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效课堂下的地理导学案教学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地理是高中文科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同时是文科综合中最难掌握的学科。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作者也探究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导学案教学对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推动地理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导学案教学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供参考借鉴的策略,为同行教学提供有用参考。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导学案教学 模式建立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导学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也被广泛应用起来。导学案的合理使用在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激活学生思维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这也使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创新成为可能。
  一、导学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可以说是教学的核心与方向,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需要地理教师仔细研究课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分解并细化课标,在导学案中将课程标准转变成学习目标,并且呈现在导学案中,这样,也便于学生更加明确学习方向,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地理知识的探究。这样,无疑会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加强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有效指导
  “导学案”实施的关键在于学生会用。导学案的突出作用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这种引导的具体表现是通过学案“导读”、“导问”、“导思”、“导练”实现的。因此,在“导学案”使用前,教师需提出如下使用要求。
  首先,当拿到“导学案”后,要结合其内容认真预习。所有学生都要解决“导学案”中的基础题部分,再做提高题,遇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一定要做好标记,利用课下时间和同学交流或者在课堂上向教师提问。在使用“导学案”时也要做到三点:自觉、主动、独立。
  其次,课堂学习时也要适当做些方法、规律等笔记,方便后面的复习使用。当学完一章节内容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第三,每隔一段时间,要把导学案归类管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以上这几点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不断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最终养成学习和使用导学案的好习惯。
  三、增强情境导入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
  从实践教学反馈的信息看,情境导入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在地理教学中,首先需要整合教材的编排意义和背景,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同时,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的高中生大部分都是“00后”,这个年龄阶层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以往年龄阶层的学生有很大差异。从个人理解来说,他们对动漫、微电影、PC游戏、通俗小说更感兴趣。对这类东西,只要教师能正确引导,合理使用,这些东西也能成为地理教学的有用材料。比如,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上,地震非常频繁,因此,日本动画片中经常会出现克赛、奥特曼等人物,这些动漫人物都拥有拯救世界的超能力,从这点也能看出日本本土民族的危机意识较强,此时,可利用视频导入的方式,将地理问题融入视频之中,以此帮助学生了解事物变化和地理区域的特征,使得教学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四、案例精选、问题设计注重生活化和趣味性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程度的高低对学习效果强弱产生较大影响。当学生学习地理学科时,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便会深入学习研究相关方面知识,并且有可能会涉猎与之相关的知识。而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等都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则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设计“大气受热过程”案例时,笔者选择了“四川和北京太阳伞销售情况统计表”,设计如下问题:
  首先,请大家结合图标谈一谈北京和四川太阳伞销售情况有什么差异?
  其次,从四川太阳伞的销售情况看,四川和北京的太阳辐射量有何差异呢?
  再者,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谈一谈四川为什么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呢?
  最后,通过以上问题分析,总结大气对太阳辐射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设置以上问题,能较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
  五、讲解、归纳总结学案,实现疑难释疑环节
  新课改强调学习地理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否认教师讲解、归纳总结的作用。导学案教学将地理课堂教学重心前移,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等得到提前暴露、展现,使教师的讲解更有针对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在讲解地理知识时,一定要力求栩栩如生、情趣盎然、言简意赅。比如,教师可以从这些角度讲解、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容易出错的地方等重点强调。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充分了解自己,知晓哪些知识是掌握了的,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应该如何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这对知识的巩固提高和迁移运用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导学案模式的有效建立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出来,还拓展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导学案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供可能,这样,也使得导学案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出应有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海,杨雪,仇素芳.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发挥思维导图优势[J].新课程(中学),2014(08).
  [2]王晶.研析新课改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实践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4(07).
  [3]刘振泉,姚智君.地理“导学案”追求课堂的感悟为先、思维为本[J].地理教育,2012(Z1).
  [4]党为民.提升高中地理学案导学实效性的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5]肖明.“导学案”的四大矛盾与教学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3).
  [6]杨俊花,王香东.中学地理教学规律浅谈[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2).
其他文献
摘 要: 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不断重视历史创新教育,传统的以书本的纯文字教学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当前创新教学的需求,书本中的纯文字也在不断被各式各样的历史图片代表。历史图片不但可直观反映出真实的历史,而且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就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探究了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关键词: 历史图片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运用  伴随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部对于高中历史教学
摘 要: 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导入,创设影视情境突出重点,合作探究掌握基础知识,创设角色情境解决疑难,引入竞争情境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高中历史课堂 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教师往往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和灌输实现知识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尤为突出,而学生主体地位被习惯性忽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
摘 要: 随着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政治的教学理念及目标提出新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初中政治的教学要求,因此新时期的初中政治教师一定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法优化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思品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思品课程 记忆方法 学习方法  初中思品课作为一门必须学习的理论课,一直以来都被学生认为是最为枯燥的课程,特别是
摘 要: 传统教育教学注重突出教师与教材的主体地位,一切活动都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可以说教师是课堂主宰者,教师通过教材传授系统知识与技能,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吸取知识,忽略了自身的学习需要,忽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中历史是一门严肃却不失生动的学科,如果仍然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针对这一情况,高中历史将情景化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中。
摘 要: 地理实验教学是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而出现的一种广泛适用于高中课堂的教学方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通过借助实验设备和材料,以实验形式模拟地理现象,向学生展示某原理高度浓缩的认识和发现过程,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提高地理学习水平和自身科学素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开发地理实验,丰富课程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育者应对高中地理
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该知识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教师往往会辅之实验加以说明。然而在使用我校实验室配备的J2451型《左右手定则演示器》做该实验时,发现效果并不显著。若用它引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略显平淡了。为此,笔者动手自制了一台《左手定则实验器》弥补上述实验的不足。该实验器材制作简单、废物利用、材料易取、效果显著,通过实际教学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
摘 要: 初中历史课堂改革促使教师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新探索,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本文从课堂导入、情境创设与师生互动三方面探讨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活力的策略,以此实现更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活力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实际上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
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完成对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当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历经一场重大变革,其核心是生本的回归和以学定教的转型,翻转课堂的出现顺应了这场学与教的双重革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基于此,本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