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某学生趁着老师板书的时候,和旁边同学说话,并做起了小动作。老师看到后,二话不说就拿起教鞭,对着自己的手臂狠狠地抽了一下,然后问该学生:“你还想让老师受到惩罚吗?”另据《新京报》报道,为了感化学生,海口市某中学校长曾经三次跪在讲台上为学生上课。在全校学生早操集会上,他面对上千名师生,双手合拢,跪在地上,对着同学呼喊着:“求你们了,不要再玩闹了,好好学习吧!”
试问:这些奇特的教育方式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们很难相信,在这种无视甚至践踏教师尊严的教育方式下,孩子们的心灵能得到真正的感化?古语有云:“生不学,师之惰。”学生不爱学习,老师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把学生的一切过错都没有原则地推在教师身上,甚至让教师以此来“自虐”一番,这样做对教师公平吗?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吗?我们提倡教师对学生要有“师爱”,要懂得怎样呵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要知道如何引导孩子们培养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但是,我们的“师爱”绝对不是变相的溺爱,更不是软弱无能的纵容和包庇。
报章披露的这些近乎搞笑的教育管理方式,折射出来的是老师面对学生犯错误时的束手无策,更是教育管理者黔驴技穷后的无奈和悲哀。教师不仅要懂得“教书”,更要懂得“育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包大揽他人的过失,并且自轻自贱,随意践踏和扭曲为人师者的尊严,那么,学生在这种怪异的“师爱”氛围下,又怎能培育出健康正常的人格体系呢?
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不禁要问:作为教育者,你们的“师爱”能这样表达吗?同时,我们也深深意识到:教育工作者面对错综变化的教育现象,一定要多学习,多思考,多钻研。只有这样,才能远离困惑与无奈,才能学会用正确的师爱方式和技巧去引导感化学生,而不是频频制造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教育怪招”。这些“教育怪招”并不是真正的师爱,只能说是一种变了味的“师爱”。◆(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试问:这些奇特的教育方式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们很难相信,在这种无视甚至践踏教师尊严的教育方式下,孩子们的心灵能得到真正的感化?古语有云:“生不学,师之惰。”学生不爱学习,老师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把学生的一切过错都没有原则地推在教师身上,甚至让教师以此来“自虐”一番,这样做对教师公平吗?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吗?我们提倡教师对学生要有“师爱”,要懂得怎样呵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要知道如何引导孩子们培养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但是,我们的“师爱”绝对不是变相的溺爱,更不是软弱无能的纵容和包庇。
报章披露的这些近乎搞笑的教育管理方式,折射出来的是老师面对学生犯错误时的束手无策,更是教育管理者黔驴技穷后的无奈和悲哀。教师不仅要懂得“教书”,更要懂得“育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包大揽他人的过失,并且自轻自贱,随意践踏和扭曲为人师者的尊严,那么,学生在这种怪异的“师爱”氛围下,又怎能培育出健康正常的人格体系呢?
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不禁要问:作为教育者,你们的“师爱”能这样表达吗?同时,我们也深深意识到:教育工作者面对错综变化的教育现象,一定要多学习,多思考,多钻研。只有这样,才能远离困惑与无奈,才能学会用正确的师爱方式和技巧去引导感化学生,而不是频频制造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教育怪招”。这些“教育怪招”并不是真正的师爱,只能说是一种变了味的“师爱”。◆(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