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爱恨交织的往事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0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我是私生女
  第一次听别人说我是私生女那年我10岁,上小学4年级,为了一块心爱的橡皮我和那个高出我半个脑袋的同桌吵起来。我说橡皮是我的,他说橡皮是他的,像我这样穷的孩子怎么买得起那样的橡皮。那时正是下课的时间,不一会儿我们两个就被看热闹的同学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起来。老师来的时候我正拼命地撕扯着同桌的手,他紧握的手心里有我的橡皮,一瓣西瓜的样子,翠绿的皮包着鲜红的瓜瓤,上面还有几粒黑色的瓜子。
  “5元钱,前几天期中考试我考了第一,杨姨买给我的奖品。”经过了仔细的验证老师把橡皮还给了我。老师离开后我洋洋得意地看着同桌笑,同桌撇撇嘴不屑地说:“神气什么?你不就是个私生女么?”
  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叫私生女。回家后我问杨姨:私生女是什么啊?听了我这话正在做饭的杨姨愣了一下,饭勺从她的手里滑落下来,掉在地上,发出了清脆的一声响。
  
  我和我的杨姨
  我对妈妈的概念是模糊的,从小我就被杨姨和姨夫呵护着长大,那时候我的杨姨快50岁了,她有一儿一女,我叫他们哥哥姐姐,他们一家叫我老丫头。小时候杨姨和姨夫常对哥哥姐姐说:让老丫头多吃点吧,她还小。那时候我们很穷,杨姨在小镇上的卫生院做清洁工,姨夫在工地做泥瓦匠。我的快乐却没有因为贫穷而减少,哥哥姐姐让着我,杨姨和姨夫宝贝着我,姨夫常用他宽大的手掌高高地把我举过他的头顶放在他的脖子上。说实话,如果不是杨姨时常地指着照片告诉我说:老丫头啊,她是你的妈妈,她在很远的地方工作,我是不会有丝毫的怀疑我是他们的孩子的。
  后来哥哥姐姐去了外地读大学,家里只剩下我们3个,日子更艰难了。杨姨常在暮色降临的时候去菜市场拣一些菜贩子丢掉的菜叶子,回来撒上些盐面就是杨姨和姨夫的菜了。而我,杨姨常给我单独做一碗手擀面,上面浇上肉沫鲜蘑的卤,那个香啊。天冷的时候,她会把我冰凉的小脚塞进她的怀里,她柔软的乳房抵着我的脚丫,温暖就顺着脚丫向四肢百骸蔓延开来。
  杨姨就这样把我养大,一天都没离开我,她对我的爱大到无形。
  有淘气的同学开始跟在我身后喊:私生的孩子不要脸,有妈生没爹管。尽管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但从同学那嘲弄的表情中我知道:那,一定不是句好话。我哭着跑出了校园。
  杨姨威风凛凛地牵着我的小手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我的班级。我的班主任正在上课,在向老师表示过歉意之后杨姨叉着腰吼道:谁说我的老丫头是没爹的野孩子?她是我生的!因为她从小爱生病算命的说我们娘俩八字不合,不叫我妈妈就会好起来的,我才让她叫我姨的。我愣在那里,看着激动得脸通红的杨姨我幸福地笑了。可不是么?不是自己的孩子谁又能十几年如一日地去疼去宠去养啊!原来杨姨就是我妈!
  那天杨姨又坚持让那几个淘气鬼向我道了歉,并保证以后不会再欺负我了才罢休。杨姨走后我听见老师说:这老杨也太护孩子了。
  晚上我钻进杨姨的被窝娇滴滴地叫——妈妈。昏黄的灯光里我看见杨姨的眼角闪闪发光,她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说:“老丫头,我是真想听你叫这声妈啊,可是……”“可是你怕我生病。”我接茬儿。我听见旁边一直不说话的姨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照片上的女人
  见到照片上的女人时我13岁了,小学毕业的暑假,出去疯玩了一个上午肚子饿了跑回家吃饭。一进门我看见那个照片上的女人坐在我们家的小客厅里,旁边的杨姨红肿着眼睛刚哭过的样子。
  杨姨告诉我那个照片上的女人是我的妈妈,她叫杜枚。13年前她在杨姨工作的卫生院里生下了我就直接把我托给了做清洁工的杨姨。那时她对杨姨说:“一定要告诉她我才是她的妈妈,将来我挣了钱来接她”。我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冲到杨姨面前哭着喊:“你们胡说!我就是你的女儿,你怕我生病才不让我叫你妈妈的”!
  这就是事实,不管我愿不愿意承认,那个叫杜枚的女人就是我的妈妈。她现在在沿海的一座现代化城市里做生意,她来是要接我去她那里读中学。她紧紧地搂着我说:“孩子这些年苦了你了,今后我要补偿你。”我很坚决地推开她的手说:“不,我哪里也不去,我就要在这里读中学。”
  夜里杨姨挤到我的小床上把我的头抱在她的胸前,我的脸紧贴着杨姨的乳房,我闻到了那熟悉的味道。杨姨说:“老丫头,你跟妈妈走吧。”我说:“不。”杨姨说:“你看我现在也老了,我的儿子也大学毕业了,我要去城里找他享福去了。”听了这话我只是哭,知道杨姨不是我的妈妈,似乎没有了可以赖住不放的理由。那夜,我一直哭,一直哭到天亮。
  早晨我看见杜枚把厚厚的一沓钱塞给杨姨,杨姨推回去说:“我带老丫头不是为这个。”杨姨出去抱柴的时候,我看见杜枚把钱塞进了杨姨的被子里。
  我终于要离开这个家了,尽管我是那样地不舍。我扯着杨姨的手说:“你不许进城去找哥哥,你在这里等我回来,我长大了回来养你。”杨姨说:“傻丫头,我不是你的妈妈。”我说:“我知道,可我还是会回来找你。”
  
   我的新家
  杜枚接我时从来没有说过家里还有别人。开门的是一个男人,戴着近视镜,他说:“你好!”我呆头呆脑地被杜枚推进屋子才发现:屋子里还有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大概7、8岁的样子。杜枚说:“帅帅,叫姐姐。”然后又指着那个男人对我说,“老丫头,叫刘叔叔。”
  我在电视里见过这样的房子,一个客厅就比得上杨姨家的整个房子大,地上的长毛地毯雪白雪白的,我甚至不敢踩上去。我有一间自己的屋子,里面有电视、电脑、一张漂亮的床,窗帘床罩全是淡淡的粉色,我坐在屋子里面觉得这豪华中透着疏离的房子实在和我没有什么关系,我满脑子都是那个熟悉的小院子还有那热热的火炕。
  帅帅是杜枚和那个男人的儿子,他才9岁就会弹钢琴还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刘叔叔常含着笑意看帅帅,我知道那眼神,里面装满了宠爱,从前杨姨就是这样看我的。
  我开始在这里读初中。早上,刘叔叔负责开车送我去学校,晚上再接我回来,一路上我们谁都不说话,空气里充满了尴尬。我开始更强烈地想我的杨姨,我受不了刘叔叔那客气和冷漠,更受不了杜枚那过分的热情,常让我觉得虚伪。
  我偷偷地溜出校园给杨姨打电话想告诉她我要回去,可是传来的却是电话号码是空号的通知。我只能哭着盼望自己快点长大,长大到可以跑回去找我的杨姨。
  
   后来
  我选择了北方那座城市读大学,那里离我的杨姨更近一些,杜枚知道后开始说一些白养了我,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接我回来之类的话。这些年我从不曾叫过她一声妈妈,在我的心里我是那么恨她,恨她给了我这样尴尬的身份,恨她把我和我的杨姨生生地分离开来。我的冷漠让她的耐心受到了极大的考验。她在不该生我的时候生下了我,在不该抛弃我的时候抛弃了我,在不该找我的时候又找到了我,她开始知道,当初那个丢掉的女儿再也找不回来了。
  大一开学之前我回到了小镇,走进那条我熟悉的小胡同,走进那个我熟悉的小院子我呆住:我看见了我的姨夫,他坐在轮椅上晒太阳,他微闭着眼睛,神态安详。在他身边有一位年轻的少妇,手里拿个毯子正盖在姨夫的腿上。
  我的杨姨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换掉了电话是怕我联系了她就再也不能跟我的亲娘好好生活。我上高二那年我的杨姨就得了乳腺癌,去世前哥哥姐姐想叫我回来,可她怕影响我学习没让通知我。我的杨姨去世两年了,哥哥告诉我,其实他也不是杨姨的孩子,若干年前杨姨在孤儿院领养了他和姐姐,她就这样把一生给了3个和她没有半点关系的孩子。
  为了姨夫哥哥已经去了小镇的中学工作并在小镇娶了妻子,姐姐已经被保送去了国外……姨夫得了脑血栓,他似乎不认得我了,尽管我趴在他的腿上哀哀地叫:我是你的老丫头啊。
  我去了杨姨的坟上,漫天飞舞的冥纸中我失声痛哭:如果知道当初的分离就是永别,说什么我都不会离开的。疼我爱我宠我养我的杨姨就这样变成了我永远的思念和痛。
  离开时我对哥哥说:我会回来的,回来和你一起照顾我们的爸爸。哥哥含着泪水点头:好的。
  我一定会回来的,杨姨的爱会变成我们手里的接力棒一直传下去。
其他文献
摘要 为了让年轻一代高校教师,能够领略名师教学真谛,笔者以国家教学名师L教授为个案,从其教学艺术的真实展示入手,追溯其精湛教学艺术的有形成因,感悟其中蕴含的师魂,探明促成其精湛教学艺术形成的根本动力,以揭示中国高校教学名师成名的基本规律,为新一代教学名师成长提供启示。  关键词 教学名师,崇高师魂,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9)
风荷小姐在公司里做文秘,喜欢她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向她求爱的人却一个也没有。风荷的奶奶安慰她,或许是缘分未到,缘分来了山都挡不住的。风荷的父母是外交官,她从小是跟着奶奶长大的,所以她和奶奶很亲,她对奶奶的话深信不疑。  在一个平常的工作日,一位预约过的帅气男人来找公司总裁,风荷优雅地把他带到总裁的办公室。在举手投足间,风荷没来由地就喜欢上了这位帅气的成熟男人,尤其是他身上淡淡飘出的那种好闻的男用香水
题记:  我们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吗?  他们总有一天要离我们而去,可是你知道吗?无论他们有多么平淡,多么普通,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曾经年轻过,曾经奋斗过,曾经浪漫过,我们不能只是仅仅继承他们的基因,更重要的是要继承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智慧。因为,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一个一个美丽的传奇,只有做儿女的我们才能把传奇一代一代传下去。  ——译者    1998年4日    父亲刚刚脱下衬衫,我哥哥就知
克里夫·维尔林两眼呆呆地直视前方,仿佛前面就是无穷的宇宙。可是,当他的妻子黛伯拉走进房间时,他的脸上立即浮现出了笑容,眼睛也闪闪发亮了,他会从座位上站起来,把妻子拉到身边,然后拉着妻子的手就地旋转起来。黛伯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也好像随着她一起飞了起来。“你真美,我爱你!”这是他每次见到黛伯拉时说的话,从来没有改变过。他会问你:“她是不是很可爱?”一边说一边亲吻着黛伯拉的手,而黛伯拉则不好意思地“嘻嘻
不经意地瞥见静在QQ上的个性签名:“喜欢被山拥抱的感觉,清新、自然、纯净……”五·一大假早已走远,我知道,她是在用这种方式怀念属于我们的日子,而我一直也想为此写点儿什么。  我和静是音乐学院的同学。在我眼里,静可谓一个奇女子。她的奇在于其超出常人的独立、大胆和敏锐,有些我行我素,却不失原则。同学那会儿,我被她堂而皇之地叫做“老婆”,而她自称“老公”的同时,还兼任了同寝室两个女生的“妈咪”。说到这儿
摘要:  PBL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这正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包括中等教育)所缺乏的。为保证教学效果,PBL教学法“七步跳”战略中的每一步骤在实施过程中都不可缺少,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考虑到当前高校教学条件与背景,将PBL与LBL模式相结合无疑是更为现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网络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设计,配合PBL模式教
[摘要]贯彻最新的课标精神和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探讨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定的名著,在名著导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及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进而推动全民阅读。提出名著导读教学的课程化主张,即在名著导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来促进学生积极阅读名著。其途径与策略,(1) 整体把握,激发兴趣:让学生把名著“读下去”;(2) 定点阅读,内联外引:让学生把名著“读进去”
[摘 要]《环境化学》是高等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基于OBE理念,重新确定了《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索。结果显示,基于OBE理念进行的《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OBE理念;环境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男人出差那天,小城开始下雪。百年不遇的大雪,下了整整半个月。   男人忙完公差,急匆匆往回赶。他要在距家二百公里远的省城下火车,然后转乘公共汽车。男人兴冲冲去售票处,却被告知因为大雪,所有开往那个小城的公共汽车,都已经停运。男人只好住在旅店,却坐卧不安。相比遥远的旅程,二百公里仿佛近在咫尺。现在,他被困在了家门口。   男人给女人打电话。他说不通车了,回不去。女人说得多久?男人说不知道……这鬼天气
秋天的时候,我抱着一盆常春藤走向新居,路边是低矮的小桃红、丁香和瘦高的小白杨,蓝天高远、阳光纯净,通往新区的路人少车稀。遇到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她抱怨说,这地方这么背(背静)。我随声附和说,是背了点儿。但我心里是喜欢这样的街道的。花盆越来越沉,胳膊在花盆的怂恿下开始背叛我的身体,长长的藤叶随着脚步扫着裙角,提示我不能忽略了它。“这儿也有蔷薇和常春藤/请收下吧,一如我接受你的花束/爱护它,别让它们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