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西风颂》与中国诗词风格之比较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秋天在文学上具有一种“隐含”的意义。衰败的秋天是一个极易让人想起悲伤过往,极易使人产生“颓丧”情绪的季节。不过,秋季在每个人心中又是不一样的。文章主要阐述英国文学作品《西风颂》的壮观之美与中国诗词的“润物细无声”风格。
  关键词:《西风颂》 壮观美 风格
  引言
  中国大部分诗人在歌咏秋天时都离不开悲、愁、苦、冷、凄这几个字眼,并且在表达上比较婉约,犹如“清风轻卷珠帘”般含蓄内敛,润物无声。《西风颂》与中国诗词不同,其描写的秋天壮观而有气势,似要让西风吹散层层阴霾,吹去一切腐朽,让新的生机替代眼前陈旧落后的景象一般。以下阐述《西风颂》的壮观美与中国诗词的“无声”美、创作背景的不同,《西风颂》的“秋意”与中国的“秋意”,《西风颂》的直面与中国诗的“超然”,《西风颂》的反击与中国诗的“屈从”,《西风颂》的“暗黑”壮观美与中国诗的“明丽”壮观美。
  一 创作背景的不同
  伤春悲秋在中国诗词中属于常见现象,诗人几乎到了无事不悲,无事不愁的境地。中国诗人似乎都有“忧郁”情结,他们佳作的创作背景都与个人的坎坷经历相关,主要是抒发个人情感,或由个人的情感联系到国家境况。如李白的《子夜秋歌》,“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掳,良人罢远征”。大部分中国诗词的风格均含蓄委婉,情感细腻,所描述的景色充满美感,吟起来犹如置身于美景当中。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人借景抒情,以一片凄淡孤寞之景,如枫、孤船、渔火、钟声等,将自己心中的“愁绪”衬托出来。
  与中国部分诗词不同,《西风颂》中的秋景磅礴壮观,其作者雪莱既是诗人又是革命者,所以心境也会不一样。雪莱所处的时代正是工人运动的前夕,其与大部分文人一样,是以一腔“诗意”作为革命的武器。在1819年间,英国国内的工人与激进派不满压迫,要求英国政府改革国会,并废除“谷粮法”。英国政府为将阵势镇压,竟采用暴力血腥的方法处理这件事,结果造成十一人死亡,四万人被打伤。雪莱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十分悲愤,于是在一个荒凉的秋日,写下了这首场面壮观,气势磅礴的诗。
  二 《西风颂》的壮观美与中国诗词的“无声”美
  中国诗词美在含蓄、委婉、无声的表达上,似涓涓细流,好像没有什么破坏力,但早已在无声中影响了读者的思绪、情感。中国古代伤心词人纳兰容若所作之词,可以在无声之中,让读者跟着他的思绪走,受他影响。如纳兰容若《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词简单、简短,却能激起读者的无限思绪,并且历经百年仍能扣人心弦。词人借“画扇”来表述自己被冷落,表达故人心变。并以“人生若只如初见”时一见倾心的美妙,来反衬出故人心变后的凄凉心境,使人产生“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之感。两句诗简单含蓄,并未直接将“故人心变”道出,却能让读者的心产生波澜。又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是大诗人写给妻子的,全诗含蓄委婉,情意绵绵却不浓烈,相比现代的山盟海誓更使人温暖。如里面的一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与纳兰容若的“赌书消得泼茶香”相似,显得诗人的爱,有层次有内涵。这种表达方式含蓄而无声,如水侵蚀硬石一样,一点点地“侵蚀”读者的心灵。
  《西风颂》与中国诗词一贯的“润物细无声”风格不一,这首诗场面宏壮,虽未直接道出英国当时的腐朽,但以“肺痨”“重染疫区”等“重口味”词语代替。诗人雪莱把西风描写成一种希望,一个拯救者,它可以吹散眼前落后沉闷的一切,可以让车架将有翼的种子送到。这些种子在等待一个时机,等时机一到,种子就会从沉睡中醒来,让色和香充满山峰和平原。
  《西风颂》所描写的秋景壮观、澎湃,如西风将一切衰败、陈腐吹散时所形成的“混沌”、“凌乱”之景,可以想象得出,是非常壮观的。比如这几句,“流云像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脱离天空和海洋纠缠的枝干,成为雨和电的使者:他们飘落……”。在诗里所描绘的画面中,云被西风吹得翻涌滚动,枯叶与朽枝被风刮得漫天飞舞,这种壮观磅礴之景在中国古诗词中比较少见。
  三 《西风颂》的“秋意”与中国的“秋意”
  中国诗词中的秋意,离不开愁、悲、凄、苦、冷这几个字眼。秋天的衰败与哀凉极易牵起人的悲伤过往,让人联想起自身人生道路上的“颠沛流离”,联想其自身命运的多舛。当秋的衰落景色与一颗孤独落寞的心灵“相遇”时,其愁绪会更加浓郁。秋天就像久经沧桑后的人,只剩当年回忆。岁月是残酷的,并且没有第二次,即使曾经是那样的踌躇志满,有着执戈试天下的豪情壮志,但到了晚年,历经了人生的风雪后,方知一切都是虚的。所以中国诗人在作秋词时,常常会感慨岁月流逝,或流露大志未酬的无奈情绪。比如杜甫的《登高》,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显尽悲凉。可以感受到杜甫独自登上高台,眺望远方时的心情,他不知这是第几个秋天了,枯叶再次纷纷落下,长江之水仍然不间断地流着。但此时的杜甫已老,并且只剩孤独和潦倒,眼前的悲凉之景将他的满腔愁苦牵扯出来。于是他将自己的心绪融入萧瑟的秋天中,吟出了一首悲伤而激越的诗赋。
  雪莱心中的落叶与杜甫心中的落叶不同,杜甫的“落叶”含着无奈和萧索,为了更能感染人,因而其“带入”诗中,以便能将人的情感牵出。而雪莱是把落叶描写成了脱离束缚的物体,以表现自己的“不羁”和“骄傲”。如这几句:“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服的生命原是和你一样:骄傲、轻捷而不驯。”
  雪莱心中的秋意是带着希望的,它是新气象的过渡阶段,因此极其壮观。如这几句:“尽管我的叶落了,那又有什么关系!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音乐,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作者将生机和希望赋给了萧索的秋季,使秋的景物“活了”,颠覆了秋给人的“死气沉沉“之感。   四 《西风颂》的直面与中国诗的“超然”
  中国诗词中,除了抒发满腔愁苦之外,还有表现“超然”心境的。在面对无法改变的局面时,很多有“精神洁癖”的诗人就会选择归隐田园,归隐山川,这也是无奈之举。中国有名的大隐士陶渊明,在明白东晋气数已尽时,毅然选择了归隐田园。陶渊明的诗超然物外,清新脱俗,能使人解除浮躁之气,归于平静。如《饮酒》一诗所述,陶渊明将草庐建在没有车马往来的地方,在秋天到来时,悠然地从篱笆下采摘菊花,并欣赏着南山的夕阳。这种悠然的心境,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全诗淡然、平常,只描写诗人采菊、观景等事,平常地就像百姓的日常生活一般,不过,全诗却在平常处流露出了它的不平常。
  与《饮酒》的心境不同。《西风颂》的秋景画面感极强,且作者的心情是激动而澎湃的。与陶潜心境的“淡漠”、“悠然”不同,《西风颂》是充满了希望的,其作者相信在暴风雨后能见到美丽的彩虹,相信腐朽之后会是新的气象。
  《西风颂》的作者喜欢西风的“摧枯拉朽”之势,并且作者愿意 “燃烧自己”换取胜利。如这几句:“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散播!让语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可见,作者希望可以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换取革命的成功,与陶潜的避世不同。
  五 《西风颂》的反击与中国诗的“屈从”
  中国诗词无论是倾述愁苦,或是表现“超然”心境,都有任由命运摆布之感。诗人自身并不会想办法去改变眼前局面,而是将希望寄予“上层”人物,如皇帝等。隐士在中国古代比较常见,如陶渊明、竹林七贤等。当隐士是很无奈的,因为选择“儒家”积极上进的思想做官做事已不可能了,所以只有选择潇洒、超脱的道家思想过活才能让自己的心舒服一点,而归隐于田园是最好的方式。
  李白在早年也是踌躇满志,等他感受到现实的残酷和无奈时,即刻产生颓丧情绪,比如他的《将进酒》,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等句子中看出,李白自己都已“放弃治疗”了,并且希望用长醉不醒的方式远离这个令自己不满意的人间。
  《西风颂》的心态与中国诗词不同,当雪莱听到英国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大会时,并未产生无奈的情绪,也不甘心任由事态发展。而是在悲愤之下,保持一颗充满斗志的心。例如,这句“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音乐,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
  雪莱的心境就像他所描写的秋景一样,澎湃壮观,充满力量。他不甘心被束缚,不甘心眼前的一切被陈旧与落后笼罩,为了改变这一切,诗人愿意牺牲自己换取自己想要的。这点,与中国的大部分诗词不同。
  六 《西风颂》的“暗黑”壮观美与中国诗的“明丽”壮观美
  中国诗词带有画意,它是不缺美感的。不论作者心境如何,是无奈、是欣喜、是超然,或是“野心勃勃”,其所作的诗或词都会充满美感。与《西风颂》的壮观感不同,中国诗词的壮观依旧不缺美感。如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其中有两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中所描写的画面明丽且壮观,试想一下长安城开满黄色菊花时的景象是有多美,并且菊花颜色明丽、鲜亮,使得诗中的画面有了生气。
  《西风颂》的画面虽壮观,但给人“暗黑”之感,这是因为雪莱所使用的词比较“暗黑”的缘故。如“鬼魅”、“肺痨”、“死穴”、“陵墓”、“濒死”等词,这些词使整个画面充满“暗黑”氛围。加上诗人在运用这些词时,将自己的激动澎湃的心情联系起来,使得所描绘的画面非常能冲击读者的心。如这几句:“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犹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这个画面“猖狂”且充满“暗黑”色彩。
  结语
  中国的大部分诗词在表达上比较委婉,它像水一样,在无声之中,在不经意间“侵蚀”和“蚕食”读者的思想与心灵。中国诗词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或感情时,都喜欢“绕弯子”,不直接表述,而是将其融入所看到的景象中,让眼前之景含着“情意”。
  《西风颂》与中国的诗词不同,它的风格不似东方的含蓄、内敛,其所描绘的景象“壮观”且“滂湃”,流露出作者雪莱的 “猖狂”和“不屈”。全诗将作者的“反抗”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 赵丽娟、龙悦:《音、形、意的完美统一——析〈西风颂〉中的音韵格律》,《邯郸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2] 陈志萍:《赋咏激情 追求理想——论雪莱的诗性正义和人性正义》,《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3] 姜莉霞:《浅析诗人雪莱的革命理想——对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思想内涵的分析(英文),《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6期。
  [4] 刘知国:《雪莱〈西风颂〉意象解读》,《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
  [5] 罗义华:《雪莱诗歌和道德关系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
  [6] 姜春兰:《试论雪莱〈西风颂〉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名作欣赏》,2012年第24期。
  (齐艳,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本文从历史叙事经典的文化理论着手,以石门坎现象为个案,探讨了石门坎在经典化过程中的各种权力关系,指出经典是权力者建构的产物,经典迁移后权力关系会发生变化。
破产的“金点子”计划  周例会上,李总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公司现状,总结之前的工作,下属拿着本子飞速地记录着老板的指示,“第一、第二、第三”……  “我今天要说得就这么多,大家还有没有要说的。”李总合上笔记本双手一插。  会议室里安静得只剩下翻纸的声音。  “怎么每次开会都是我一个人在讲话,公司不是我一个人的,大家有好的想法、意见都说出来,群策群力嘛!”李总再次鼓励大家发表言论。  只见各位员工低
在乡下独居多年的奶奶终于进城了,爸常蹙着的眉头彻底舒展。爸很开心,小简却有点小烦心,不是她不喜欢和时常犯糊涂的奶奶住一起,而是奶奶带来的一样东西让她失眠。那是一座老
本文着重讨论大理岩在三向应力状态下压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的加荷路径对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及破坏机制等的影响.进行了恒侧压、反复加压、等比加压、应力常量,卸
各有关单位:国际声乐联盟、中国音乐基金会2015年将举办第三届亚洲国际声乐节暨国际声乐比赛。现诚邀世界各地歌剧演员、青年歌唱家、音乐教师、独唱演员、研究生、大学生、
熊猫电子集团公司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化电子企业之一,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快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科技产品,扩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发明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拟定于2015年8月举行终评与颁奖活动,本届评奖活动包括少年儿童发明作品奖、少年儿童创意奖、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辛亥革命百年之后,人们不禁会问,其留下的恒久遗产是什么。然而这个问题却颇费踌躇。辛亥革命通常被我们视为一次政治革命,而不是社会革命。尽管辛亥革命给中国的政治体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