坡如何是好,我对坐我车后的女友说应当一心一意祈祷观世音菩萨。多年前的奇迹又在出现了——当年我一车三人上坡,车速突然如下坡一样加速,也是没电的状态,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后来我们开错方向越去越远结果加持力消失,直到我们扭头回到正确的岔口,菩萨又保佑我们顺利到寺庙。  如今我们上坡一车虽然坐两人,但是没电毕竟是很痛苦,谁知我们一起念
期刊
记得孩子9岁那年对我撒了谎, 坦白说就当时撒谎那件事本身并不是多重要,但这样的行为却着实给我内心重重一棒,因为我深知一但说谎的习惯养成后,要改那真的是如同黑墨滴到净水中,再想取出来就太难太难了。  看到孩子开始说谎,当时情绪的波澜不断撞击我这肉墙身体。强力控制撞击者(情绪),怕它像决堤的洪水把这肉墙冲穿引起被撞击者(行动)的失控而对孩子爆发。于是在陋室中没有记忆的浏览虚空,更没方向的来回踱步,同时
期刊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理佛之人。每年他无论工作多忙,总要抽出十几天的时间,找一间寺庙,到里面禅修。所谓禅修,在我们这些不参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看来,就是一种修行,打坐、念经、定下心神、约束自己。  我虽然不是佛教徒, 但也常常向这个朋友请教一些佛教之事。有一次我问他:“你一个久居都市的人,猛然间进入寺院,几天都不与外界联络,能习惯吗?”“有什么不惯的呢?”他反问道,“如果你能摒除杂念,进入某种境界,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