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得高大帅气的小东今年念高一,父母将他安排在省城的某重点高中就读。半个学期快过去了,小东仍感觉未能适应独立生活,成绩直线下降,整天想着回妈妈身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听小东妈妈洪女士的叙述——
讲述
我丈夫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一年回不了几趟家。小东是独生子,自小母乳喂养,我那时候奶水足,一直喂到2岁才勉强断奶。期间断了几次奶,都没有成功,因为儿子一离开母乳,对其他辅食都不感兴趣,而且哭闹厉害,晚上也不睡觉,每次断乳我总是不忍心。看着孩子越来越大了,在家人的反对下,我才狠心强制给儿子断乳。可儿子每晚要我搂着睡,不然就不睡觉,一直到上小学后才撒开。
从小儿子就跟我特别亲,大到择校,小到衣食住行,还有洗澡,我都是亲力亲为。小学时儿子一直很乖巧,成绩中上,就是胆子小,经常睡到半夜抱着枕头敲我的房门,说害怕一个人睡,我担心会影响第二天学习,也就让他在自己身边睡下了。这习惯持续了5年,后来我见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就软磨硬泡让儿子一个人睡。
上初中时学校要求学生寄宿,儿子刚开始也是欢欢喜喜住在学校,但是没过几个星期,他就说不适应住校生活,我找了好几趟老师,最后老师同意让儿子走读。
最难以启齿的事还是洗澡,儿子十四岁的时候还经常粘着我帮忙。有一次,正好遇到他爸爸生意淡季回家休息,坚决不再让我帮儿子洗澡,说儿子已经大了,男女有别,这样做会害了儿子。结果儿子与爸爸大吵一场,说爸爸从来就没爱过他。丈夫怪我宠坏了孩子,弄得我心情很沮丧。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开始步入青春期,我开始担心儿子会不会像朋友的孩子那样早恋、叛逆,但似乎一点苗头也没有,我自然很高兴,儿子也成为亲戚朋友中好孩子的典范。都说孩子大了跟父母不亲了,但我家儿子跟我还是很亲的,平时逛街都要挽着我。
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托人安排儿子到省城一重点高中就读。临行前,我担心儿子不适应环境,千叮万嘱。儿子说会照顾好自己的,但是上了高中后,他很想家,每隔一周就坐着汽车回家。在学校里遇到什么困难,他也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但有时远水救不了近火,儿子的人际关系变得很糟糕,同学们都排挤他,说他是一个阔少爷,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儿子听了更想回家。
几个月过去了,儿子的人际关系未见改善,情绪也十分低落,成绩开始下滑。一见儿子成绩掉了下来,我就急着想把孩子调回到本市的学校,但他爸却死活不同意,认为孩子这样是被我惯的,为此夫妻俩还吵了一架。
心理咨询师点评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增多,男孩子尤其被娇宠,家长一刻也不敢放手,生怕孩子出什么意外。特别是就我国目前的独生子女家庭现状而言,“恋母情结”似乎有蔓延之势。
从心理层面分析,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保留着恋母情结。小时候在母亲怀抱里感受到的温暖、安全,在我们的一生都会留下美好的印象。幼年时孩子依赖妈妈的照顾,但孩子长大了,就要学会独立,与妈妈逐渐地分离。进入青春期的儿子过于依恋妈妈,确实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过于纠缠、不肯与妈妈分离的孩子,可能永远不能自立,这样的孩子成年后,甚至结婚生子之后,还需要妈妈参与自己的生活。
小东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应担负起的责任自然而然交给了妈妈,而妈妈因为爱孩子也欣然接受。享受着妈妈给予的支持,小东就像躺在妈妈怀里的孩子,一遇到问题他的内心会有这样的声音:妈妈会解决这个问题。当同龄人经历心理断乳期时,他仍是“未断奶的孩子”。初中时期在学校的不适应本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因妈妈对小东的宠爱,而暂时回避了需面对的问题。但这个成长的功课每个人都无法回避,所以在高中他身处异乡,心理不成熟让他四处受困。
要解决这一问题,父母首先要意识到孩子是个独立个体,需要独立的成长空间,与父母分离是孩子长大的标志,也是人生的必然结果。对于有男孩的家庭来说,妈妈要有意识地回避一些事情,有些事情让儿子与爸爸去讨论。妈妈要主动对青春期的儿子表示:“你现在长大了,不能像小时候一样依赖父母了,但妈妈对你的爱没有减少,只是大人应该有大人的表达方式。”有的孩子仍然会纠缠不休,这时妈妈一定要温柔地坚持。同时,爸爸对儿子要更多地承担起教导和榜样的责任,在有着良好的父子情感的家庭中,儿子会更少地过度依恋妈妈。
讲述
我丈夫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一年回不了几趟家。小东是独生子,自小母乳喂养,我那时候奶水足,一直喂到2岁才勉强断奶。期间断了几次奶,都没有成功,因为儿子一离开母乳,对其他辅食都不感兴趣,而且哭闹厉害,晚上也不睡觉,每次断乳我总是不忍心。看着孩子越来越大了,在家人的反对下,我才狠心强制给儿子断乳。可儿子每晚要我搂着睡,不然就不睡觉,一直到上小学后才撒开。
从小儿子就跟我特别亲,大到择校,小到衣食住行,还有洗澡,我都是亲力亲为。小学时儿子一直很乖巧,成绩中上,就是胆子小,经常睡到半夜抱着枕头敲我的房门,说害怕一个人睡,我担心会影响第二天学习,也就让他在自己身边睡下了。这习惯持续了5年,后来我见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就软磨硬泡让儿子一个人睡。
上初中时学校要求学生寄宿,儿子刚开始也是欢欢喜喜住在学校,但是没过几个星期,他就说不适应住校生活,我找了好几趟老师,最后老师同意让儿子走读。
最难以启齿的事还是洗澡,儿子十四岁的时候还经常粘着我帮忙。有一次,正好遇到他爸爸生意淡季回家休息,坚决不再让我帮儿子洗澡,说儿子已经大了,男女有别,这样做会害了儿子。结果儿子与爸爸大吵一场,说爸爸从来就没爱过他。丈夫怪我宠坏了孩子,弄得我心情很沮丧。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开始步入青春期,我开始担心儿子会不会像朋友的孩子那样早恋、叛逆,但似乎一点苗头也没有,我自然很高兴,儿子也成为亲戚朋友中好孩子的典范。都说孩子大了跟父母不亲了,但我家儿子跟我还是很亲的,平时逛街都要挽着我。
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托人安排儿子到省城一重点高中就读。临行前,我担心儿子不适应环境,千叮万嘱。儿子说会照顾好自己的,但是上了高中后,他很想家,每隔一周就坐着汽车回家。在学校里遇到什么困难,他也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但有时远水救不了近火,儿子的人际关系变得很糟糕,同学们都排挤他,说他是一个阔少爷,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儿子听了更想回家。
几个月过去了,儿子的人际关系未见改善,情绪也十分低落,成绩开始下滑。一见儿子成绩掉了下来,我就急着想把孩子调回到本市的学校,但他爸却死活不同意,认为孩子这样是被我惯的,为此夫妻俩还吵了一架。
心理咨询师点评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增多,男孩子尤其被娇宠,家长一刻也不敢放手,生怕孩子出什么意外。特别是就我国目前的独生子女家庭现状而言,“恋母情结”似乎有蔓延之势。
从心理层面分析,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保留着恋母情结。小时候在母亲怀抱里感受到的温暖、安全,在我们的一生都会留下美好的印象。幼年时孩子依赖妈妈的照顾,但孩子长大了,就要学会独立,与妈妈逐渐地分离。进入青春期的儿子过于依恋妈妈,确实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过于纠缠、不肯与妈妈分离的孩子,可能永远不能自立,这样的孩子成年后,甚至结婚生子之后,还需要妈妈参与自己的生活。
小东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应担负起的责任自然而然交给了妈妈,而妈妈因为爱孩子也欣然接受。享受着妈妈给予的支持,小东就像躺在妈妈怀里的孩子,一遇到问题他的内心会有这样的声音:妈妈会解决这个问题。当同龄人经历心理断乳期时,他仍是“未断奶的孩子”。初中时期在学校的不适应本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因妈妈对小东的宠爱,而暂时回避了需面对的问题。但这个成长的功课每个人都无法回避,所以在高中他身处异乡,心理不成熟让他四处受困。
要解决这一问题,父母首先要意识到孩子是个独立个体,需要独立的成长空间,与父母分离是孩子长大的标志,也是人生的必然结果。对于有男孩的家庭来说,妈妈要有意识地回避一些事情,有些事情让儿子与爸爸去讨论。妈妈要主动对青春期的儿子表示:“你现在长大了,不能像小时候一样依赖父母了,但妈妈对你的爱没有减少,只是大人应该有大人的表达方式。”有的孩子仍然会纠缠不休,这时妈妈一定要温柔地坚持。同时,爸爸对儿子要更多地承担起教导和榜样的责任,在有着良好的父子情感的家庭中,儿子会更少地过度依恋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