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传播路径的研究

来源 :记者观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zu81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的区别
  传统新闻报道是由专业的新闻记者前往目的地对事件进行采访后,将素材进行筛选后撰稿并发布,而数据新闻更多则是以专业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人员以及计算机程序开发和编程人员为主,通过计算机汇编的方式编写后发布,两种新闻报道的差异除了编纂方式不一致以外,在时效性和给予民众观感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在时效性方面,传统新闻涉及取材、采访和撰稿,若事件发生地点较远或取材现场发生意外事件,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记者发稿的时间,而数据新闻则可以直接从大数据中截取相关事件内容,并加以整理和美化,在时效性方面几乎与事件同时发生。从民众观感来说,传统新闻通常是以纸媒或者电视媒体的形式报道,在表达层面上较为单调,而且在面对有大量数据的新闻时,大量罗列数据会使观看者感到厌倦,而数据新闻采用可视化工具进行多种多样的表达,例如交互式图表、信息表等,将复杂的数据以动态的形式展现给受众,将枯燥的新闻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数据新闻注重与受众间的交流,受众可以与新闻撰写人进行无障碍沟通,通过与受众面对面沟通可延长新闻的热度和讨论周期,为新闻媒体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
  数据新闻传播途径的探讨
  多向交互式传播
  多向交互式传播路径就是编写新闻的人与受众之间交互式进行。通过该种传播途径,相关新闻媒体机构能收集到大量利于单位发展的数据。通过多向交互式传播,能让阅读该新闻的受众更容易接受相关内容,同时还能将受众观看新闻后的效果第一时间反馈给新闻撰写人。通过这种循环式的传播,既实现了预先传播效果,又让新闻撰写人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传播内容,使其内容更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此外,多项交互式传播还能体现在数据新闻的报道形态当中,通过依靠鼠标的移动和点击来产生相关联新闻资讯间的联动,使受众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进行阅读和观看,进而达到多向互动的目的。多向交互式传播路径打破了传统新闻报道线性单一传播的特点,让受众从被动接受自己不感兴趣的新闻转变为主动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能够参与进相关讨论中,給予其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
  双向低反馈传播
  双向低反馈传播即由新闻撰写人向受众方向发布数据新闻,在其阅读或观看新闻后又将信息反馈给媒体,简单来说就是写作方将媒体新闻提供给阅读方,再从阅读方得到相关的反馈,这种数据新闻最常见的是当前微信自媒体公众号将新闻发布于自己的频道,由受众阅读后直接进行反馈。这种传播路径最大的特点是该类数据新闻大多数是以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或图表信息的方式展现在受众面前,使其更能直观体会到该数据新闻撰写人所要表达的信息和内容,并通过讨论和留言的方式来对该数据新闻进行心得分享和点评,使得该新闻能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以此来保证其热度。但这种传播模式普遍存在低反馈的情况,首先,通过该传播途径发布的数据新闻,很难让受众去深究相关的“元数据”,使得其新闻的真实性无从考证,同时阅读该类数据新闻的受众在评论时大多数时候很难站在较为客观的角度去探讨问题,而是以主观看法为主,这导致新闻撰写人很难获得有价值和有建设性的意见。一般这种双向低反馈传播路径主要是刚从传统新闻转至数据新闻单位或企业所使用,简言之是其探索数据新闻的必经之路。
  定向定制化路径
  该传播路径较前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传播途径主要是在特定的新闻撰写人和受众之间进行,而定制化则需要数据新闻内容满足特定受众的阅读要求,这种传播途径多数情况下被用于商业经营,是当下大数据背景下所形成的商业模式,例如专门的金融杂志、医学杂志等涉及某专业或科研项目的网站,涉及面对的人群主要针对相关职业的特定人群或企业。该传播路径的优点在于通过传播能够使新闻撰写人和受众双方都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各自的需求,由于受众面小和固定,因此相较于其他两种传播途径在传播效果上更为理想,同时在受众反馈的信息中,有关新闻学术探讨等较为理智的讨论较多,撰写人收到的反馈更加突出有用。但该传播途径发布的数据新闻内容普遍专业性较强,娱乐和可读性方面较低,因此不适用于非从事该职业的普通受众。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背景下所形成的产物,该新闻类型的出现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对其传播途径进行相关的讨论,通过分析不同途径的优劣势为数据新闻的撰稿人提供更多的思路,使该新闻类型能发挥更好的价值。
其他文献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山西省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省份,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受地域限制,与社会生活关联的高科技新品在山西省内使用情况相对滞后。文章分析山西省科技创新支持社会发展的情况,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技术的引进、吸收与消化机制,推进科技成果普及、转化和应用,并从社会实践领域给出具体建议。  理论基础  技术创新理论  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
期刊
本文主要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转型展开研究,先提出其可行性因素,然后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现状,重点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转型对策,主要包括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树立规范的采编理念、提高采访技巧、提高记者现场观察能力等,实现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顺利转型与升级,更好地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大范围应用,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形式变得日益丰富。虽然广播电台属于传统媒体形式,但依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广播电台也在不断地迭代革新。在此背景下,广播电台编辑肩上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的发展需求,就需要强化广播电台编辑的社会责任,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创意的策划, 从而更好地推动广播电台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时代,听众的信息需求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广
期刊
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  报道面临的机遇  时政新闻报道指的是对国家政治生活中近期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由于时政新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政治性等特征,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及国际时政要闻传播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报道机遇与挑战并存。  报道方式更为多样  全媒体时代下,我国居民对互联网的运用率不断提升,人们更喜欢通过手机端获取信息,手
期刊
县级电视台新闻编辑现状  内容枯燥乏味  县级电视台编辑人员在新闻节目编辑创新工作中,要对现阶段的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此为依据改进新闻编辑工作,进而解决相关问题,提升节目策划工作质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出现,其节目类型繁复,受众的选择增多。但是县级电视台依旧使用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进行相关工作,不寻求创新,在内容与形式上均稍显枯燥,导致受众对县级
期刊
多在“新”上下功夫,  力求时政报道推陈出新  时政报道的特点是权威、严谨、规范,往往因为严肃而显得沉闷。新形势下,地方党媒要多在“新”上多下功夫,使时政报道兼具政治性与可看性。  理念内容要更加创新。想要让时政报道受众面更广、内容更有深度,那么稿件就决不能为了报道而报道,仅仅局限于做好“指定动作”;而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结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创新报道理念和内容。2019年11月,芜湖党政代
期刊
在郊外的一個农场,有一天,农场主发现存放在仓库里的粮食被老鼠们偷吃了,于是他就买了一只猫回来捉老鼠。猫来了以后,老鼠的数量开始一天一天的减少了。老鼠们吃尽了猫的苦头,它们为此召开了会议,商量如何逃脱猫的追捕,获得平安。到会的老鼠七嘴八舌地讨论了很久,却都没有想出好的办法。大家沉默了一会儿,一只小老鼠突然站起来说:“我们可以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只要听到铃铛一响,我们就知道猫来了。大家可以马上逃跑
期刊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一种区别于传统新闻传播的新型媒体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一方面丰富了新闻类型,比如有超文本。另一方面,受众的参与度极大地提高了,给新闻报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本文从网络新闻和传统新闻传播途径、内容的区别入手,探究其网络新闻对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的突破性创新。  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优势  突破发布时间的限制  与传统的新闻发布模式和新闻发布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