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中的信:情节与隐喻

来源 :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9266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中关于三封信件的叙述,讨论这些叙述如何呈现人物的性格命运并贯穿起小说的核心情节,以此为基础理解小说叙述所包含的对人类语言文学的隐喻及反思.如果说小说中爱玛的信显示出用语言模仿他人和自欺的性质,他的情人罗道耳弗的信则隐喻着操纵语言欺骗他人的性质;卢欧老爹的信更为复杂,它虽然是个体真实情感的表达,但由于其自我书写的特质,这种语言引起共情,却无法带来真正的认知.而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自身的写作,正是希望超越这三者,用文体的支撑反思语言的幻象和欺骗,让读者进入觉知与批判的模式,从而建立读者的自觉意识.
其他文献
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样式,通常分为文字形式的评语和符号形态的圈点.文章圈点之法自南宋发展成熟以来,多作为文法标记而存在于总集之中,并影响着士人的文学阅读和知识习得.在科举考试、商业出版的助推下,明代的文章圈点法在形式和意义上均有新变,进一步展示出指引阅读行为的社会文化功能.圈点着重对文章顿挫、起伏、转调的标示,反映出明人阅读理论对句法、调法及口诵的关注.通过从文字以外的符号、声音要素切入,有助于全面认识古代的书籍阅读,更好地理解评点在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的意义.
期刊
审美情感的意向性居于康德审美理论的关键位置,它一方面涉及审美反思中诸认识能力间的自由游戏与愉悦情感的关联问题,另一方面涉及这种情感是否与鉴赏判断等同的问题.鉴赏判断的反思性结构开启了审美情感意向性的可能,也造就了这种意向性自我指涉的循环结构.这种循环结构并不是仅仅关涉主体内心状态的封闭结构,而是在主客的交互关系中自我形成的动态结构.审美情感的意向性不仅在认知的意义上与其意指的对象(审美对象对于主体的形式的合目的性)有关(信念),而且也在意动的意义上与维持自身状态的目的有关(欲求).这种信念和欲求共同组成了
期刊
作为南宋前期政坛和文坛领袖,周必大以词臣身份为基础,重新构建了北宋的士大夫文统.尽管与朱熹、张栻、吕祖谦等理学家关系匪浅,但周必大并未倒向理学之"道",而是上承欧阳修、苏轼,关注文人在赓续儒家之"道"时的文学责任和社会责任.他对欧、苏文统的接受,既体现在儒家话语体系的传承,更体现在对"文以治道"的强调,由此形成他的"士大夫文统"观.周必大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文"与"道"的问题,他更关注"文"与"行"的问题,因此突显了创作主体的士大夫身份及政治践履,彰显了从欧阳修到周必大的士大夫文统的脉络和特色.这使南宋文章
期刊
郭沫若在从文学走向革命的过程中,有一个社会转向的阶段.这具体表现为:扬弃纯文学理想,转向教育等领域;参加"五卅"等社会运动;了解并译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参与社会经济问题论争;参加社会调查,深入江南乡镇,用政治经济学方法分析社会结构.郭沫若的转向由多种因素促成,个人方面是早期创造社的解体及文学志业的危机,时代因素是新文学自身的困境与后"五四"时期新青年的社会出路问题,他的社会化是一代人的历史缩影.社会转向不仅使郭沫若的志业从文学转向教育并最终转向政治,还使他挣脱文人趣味的旧式文学生产机制,将文学嵌入
期刊
鲁迅与殷夫在1929年因翻译裴多菲而结缘,裴多菲作为他们共同的精神密友,既成为他们了解彼此的中介,也为后人读解两代革命青年的异同提供了参照.裴多菲由"感应"到"行动"的精神特质,不仅对应了鲁迅"摩罗诗学"中的核心观念,也与殷夫在《孩儿塔》里表现出的抒情机制高度相似.辛亥革命是鲁迅革命经验的起点,裴多菲式的撒旦诗人神话构成了鲁迅身上挥之不去的"鬼气"的来源.以殷夫为代表的"大革命一代"则以大革命为全新的意识起点,转变前的情感积累同时培养了一种裴多菲式的革命悟性,为意识形态批判准备好了可供否定的对立面.
期刊
近年来,"声音"形成新的大众文化热点,正搭载新的网络媒介与技术,拓展以往以图像为主导的资本地图.在这一声音流行中,ASMR作为一种以音频和视频为中心的亚文化,提供了一种去除意义、回归自然声响的独特聆听方式.相对于声音的媒介性,这种聆听方式更强调声音本身,以及由声音引发的知觉快感.同时,通过文化产业对ASMR的迅速吸纳可以看出,它也构成了某种资本的聚焦点,成为理解当下以声音为中心的流行文化的关键征候.通过对ASMR亚文化命名、范例和拾音技术的细读,不仅可以显影出大众文化中的声音转向以及听觉文化研究的理论脉络
期刊
黄庭坚虽不是重要的金石藏家,但在北宋后期金石风尚的影响下,也曾收藏过石刻拓本.此外,他凭借日益雄厚的文化资本,得以与当时的大藏家建立联系,从而获观剧迹,受邀品题,以《跋翟公巽所藏石刻》为代表的若干金石题跋的写作情境,反映了他介入金石鉴藏世界的主要途径.在金石鉴藏活动中,黄庭坚更多地关注于书法.名家法书和无名氏书迹均通过拓本这一共同的媒介流传,故而二者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在此视觉语境下,黄庭坚从金石文字中发现了"拙""厚"的意趣,并且试图将深具此种意趣的无名氏铭刻书迹纳入"名家"与"经典"的谱系.由此,金石
期刊
西晋卫恒《四体书势》在秦书"八体"、新莽"六书"和石经"三字"的基础上提炼出"四体",是着眼于字学和书学的双重观照.卫恒在蔡邕《篆势》和崔瑗《草书势》的基础上撰成《字势》和《隶势》,同时以"四体书势"命名和绾结全篇的做法,确立了"体""势"在书法理论史上的地位.魏晋以降,书法形成钟、卫二派,钟派通过王羲之的传承而大盛,终成中国书法史的主流,卫派则匿迹于历史烟尘之中.个中原因,即卫氏书派因秉持古文传统而"重形",终不敌书法艺术日趋内化、与人文结合而成为"心学"的历史大潮.书论领域中从汉代以"法象"为中心,到
期刊
2021年9月25日,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文艺研究杂志社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艺术学理论前沿论坛在线上召开.本届论坛以"艺术与时间"为主题,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伦敦大学等二十余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多位学者参与了研讨.
期刊
王音洁《复象与镜像——当代剧场与影像创作的流动图景》一书以富于实践性的理论言说重新提出剧场性问题.倘若以"剧场性"为关键词建构新的理论话语,那么观者、表演者、舞台空间以及剧场中的种种装置与手段如何形成新的"在"与"看"的整体将极为重要:既破除身体与心灵的二元对立,又使剧场之物性与符号性形成持续的相互激发关系,实现"我们"与"他们"富有张力的共在,在重构剧场的伦理向度的同时,使"作为在场的思想"成为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