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挂ALC墙板-钢框架及连接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kf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挂式ALC条形墙板与传统钩头螺栓节点的破坏特征及受力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针对上述连接方式不足,提出了在ALC墙板内部节点周围布置加密钢筋网的抗震措施,对加强墙板节点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为此设计了不开窗洞墙板钢框架、开窗洞墙板钢框架、节点加强墙板钢框架、节点加强开窗洞墙板钢框架四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实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洞口是墙体的薄弱环节,洞口周围墙体最容易先出现破坏,窗墙比对框架整体的滞回性能影响很小.对于采用传统钩头螺栓连接的试件,当层间位移角在1/250 rad以内,墙板之间的灌浆勾缝处出现竖向裂缝,连接节点周围出现少量的水平裂缝,基本可以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当层间位移角达到1/75 rad,墙板连接节点处裂缝斜向发展,周围混凝土逐步挤压破碎,墙板不能适应主体框架的变形,罕遇地震下有掉落、坍塌的风险.钢筋加密网是一种可靠的抗震措施,对墙板受力贡献较大,可以有效延缓墙板开裂时的层间位移,减轻墙板的损伤程度,使墙板满足钢结构较大的层间变形的需求,满足规范中对非结构构件层次的抗震设防要求.
其他文献
选择热熔型改性环氧树脂202及高黏高弹沥青PG100这两类典型黏层材料,开展UHPC-SMA复合试件层间静力性能及疲劳性能试验与分析,以探究层间在受剪、受拉不同静力破坏模式下的异同点及关联性,分析剪切静力指标与剪切疲劳寿命的潜在联系.研究表明,温度对层间黏结性能有明显影响,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层间拉拔强度、剪切强度大幅度下降,黏层疲劳寿命也显著降低;黏层202的附着力拉拔强度、剪切强度、剪切刚度、层间黏结能、疲劳寿命均明显高于黏层PG100,前者温度稳定性优于后者;附着力拉拔强度与剪切强度两者具有线性相关
为探明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在施工中受行车扰动后的抗裂性能,以重庆鱼嘴长江大桥为背景,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首先通过有限元计算获得施工中行车引起的UHPC层顶面最大拉应变(以下简称扰动幅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桥UHPC层在施工中受到的最大纵、横向扰动幅度分别为144με和60με;接下来,依照实桥结构,设计并制作6个模型试件;然后,将试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设1个不受扰动的对照试件和2个在UHPC凝结过程中接受扰动的扰动
为提高钢筋混凝土锈蚀裂缝检测分类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钢筋混凝土锈蚀裂缝识别模型SCNet(Steel Corrosion Net).首先通过原始数据采集和数据增强构建了39000张图片的裂缝数据集,然后利用TensorFlow学习框架和Python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训练测试,根据模型的训练精度和测试精度进行网络结构和网络参数的优化,最终将SCNet识别模型与两种传统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
为了研究国产奥氏体S30408不锈钢桥面芯板的材料力学性能及其本构关系,开展了多种不锈钢试件室温单向拉伸试验研究.考虑试件厚度、取向和热风升降温处理等因素,共设计了12组共60个拉伸试件,得到不锈钢试件的名义应力-应变曲线及初始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应变硬化指数等参数,揭示了厚度和取向对不锈钢试件力学性能参数的影响程度,并将试件的名义应力-应变试验曲线与经典本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锈钢材料具有明显的非线性与各向异性;通过SEM扫描电镜微观形貌分析,确定不锈钢断口属于韧性断口;不锈钢原材料
通过对机械设备安全装置选型、安装方式和安全距离确定方法的研究,综合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设计原则、安全光电装置的选型与采用、安全距离计算、安装要求进行了阐述.应用事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Π型钢-混凝土结合梁由于其良好的受力性能和经济性,广泛应用于大跨径斜拉桥中,但其气动性能相对略差,若设计不当则容易出现涡激振动现象,从而影响行车舒适性、安全性或结构疲劳寿命等.本文以广东潮汕大桥为实际工程依托,该桥为主跨205 m的独塔双索面Π型钢-混凝土结合梁斜拉桥,开展了Π型钢-混凝土结合梁断面涡激振动及气动控制措施研究.首先,采用几何缩尺比为1:50的主梁节段模型对该桥原设计方案主梁断面运营期涡激振动进行了试验研究;然后,分别采用下稳定板、导流板、裙板、上稳定板等气动控制措施对主梁涡激振动响应的控制
提出了一种变刚度滑移支座(Nonlinear Spring-Friction Bearing,NFB),该支座由非线性圆锥弹簧和平面滑移支座组成;结合支座构造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该支座的理论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支座的实体模型,研究其滞回性能和应力分布状态,并分析圆锥弹簧关键参数对滞回特性的影响;将NFB和常见定刚度滑移支座应用于单层球面网壳进行三向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考察其隔震性能,并引入隔震系数对结构整体隔震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NFB可有效降低多维地震下网壳结构的地震响应,且相对定刚度滑移支座
目前生物质热风炉基本上都是基于原有燃煤炉的简单改造,沿用传统煤的绝热燃烧的方法,燃烧形式比较粗放.存在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低、尾部烟气NOx浓度高、烟尘堵塞换热面等问题,为了使烟气温度能够降到满足后续烘干要求,通常采用向炉内通入冷空气,增加了烟气中的氧含量,致使环境指标不达标,且经济效益差.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本生物质热风炉基于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综合经济、环保两方面考虑,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了改造:a.加宽炉排;b.增加炉膛内部空间;c.密封锅炉系统;d.合理设置烟气再循环;e.合理配置二次风位置及风
提出了预应力UHPC加固技术,以期实现损伤RC结构更加高效耐久的加固防护.为研究该加固技术对R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和作用,对加固层分别为常规配筋UHPC层、预应力UHPC层的2根损伤RC加固梁(Reinforced-UHPC Strengthened Beam,RUB和Prestressed-UHPC Strengthened Beam,PUB)以及1根未加固RC对比梁(Reinforced Concrete Beam,RCB)进行了正截面抗弯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梁均表现为传统的弯曲破坏,损伤RC梁加固
为了研究钢筋锈蚀对灌浆套筒接头连接性能的影响,通过对20个进行人工锈蚀的试件开展拉拔试验,获得灌浆套筒内不同直径的钢筋在不同锈蚀率情况下的破坏形态、锚固内部钢筋应变和荷载滑移曲线.对比分析不同直径钢筋在不同锈蚀率情况下的黏结应力分布曲线、相对滑移曲线和不同锚固位置处的黏结滑移曲线.通过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发现随着锈蚀率的增加,钢筋的抗拔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当锈蚀率达到12%时,灌浆套筒内钢筋的抗拔能力降低约50%;分析得出灌浆套筒内锈蚀钢筋的黏结应力衰减机理;建立钢筋锈蚀前后黏结锚固位置函数模型,并确